一、對外漢語教學在21世紀的地位
進入21世紀之后,隨著世界逐步進入信息時代,進入知識經濟、經濟全球化時代,整個語言科學在21世紀的地位越來越高,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一般稱為“對外漢語教學”),也迎來了大好的春天。這可以從以下三方面看出:
第一,1999年除夕,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迎接2000年的新年獻辭指出,21世紀的年輕人起碼要掌握三種語言(包括母語在內),這樣才能適應21世紀時代的需要。安南先生的看法是帶有前瞻性的,這預示了第二語言教學在21世紀的重要地位。
第二,早在1989年5月,在當時國家教委的一項通知中就指出“發展對外漢語教育事業是一項國家和民族的事業”。1999年12月,我國教育部召開了全國第二次對外漢語教學工作會議,在那次會議上,錢其琛副總理接見了全體與會者,并發表了重要講話,教育部陳至立部長在會上作了重要報告。他們在講話和報告中重申,“對外漢語教學是國家的、民族的事業”。這就充分肯定了對外漢語教學在中國的重要地位。
第三,現實情況表明,在全球,漢語熱正不斷升溫,漢語正逐步成為一種強勢語言。據報紙報道,現在美國、日本、法國、澳大利亞、韓國等已將漢語列入高考外語考試任選科目之中。在美國,12種外語中漢語的選修人數是增加得最快的一個語種,已成為第三大通用外國語;現在已有800多所大學設有中文系、所,許多中學也都開設了中文課,有些州(如猶他州)還通過法律規定漢語作為中學必修課。在英國,越來越多的大學開設中文課程,而且政府在2000年就作出決定,每年撥款100萬英鎊,專用于促進本國人學習中文的教學事業。日本一直是漢語教學最熱的一個國家,幾乎每個大學都有漢語學科,漢語也已成為中學生高考的可選外語之一;有的學校,漢語已成為外語選課中的第一外語。而韓國在跟我國建交以后,學習漢語的人數猛增,在300多所大學中,至今已有三分之二的大學開設了中文課,學習中文的語言學院更是遍布各大城市;在中國大陸的韓國留學生,數量上已超過日本,越居首位。而在非洲,漢語熱也正在興起,埃及、突尼斯、毛里塔尼亞等國已設有四年制中文專業,有的還已經開始招收中文專業的碩士生、博士生。
由于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的大國,由于中國近20年來經濟突飛猛進地發展,國際地位迅速提升;又由于中國有無比巨大的廣闊市場,所以任何類型的國家,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為了和平與發展,為了自身的國家利益,都不能不跟中國打交道,而要跟中國打交道,不能不要求獲希望他們的國人努力學習漢語。而我們國家,為了進一步走向世界,為了尋求世界持久和平與持續發展,為了我國自身的利益,所以在要求國人努力學習、掌握好外語的同時,也需要大力將漢語,將中國文化推向世界,以促進中外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并希望通過漢語教學進一步建造起一座寬闊的中外經濟文化交流和人民交往的橋梁。不難預見,今后世界漢語教學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陸儉明,北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