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別針換別墅”的傳奇幾乎是所有“換客”都耳熟能詳的故事:2005年7月,美國一個比薩店店員凱爾·麥克唐納偶然得到了一枚30厘米長的紅別針。他在某個分類廣告網站貼出交換廣告,并成功換到一支好看的魚形筆。后來,魚形筆又換成了一個小手工藝陶器,接著換來了烤爐、一大桶啤酒、雪地摩托車、一次遠程旅行乃至錄音合約,并最終從一位落魄女歌手那里換到了一棟兩層別墅的一年居住權。今年4月,他已帶著女友住進了別墅。凱爾·麥克唐納的故事如有神助,很快就在中國傾倒眾生,追隨者眾,這種網絡物品交換模式因此迅速被廣為復制。用“天涯”用語來講,凱爾·麥克唐納這個美國小伙是當仁不讓的中國“易物教”教主,他的“信徒”們則有著響當當的統一名號:換客。

“信徒”們紛紛加入網絡“換物淘金”的行列,更有不少人夢想著靠提供網絡易物平臺成功創業。易物網CEO朱人杰就是其中之一。“這個故事一下子就觸動了我,這正是我在尋求的理想的網絡創業模式。”同濟大學汽車設計專業畢業的他,此前從事了七年傳統廣告行業。自稱標準AB型性格的他和朋友們興奮地討論了數日,隨后共同出資注冊了上海易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免費提供易物平臺的同時,試圖通過提供在線增值服務和線下交易完整方案,實現盈利和網站的良性發展。易物網從今年5月建成以來,發展勢頭迅猛,目前員工已過30人,最新的易物指數為:換客75773人,換品總量達250490件,已成功交換28030件換品。當然據躊躇滿志的他“保守估計”,全國有望發展到400萬名注冊換客,日均交換達5000筆以上。
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關注換客運一網絡換物群體,施以經濟學的心理學的種種剖析。
毋庸置疑,他們是一群時尚的網絡玩家,擁有很好的上網條件和足以嬌慣“敗家”惡習的收入來源。正如絢爛之極歸于平淡,時尚的盡頭可能就是返璞歸真,回到原始的交易狀態既顯得懷舊,又標榜了自然。當互聯網的出現提供了足以匹配的交換信息平臺,深埋于心的原始的換物:中動則成為現實;他們信奉著“紅別針換別墅”的傳奇,卻并不奢望“神跡”在自己身上重演。相信奇跡卻又不那么急功近利,而是溫和地等待著奇跡,這似乎是將現代流行的暴富心態與傳統中庸文化作了中和。同時他們秉持“需求決定價值”的信念,將傳統的經濟學理論打入了冷宮。看似不夠理性,卻讓閑置物品有效流動起來,是真正的都市新節儉主義的身體力行者,并恰巧順應了打造節約型社會的潮流,雖然他們最終極可能感覺換到手的還是一堆沒用的玩意兒。他們聲稱“什么都換,就是不換錢”,看似對金錢擺出了高調的拒絕姿態,其實他們早對自己的換品設了底線,并對對方換品作出或對或錯的估價。金錢的概念只是被“自欺欺人”地隱藏了,交易不成翻臉結怨的換客大有人在。而據統計目前90%以上的換品交易發生于同城,這固然是出于見面交易才放心的考慮,實則是他們拓展交際圈的好方法。事實上,很多人因此成為朋友,并如磁場般吸納進更多的志同道合者(換客“w7eli3”就積極鼓勵我體驗一把易物的樂趣),甚至出現了大型的同城換客派對,可能這才是他們通過這種易物方式得到的最大收益。總之這是一群借著這種看似遠離金錢的交易新模式,在某種意義上的游戲玩兒家和溫情呼喚者,這自然使得他們分外入時且可愛。
穩居易物網換客排名和易物貝排名首位的換客“Avboys2001”,今年24歲,是中國聯通上海分公司的職員,已成功交換311次,好評率為100%。令他聲名鵲起的一則交換,發生于今年“六一”兒童節,他發布了一條內容為“交換回憶”的易物信息,并在描述中寫道:“喜歡超級瑪麗嗎?喜歡機器貓嗎?喜歡阿童木嗎,喜歡我們兒時快樂的回憶嗎?來,讓我們交換回憶,一起快樂。”他同時把自己的一些兒時玩具列在上面,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和更多的朋友一起分享那些已經遠逝的童年時光。很快,這條信息得到了無數換客的回應,有很多換客馬上和他取得了聯系,表示愿意與其交換,有人甚至拿出珍藏已久的“變形金剛”。經過交談篩選,“Avboys2001”先后被六名換客的交換條件吸引并成交,換回了稀奇古怪的機器貓、扭蛋玩具和兩張兒童劇的門票……其中廣為人知的一筆交換,則是他用價值800元的畫冊換回了一罐棒棒糖。對于雙方換品原有貨幣價值的懸殊,他似乎不以為意,另一位換客的昵稱“開心就好”是他觀點的最好表達。

同樣作為代表性的樂于真人秀的換客,已數次亮相于各種媒體的“換到寶”,生活中是一位單純美麗的公司前臺職員。她已成功交換88次,好評率為98.53%。這個嬌美的上海姑娘正在享受身為“明星”的感覺,網上換友的追捧,親友鄰里的玩笑都給了她全然嶄新酌精神滿足。她滿心感激地回憶著中央電視臺的“記者和攝像哥哥”當初在上海外灘拍攝她用一副可愛的“大巴掌”同換客“yayi_shenqi0679”交換“SONY”耳機的場景,并叮囑我這個向她索要靚照的“記者姐姐”到時一定記得給她寄雜志。她給出的換物秘籍是:善于溝通,時常關注和勤快。她透露自己的多次交換基本都是等值的。她說:“第一次成功交換之后的興奮之情至今仍記憶猶新,我才發現,原來閑置的東西真的可以重新煥發它的價值。伴隨著成功交換次數的不斷增長,我也結識到了一群可愛的朋友。而更讓我激動不已的就是,在成為換客之后我生平第一次成了媒體的采訪對象。這讓我感覺到被關注的喜悅,說來真的要好好感謝‘易物網’。因為是它在讓我得到了有趣且便利的換物體驗的同時,也給我帶來了成為‘明星’的驚喜!”同所有她這個年紀的做著緋色“明星”夢的女孩一樣,她珍惜著任何展示自己的機會。
“yayi_shenqi0679”生活中是一位櫥窗和平面設計師,熱愛攝影,“換到寶”認真地邀請他為自己拍“明星照”,可愛得讓我也不禁跟著“yay_shenq 0679”等網友喚她為“寶寶”。
北京的“無言飄雪”已有交換五六十件物品的經歷。她是一個氣質溫婉的女子,卻遭遇了一位“強悍”的撒嬌型換客。她們是非同城交換,對方郵給她的東西連拉鎖都壞了,卻謊稱幾乎全新,換走了她300多元的褲子。事后雙方溝通好退貨,結果她把東西郵回去,對方卻不把她的褲子還給她,并給出了如下的網絡回應:“你一定要原諒我!不然哭給你看!我知道我做錯了,可是你站我立場想一想好么,對不起!對不起!對不起……”(按:共計30個“對不起”)從事管理工作的“無言飄雪”啼笑皆非,卻也奈何不得。惺惺相惜的“w7eli3”立即對“無言飄雪”進行了聲援,兩位通過易物方式結識的朋友便在網上熱切地“私語”起來。
“北京小富”則無謂地折騰了一番。她本和一位換客達成褲子換包的網上交易,殊不知對方后來又看中她的包,她卻看不中對方的換品,對方求了她幾天,撒嬌不成,便使出野蠻必殺技,將包直接寄了過來。只可惜她本一介女流,自然不吃這一套,將對方的包直接退回去了。這一來一去,除了見識了雙方的決心外,得利的只是郵局。
相較于“無言飄雪”和“北京小富”,“w7eli3”加入換客隊伍的時間并不算長,但她的幾次交換都堪稱滿意,這可能跟她謹慎的個性有關。甚至在她的“步步緊逼”之下,本是發問者的我也“節節敗退”,不斷供出了自己的私人信息。她個性透著正直和爽朗,就這一新興的網絡易物模式提出很多規避風險的建議,比如完善身份認證制度、創建聊天室和紅黑榜等等,不過她認為易物要玩兒下去,賴以依靠的還是換客的誠信、責任感等個人素質。
以上諸位雖各不相同,但都還是規規矩矩的換客。其實在換客中另有古靈精怪、天馬行空得讓人跌破眼鏡的“高人”呢。
最特別的一個交易,莫過于“Spwan”換女友的點子了。在“Spwan”的網頁上,他將自己作為標價“100萬元”的“特殊商品”,還貼上了自己的照片。“Spwan”的行為引來許多“換客”關注,大家眾說紛紜,褒貶不一。但是據“Spwan”解釋,他是真誠地借助這種方式征求愛情。不過,至今只有看看熱鬧起起哄的網友,而無一應征者。
“qqq123we”要交換的東西也很新奇:一張與眾不同的A4紙,紙上寫著某熟食品牌的制作秘方,共18種藥材。他想用這張A4紙換取“一套住宅或者商鋪或者辦公樓三個月的使用枧沒有使用權的,換取一份合同(一年期),有5000元一個月工資的工作也行。”不過此人發帖后即音訊全無,真不知道他是臨時改變主意,還是挾網絡之便,逞捉弄之能的徹頭徹尾的一場惡搞。
網絡易物就是這樣,那些原本束之高閣的閑置物品重新煥發出被多樣性需求決定的價值,那些原本陌生的戒備的心開始借助這一模式靠近,而交換過程中種種未知和變數、那些人和他們引發的好好壞壞的故事都令換客一族著迷不已。當我問道:“你們以后還要繼續網絡易物么?”他們都毫不猶豫地反詰.“為什么不,”看來不到他們徹底厭倦之時,他們是要將這種溫情脈脈的交換運動進行到底了。
編輯/任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