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盟國家是中國的友好鄰邦。今年是中國一東盟友好年,也是中國一東盟建立對話關系15周年。15年來,中國與東盟國家的雙邊關系不斷加深,經貿合作碩果累累。目前,東盟已經成為中國第四大貿易伙伴,中國與東盟之間的貿易額年均增長率達20%,這一增長率超過了同期中國和東盟各自的對外貿易增長率。根據最新統計,2006年1~8月份,中國一東盟貿易額達到1,009.3億美元,同比增長23.1%。同時,自2004年以來,在中國與東盟國家的共同努力下,東盟與中國雙向投資額大幅上升,截至2005年底,東盟國家在華投資累計達385億美元,而中國在東盟國家的投資累計達10.8億美元。
面對日益密切的經貿往來,參與中國和東盟經貿投資活動的企業對融資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中國進出口銀行是支持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政策性銀行,主要承擔支持對外貿易、境外投資、對外工程承包、承辦官方對外發展援助和轉貸外國政府貸款的職責。經過12年的發展,中國進出口銀行形成了進出口信貸、境外投資貸款、中國政府發展援助貸款、外國政府貸款轉貸等業務體系,成為中國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對外承包工程和各類境外投資項目的融資主渠道。中國進出口銀行享有與中國國家主權相同的國際信用評級,目前,該行資產總額已超過3500億元。
中國進出口銀行自成立以來始終重視與東盟各國的經濟合作,對東盟各國累計貸款額超過500億元人民幣。最近幾年,在中國政府的鼓勵與支持下,一批具有比較優勢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到境外開展各種形式的投資。中國進出口銀行通過提供信貸支持和其他金融服務,大力推動中國企業與東盟各國開展廣泛的經貿合作,促進東盟各國的經濟發展。同時,中國進出口銀行還積極與國外有關金融機構加強合作,與十幾家東盟國家的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為企業提供高效便捷和優質的服務。
截止目前,中國進出口銀行通過出口賣方信貸業務支持了:BOT形式承攬印尼巨港電站項目;承建越南35萬噸升級到50萬噸熱軋中板廠項目;越南糖廠設備;越南容橘造船廠;建設泰國家用紡織品廠;承建菲律賓卡坦瑞內斯省環省公路升級工程。
在新加坡,中國進出口銀行支持的項目有30多個。如中國進出口銀行通過出口買方信貸業務支持了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大連新船重工有限公司出口丹麥A.P.穆勒馬成品油輪項目;新加坡A.P.穆勒成品油輪項目等。其中,與A.P.穆勒一馬士基集團的合作,是中國進出口銀行利用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我國船舶出口的典范。
A.P.穆勒一馬士基集團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運集團之一,主要業務包括原油及成品油運輸、海上石油鉆探及開采、集裝箱運輸、航空運輸、商業零售和工業制造等。從1996年開始,該集團開始在我國訂購各型船舶,總數超過50艘,是在中國訂購船舶最多的外國公司。該集團旗下的馬士基海陸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2004年6月16日,中國進出口銀行與A.P.穆勒新加坡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了4億美元的出口買方信貸合作協議,主要用于支持該公司在未來幾年內定購國內船廠的多艘成品油輪。
中國進出口銀行根據船舶出口企業的實際需求和國際競爭的變化,積極創新金融業務,為鼓勵中國資本性貨物出口積極拓展出口買方信貸業務,即向國外借款人提供的中長期融資便利,使國外進口商能夠及時向出口商支付貨款的信貸方式。這種方式能夠更有效地幫助企業出口后及時收匯,從而減少負債,規避收匯風險,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同時,中國進出口銀行積極運用出口信貸、對外擔保等多種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船舶出口,也吸引了一批國外船東在國內定購各種類型的船舶,大力推動了中國船舶出口,促進了中國出口船舶由單一品質向多元化發展,提高了出口船舶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目前,中國出口的船舶中有90%以上的船舶是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貸款支持的。
不斷創新業務品種,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加強與東盟各國的交流與合作,為促進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貿合作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發展,是中國進出口銀行堅持不懈的奮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