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阻礙
對外貿易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利用電子商務這個工具,更好地適應市場的需求,為客戶提供更加優惠的價格和更為完善的服務,從而贏得客戶的支持與信任。
然而,中國對外貿易企業的電子商務應用層次仍然處于較低水平,主要是因為以下幾方面的因素:
一是傳統商務方式的使用“慣性”影響。從主觀上來看,傳統商務方式大家都已經非常熟練,使用起來得心應手,所以形成了對它的依賴“慣性”。很多企業雖然已經清楚這種新興的商務模式能給企業帶來好處,但仍缺乏緊迫感。而且需要消化、磨合,有時候需要微調。有些被調查企業認為,電子商務對于有形商品的貿易是合適的,是一種比傳統交易方式效率更高的交易手段,但對于對外貿易來說不合適。對外貿易是無形的,成型化、標準化很難,要通過網絡來交易可操作性差。還有些被調查企業甚至認為,目前的問題不是說對外貿易應用電子商務到了一個什么程度,而是有沒有必要立即采用電子商務模式,有沒有必要建立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問題。
二是企業存在著內外雙重困難。對內而言,存在資金投入方面的困難。應用電子商務必須增加軟硬件成本、學習成本和維護成本等方面的投入。而網絡的虛擬特征使電子商務形成了新的風險和安全成本。此外,還存在著確立網上交易糾紛的司法權限、法律的適用性、安全認證管理和網上知識產權和隱私權的保護等隱性成本。很多外貿企業受資金的約束,信息化投入不足。對外而言,對外貿易企業開展電子商務尚未形成良好的應用環境,需要政府盡快完善相應的外部基礎和條件,需要銀行、信用卡公司、海關、商檢、保險、稅務、運輸等中介部門同時實現電腦網絡化。此外,電子商務對社會商業誠信的要求更高,社會誠信的缺乏也影響著電子商務的應用環境。
三是受到網絡和貿易產品自身特性的限制。網絡的特點決定了只有那些可數字化的產品容易在網上進行交易,如軟件、書籍、金融產品等,并非所有企業都能通過電子商務獲取較好的效果。對外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其安全性、保密性是交易雙方都很關注的焦點。如何保證對外交易的商業秘密不被竊取、維持數據庫的保密性、防止商業欺詐以及如何判定交易雙方的身份、電子簽名的真偽等等,這些都是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對交易的安全性的顧慮也造成對外貿易電子商務在這方面的應用遠遠落后于有形商品。
四是可能會遇到新的交易風險。電子商務的開展,需要世界各國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礎和一定的電子商務運用能力,但許多發展中國家尚不具備這些條件。網絡安全、市場準入、“本土化”和信息基礎設施薄弱等問題仍然是橫亙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各種現實障礙。如電子合同的法律地位有待確定、合同的成立和合同簽字的認證也難于進行,電子商務的“零關稅”問題也存在爭論。
五是缺少大量既懂貿易規則又懂電子商務的人才。網絡貿易是網絡對外、信息現代化與商務活動的有機結合,而中國對外貿易企業在這一領域剛剛起步,企業過去長期立足于國內市場的開拓,忽略了對外向型人才的儲備和培養,加之多數企業用人制度還不健全,缺乏相應的管理和激勵機制,致使許多優秀員工流失,這已成為企業跨國經營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
兩點對策
對外貿易企業在國際貿易中應用電子商務,將成為改變交易環境、構造交易機會、融合內貿和外貿的現實平臺。在這樣一個環境中,政府和企業如果能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在電子商務化、信息化上采取積極措施,強化自己的既有優勢,那么就有可能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在貿易中獲取更大利益。要改變當前中國對外貿易領域電子商務應用水平較低的現狀,應從以下兩個大的方面著手:
首先,政府應在推動電子商務發展方面發揮更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直以來,中國政府在推動對外貿易企業的電子商務發展方面起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其中“金”字工程已經取得了良好成效。中國政府應繼續加大信息化投入,通過對外貿易信息化溝通世界市場。但目光不應僅局限在國內的基礎建設上,還應積極參與全球電子商務規則的制定,從而為中國對外貿易企業開展電子商務贏得主動。
逐步完善電子商務的法規保障,確定企業和企業間、政府和企業間、企業和消費者間、政府和政府間進行電子商務時所必須明確和遵守的法律義務和責任,以規范電子商務對外貿易的市場秩序。
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強安全對外的研究和應用,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物質和對外條件。
推廣和普及電子商務知識。政府或通過行業組織來宣傳這種新型商務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對外貿易企業來說必須糾正認識上的偏差,使國際對外合作在更大范圍內得以實現。
其二,企業應充分施展電子商務應用的主力軍作用。
電子商務雖然有很大的優勢,雖然其發展還無法完全取代傳統商務,但它作為一種新的貿易方式,將取代產品競爭,成為未來出口企業的主要競爭手段。未來企業間的競爭不是產品的競爭,而是貿易模式的競爭。而且電子商務作用的發揮也需要傳統商務的協助。所以兩者應該說是互補的。電子商務表面上只是貿易方式的改變,實際上要求企業在企業結構、組織框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做出全面的變革。
區別對待不同的對外貿易形式。對外貿易的形式有多種,有純對外進出口,也有以硬件帶軟件的進出口,它的某些交易內容或某些交易環節并不能全部通過網絡來實現。電子商務在對外貿易中目前應該是有所為有所不為,也就是說適合于電子商務的交易項目和環節就先走一步,不適合的以后再循序漸進。比如一些軟件、成熟的專利、專有對外等完全可以通過網絡來實現交易,至于一些未標準化的,需要磨合和溝通,或主要依賴于個人經驗的對外貿易則還可采用傳統方式,溝通性相對較好。在交易環節方面,早期的信息發布、信息搜集,交易對象的選擇,商務談判、合同簽訂等,完全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網絡視頻等手段來進行。對外故障也完全可以通過建立遠程故障排除通道進行處理。
學習與創新相結合。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引導著世界電子商務的發展潮流,他們在管理模式、營銷觀念等方面確實有許多東西值得我們去借鑒和學習。但要注意到中國發展對外貿易電子商務的特殊情況,正視客觀環境和條件,發揚創新精神,結合實際的交易需求,從而發展出適合中國對外貿易企業的電子商務模式。
采用新型對外貿易手段。首先,在Intemet上吸引客戶。如設立專業網頁,提供對外信息交流場所;在互聯網的電子公告牌上發布相關信息;在經常被訪問的網址上安排廣告;向客戶發送多媒體材料。其次,通過網絡傳遞各種相關信息。這包括:在網絡上發送產品外觀、品質、價格、折扣和聯系人等信息;開設有關售后服務、對外指南和疑難解答的網絡地址:建立產品使用者網絡俱樂部。再次,進行網絡貿易管理。主要內容有:設立電子咨詢信箱,及時收集市場的反饋信息;建立貿易與設計、采購、生產、運輸、財務等環節溝通的網絡渠道;企業通過內部網和外部網進行信息交流、共享信息資源。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審計處,河南省商務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