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7月21日,法國駐華使館商務處在北京飯店向100名法國青年企業家介紹了中國的經濟形勢和金融狀況。記者從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獲悉,此行百名青年企業家除訪問北京、上海外,還將分頭前往沈陽、南京、蘇州等地進行參觀考察。這是中法青年交流項目啟動后來華訪問的第二批國青年代表團。
本刊記者/陳濤
近日,英國《貿易融資》雜志在香港舉辦第一屆亞洲區頒獎典禮,頒發2005年-2006年度亞洲最佳貿易銀行獎、亞洲最佳項目獎、亞洲最佳金融服務獎等獎項,中國進出口銀行被評為亞洲最佳出口信用機構。作為支持中國對外貿易和經濟合作的國家政策性銀行,它是中國外經貿支持體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刊記者/司思

2006年7月22日,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在北京主持召開“實踐八號育種衛星出廠審定會”,與會專家經過審查,中國第一顆航天育種衛星將于2006年9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丙火箭發射升空,飛行1 5天后返回地面。實踐八號育種衛星將搭載9大類180組2000余份種子材料升空。

7月15日上午,在上海思博職業技術學院召開了全國國際商務單證考試閱卷工作會議,有來自全國22個院校的70多位教師參加本次閱卷工作。此次閱卷工作采取了集中封閉、統一閱卷。統一登分的評卷方式,預計這次閱卷工作將在本月底結束,并在8月中旬開始公布考生成績。
本刊記者/高雅

2006上半年國產汽車產銷兩旺,雙雙突破350萬輛,分別達到363萬輛和354萬輛,同比增長28.9%和26.7%。汽車產銷保持較快增長,總體形勢明顯好于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汽車產量凈增引劇萬輛,增幅提高23.79個百分點:銷量凈增74.287輛,增幅提高17.36個百分點。
7月23日,由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企業協會主辦的“國際商務單證電子化”研討會,在北京科技大學會議中心舉行。本次研討會是推行國際商務單證電子化的第一次會議,它的召開意味著國際商務單證電子化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本刊記者/高雅
2006年9月11日-14日,代表亞洲家具業的頂級盛會——“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家具展覽會”將子浦東的“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譜寫新的輝煌!此外,本屆展會在上后的基礎上新增了3.5萬平米的浦西展場——“上海國際展覽中心”、“上海世貿商城”,“上海吉盛偉邦虹橋國際家具博覽中心”。參展企業超過1,500家,預計觀眾可達80,000以上。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崇泉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據商務部統計,2006年1—6月,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略有下降,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19750家,同比下降6.89%:實際使用外資金額284.28億美元,同比下降0.47%。2006年1—6月,對華投資前3位國家/地區依次為:香港,英屬維爾京群島、日本。
去日本和韓國”深度游”的朋友將有望進一步縮短花在路上的時間。近日,民航總局發布公告,宣布通過航權談判,分別與與韓國、日本民航管理部門簽署了關于擴大中韓。中日兩國間航空運輸安排的諒解備忘錄。增加了各方指定航空運輸企業數量。通航點。客貨運力。飛越班次數量。代號共享航線等內容。

在全球谷物庫存處于相對低位之際,美國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而歐洲的一場熱浪也影響了谷類作物的收成,將小麥價格推升至10年高位,并可能導致面包和面食成本大幅抬高。玉米和大麥價格可能也會上漲,進而推高啤酒和早餐谷類食品的價格。

第45屆范堡羅航展日前在英國落下帷幕,在這次為期將近一周的世界規模最大的航展上,全球頂尖的飛機制造商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而在客機制造領域,幾乎所有的一流廠商都使出了渾身解數,由此也顯示出在民機方面的競爭更趨白熱化的激烈態勢。
2006年7月3日至5日,中國—冰島自貿區可行性研究第二次會議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舉行。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與冰島外交外貿部部長斯威里斯多蒂爾女士出席了會議。雙方代表就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內容和結論達成一致。報告認為,建立中冰自貿區有利于兩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議雙方政府盡早啟動談判。

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幾乎不可能更直率了。他最近表示,印度教育體系處子嚴重的危機之中,對印度的經濟增長構成了威脅。一份新近出爐的報告著重指出,印度高等教育系統存在固有的人力資源浪費,即使在勞動力嚴重短缺的行業,大量畢業生也無法就業。
2006年7月13日商務部副部長易小準與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唐茂思在北京出席簽字儀式,雙方簽署了中澳技術合作亞洲區域艾滋病項目和內蒙古阿拉善盟環境恢復和管理項目延期換文。亞洲區域艾滋病項目于2002年7月啟動。澳大利亞政府對該項目投入資金1050萬澳元。

由于世界貿易組織關鍵談判方未能就農業和非農產品市場準入問題達成一致,持續近5年之久的多哈回合全球貿易談判被迫中止。7月24日,世貿組織的6個關鍵成員美國、歐盟、日本、澳大利亞,巴西和印度,在日內瓦舉行的為期兩天的部長級會談后,美歐代表均宣稱對此結果深感失望,并相互指責對方的讓步不夠。
豐田汽車公司(ToyotaMotor Corp.)明確表示,自己不會卷入通用汽車(GM)與雷諾(Renault)、日產(Nissan)三方有關結盟的談判。豐田還就近期發生的一系列損害了其質量信譽的召回事件表示深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