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肝腎囊腫怎么辦?
我今年48歲,身體狀況良好。可今年體檢時B超發現肝臟有多處囊腫,大的有3×3厘米,同時腎臟也有囊腫3×2厘米,但沒有癥狀,醫生說需要手術治療,我有些擔心。請問,肝腎囊腫是什么?需不需要手術治療?我到底該咋辦?
威海李愛華
李愛華讀者: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定期進行體檢的人越來越多,發現隱匿病變的人也就逐漸增多。據不完全統計,B超發現患有肝腎囊腫者占檢查人數的5%左右,這引起不少人恐慌。
肝囊腫是一種常見的肝臟病變,分真性肝囊腫(先天性)和假性肝囊腫(炎癥、創傷、寄生蟲)。先天性最常見,可單發或多發,單發比較常見,女性多見,男女之比約1:4,以20~25歲女性多患,常發生在肝右葉。囊腫大者液體量可達1000毫升,小者僅數毫升,囊內液體可透明或含有膽汁或有出血。先天性肝囊腫生長緩慢,可長期無任何癥狀,只有囊腫增大壓迫周圍器官,可出現腹脹、惡心、右上腹不適等癥狀。當囊內出血時可引起疼痛,若并發感染可出現發燒等癥狀。多發性囊腫又稱多囊肝,大多數合并多囊腎,40~60歲女性多見。當合并膽管狹窄時,常引發膽囊炎可出現發熱、黃疸等癥狀。
無論單發或多發肝囊腫,只要無癥狀,肝功能正常,不影響工作,可定期復查,不要緊張,無需治療。當囊腫大于10厘米時,就會出現癥狀,需要治療。
腎囊腫是常見的腎臟囊性病變,有多囊與單純之分,多發性腎囊腫與遺傳有關。多發性腎囊腫直徑小者0.1厘米,大者積液可達數千毫升,囊腫多者可達百余個,常與肝囊腫同時發生。發病隨年齡增長而增多,多在40歲后出現癥狀。常見癥狀有上腹不適、腰疼,10%有血尿,20%腹部可摸到腫物,58%有高血壓,B超下可見大小不等的多個無聲暗區。單純腎囊腫為先天性,最常見。體檢時發現者多屬此類型。囊腫在5厘米下者很少有癥狀,囊腫大者可有腰疼、尿頻、尿急。
只要無癥狀,囊腫小于5厘米,小便化驗下常,腎功能正常可隨訪,無需治療。但當囊腫增大壓迫腎實質有可能引發腎萎縮時,則需治療。
目前,治療方法有:①B超引導下囊腫穿刺抽液,后注入等量無水酒精,以破壞囊壁組織,使囊腔閉合痊愈。此方法簡單,費用低,但易復發。②囊腫切除術,療效確切,不復發,但創傷大,費用高。你的肝腎囊腫目前沒有不適癥狀,肝腎功能正常,可暫不手術,定期復查即可。
解放軍四零四醫院主任醫師李長玉
女性非哺乳期泌乳意味著什么?
我是某超市一名營業員。孩子今年已經9歲。平時月經正常,可兩只乳房仍然有時分泌乳汁,在過夫妻生活丈夫用力愛撫時,則乳汁流得更多。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江蘇 易潔
易潔讀者:
你提出的問題在臨床上叫作乳頭溢液,未婚女性及婚后已生育的女性,都可能出現這種現象。具體癥狀為雙側乳頭自然少量溢出或擠壓流出乳液,色乳白或純清不帶血,也有患者表現為單側乳頭溢液。本病是乳房疾病的一種,醫學上也將女性在非哺乳期的乳汁分泌稱為溢乳癥。溢乳的原因是因為體內催乳素分泌過多,而引起體內高催乳素的病因很復雜,包括病理性和生理性兩大類。常見的病理性因素有:連續多次人流,造成體內催乳素水乎升高;睡眠不好,長期服用鎮靜藥、安眠藥者;有肺結核或腸結核病史并長期服用抗癆藥物者;婚后女性因不適合放置宮內節育環,需要長期口服避孕藥者;乳腺導管擴張癥也會有少量乳汁樣的分泌物,部分乳腺增生的女性也會出現溢乳現象,同時乳房有脹痛感,其原因可能是體內內分泌紊亂所致。此外垂體功能亢進、垂體微腺瘤、下丘腦障礙及長期服用降壓藥物等都會導致溢乳癥。生理性因素多是性愛頻繁且刺激力強,從而導致體內的催乳素暫時性升高,但一般情況下很快就會恢復正常。
值得提醒的是乳頭溢液如果帶血或完全是血性的,就要警惕乳腺癌的可能。因此,患有溢乳癥的女性不能大意,也不必恐慌,應及時去醫院做詳細的檢查,如溢液涂片,或空腹抽血查催乳素,甚至采取乳腺鉬靶攝影,以達到明確病因、對癥治療的目的。
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副主任醫師 楊秀敏
電復律能治愈持續性房顫嗎?
我患高血壓已5年,今年二月開始常感心悸、不適,到醫院去做心電圖為心房纖維性顫動(房顫)。此后,被發現為持續性房顫,經用奎尼丁不久,因出現嘔吐、腹瀉等副作用而改服普魯卡因酰胺,但服此藥后持續性房顫仍不見好轉,故醫生建議我做電復律治療。請問,電復律能治愈持續性房顫嗎?
上海史明生
史明生讀者:
房顫是心房呈快慢強弱不等的收縮而出現細微性顫動的一種心律失常,它可分為陣發性和持續性房顫兩種,其中后者對患者的危害有二:①房顫是心房已失去完整而有效的收縮,心室充盈常因此而降低,心排血量此時可減少30%~40%。時間一長,心臟儲備力也隨之下降,若心率突然加快,心臟工作量增加,往往可誘發危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②由于房顫易導致左心房血流淤滯、緩慢,血液在凝血因子激活下,紅細胞較易聚集,并可與纖維蛋白和血小板相結合而凝固,形成血栓。一旦左心房內的部分血栓脫落,可隨血流進入體循環,其中脫落的血栓絕大部分流向腦動脈,就會發生腦栓塞而引起缺血性卒中。此時,輕者出現偏癱,重者可危及生命。
為了防止上述危害的發生,醫生抓住你尚處于持續性房顫早期的良機,用奎尼丁和普魯卡因酰胺來進行復律,惜因這兩種藥物療效不佳,故建議你用電復律治療。所謂電復律,就是用電擊除顫儀以直流電同步來轉復心房顫動。這種療法經心臟病學專家們多年來無數次的改進,現具有安全、可靠、穩定和高效的優點。患者在治療之前,應停服洋地黃數日,以免在復律時發生嚴重的心律失常。復律成功以后,最好連服3~5天的乙胺碘呋酮,并休息1~2口天,這既能保持穩定的竇性心律,又有助于持續性房顫的痊愈。
陳身修
黑痣需要動手術嗎?
我的嘴唇下有一顆綠豆大小的黑痣。前不久,我聽朋友說,她單位有一同事腳上的黑痣惡變后做了截肢手術,一年后發生肺轉移癌而病故。有人勸我趁早把黑痣切除,我拿不定主意,請指教。
上海張玲
張玲讀者:
痣每個人身上都有,只是生長的部位、大小、形狀不同而已。痣絕大部分均為良性,如果不影響美容,無惡變傾向,不生長在身體經常受到摩擦的部位,無需手術。
痣分為以下三種類型:一是皮內痣,人身上的痣常為此型,生長呈靜止狀態,表面光滑或呈疣狀,微凸出皮膚表面,或有毛發生長,呈褐色或淺褐色,多見于面部和頸部,一般無惡變傾向。二是交界痣,呈淺褐色或褐黑色,表面光滑,稍凸出皮膚表面,多見手足和生殖器,此類痣易惡變。三是混合痣,為以上兩個類型的混合。
痣惡變傾向主要表現為:痣邊緣模糊,逐漸增大,色素呈放射狀,顏色不斷加深,局部刺癢、灼熱或疼痛。外觀呈橘皮樣,邊緣潮紅,有少量滲液,表面隆起、脫毛、出血、結痂或形成小潰瘍。
防止痣惡變,需要糾正不良生活習慣。不要到游醫或不正規單位去治療痣。自己還要經常觀察它的變化,在洗澡時或照鏡子時察看一下,如有變化,應測量并記錄痣的部位和大小,是否高出皮膚表面,有無破潰或出血等。當發現痣有惡變傾向時,或出現有黑色素瘤的早期臨床表現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就醫,及早確診和治療。
你唇下的黑痣,如不影響美觀,你又不去刺激和摩擦它,觀察中無明顯長大、變形,我認為無需手術治療。
江蘇農墾腫瘤醫院副主任醫師 朱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