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是我的第一任老師,她的故去教我第一次認識了死亡,那是在1971年。整整35年過去了,那天我去探望我們的故居,曾經安放過外婆的靈柩,現已是國家級文保單位———慶安會館邊的那個老墻門,幾位老人在一旁竊竊私議,不一會兒,一位老伯過來猜疑地問:你是傅家外婆的外甥?哦,東勝路這條條石老街逝去久矣,外婆的影子尚在。
外婆其實是我們這個城市的第一代外來人口。解放后,母親在城里找到了在公立學校教書的工作。有了固定的收入,母親就把外婆接到了城里。從鄉村到城市,從農民到市民,外婆的角色轉變挺快。她不但能和鄰居打成一片,還擔任居委會的小組長,于是,她成了這一片街區的公眾人物。那個年代小組長的職責還真不少,光每月發放的各類票證就有數十種:糧票、油票、布票,甚至火柴票、豆腐票等等,她協助房管員代收房租,管理居民互助儲金會,組織居民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外婆為人熱情,處事公正,辦事麻利,還透著幾分豪爽,深得鄰里尊敬。為了盡好這份義務,她還練就了不少絕活。那時一般人家住的都是公房,每家都有一個繳房租的牛皮紙口袋,上寫戶主姓名、住址。外婆不識字,但她楞是像看圖畫一樣,從筆劃上分出哪家哪戶,幾十戶人家,錢不差分毫,戶不錯一家,這套功夫令當時的房管員佩服不已。愛國衛生運動是件大事,群眾熱情也很高,可掃帚不夠。還是外婆辦法多,沒幾天就搞來了十多把上好的毛竹大掃把,原來她在鄉下有個街坊是篾匠,憑她的老交情,僅用家里省下的幾塊肥皂就換來了這批掃帚。
外婆是個十分精干的人,頭發梳得光光的,面容清癯,輪廓分明。那年頭,我的父母親都在單位住宿,一周才回家一次,是外婆帶養我們兄妹四個。重體力活哥哥姐姐都能干,管家理財全靠外婆。外婆有吸煙的嗜好,每當累了或想心事了總要抽上一口,可每次都是抽一半留一半。到周未了,父母要回家,她總會上大世界菜場買點好菜。每次去買菜,她都要抱著我去,一手提菜籃,一手抱著我還得拽我衣背心的前襟借力,時間一長把背心拽出了一個洞。外婆走累了,但寧可在靈橋腳下坐坐歇息,也不肯花二分錢坐公共汽車。那天,兒子逛超市買來了幾瓶果醬,我嘗了一口,感慨地說:還不如你外婆自己做的好吃。每年水果快要落市前,她都會花幾分錢,從路邊的小販那里買來一堆賣剩的爛桃子小李子,滿滿地煮上一鍋,取出核來那么一攪,再摻上父親從老家帶來的金華紅糖,香甜可口的果醬就做成了。既是好吃的零食,又是下泡飯的好菜。
外婆臨故前一天,把互助儲金會的帳目交代給了母親。互助儲金會在當時是一種簡易的民間融資形式,每個戶頭每月存二元錢,急用錢時最多可以貸十元,憑的全是誠信和管理人員的負責。外婆去世之后,母親把帳目移交給居委會。居委會干部說:虧她這么個老人,全部借貸和銀行的本金利息沒有一分一厘的差錯。母親退休后也義務擔任過居委會工作,這或許也有外婆的影響。
外婆屬狗,生于光緒二十三年(1898),盡管性格開朗,為人樂觀,可實實在在的是個苦命人。她不知家在何處,這是她死前二大遺憾之一。她從小就被人抱去做童養媳,后來又被招去絲廠當童工。她沒有名字,李苗信是她當童工時借用的別人的姓名。她差點被人聘去當小老婆,幸好那男的是我外公在南潯開木作坊的哥哥。大外公老婆因沒有生育,想續個小的傳宗接代,大外公是出身鄞州走馬塘進士之鄉的手藝人,對忠孝節悌也頗有講究,兄弟尚未成家,我豈能一人娶倆,還是先給弟弟娶親吧,那年外婆20歲。外婆在走馬塘有過一段好日子,外公祖上有些地產,又有大外公接濟,家境不錯,加上本家輩份較高,鄉親們都尊稱她為:“紹興太太”。可好境不長,外婆29歲那年,外公去世了,不到兩年5歲的小兒子我的舅舅又沒了,剩下外婆和母親孤兒寡母相依為命。盡管命運對她如此不公,但她并沒有向命運低頭,她抗爭的辦法就是讓我母親讀書,出去闖世面,以改變任人擺布的命運。母親高小畢業當了老師,后來又當上校長足見外婆的英明之處。
外婆十分滿足解放后的好日子,對進城后的生活更是珍惜,每星期三下午居委會的讀報會她一次不漏,各種社會活動都積極參加,無論是搞衛生、煉鋼鐵、辦食堂。文化大革命時興背語錄,她讓我和妹妹輪著教,硬是把“老三篇”背了下來,那副認真的神態至今我仍十分清晰。我家樓上那戶人家有一只紅燈牌收音機,后來隔壁搬來一戶大學生,家里也有一臺東海牌半導體收音機,她非常羨慕,委婉地向母親提出她也想要,無奈母親手頭拮據,沒能及時買來,成了外婆的第二個遺憾。1970年墻門里裝了有線廣播,外婆十分歡喜,她坐在屋檐下,曬著日頭,聽著戲文,一邊看我做作業,這個場景如果能拍成照片,作品的名字應該叫“享受”。
我出生時,爺爺、奶奶、外公都不在了。外婆是我童年的全部,跟外婆去鄉下,是我最大的節日。外婆熱情、豪爽、好學、認真的為人,夠我一輩子學習。哥哥從部隊復員時給外婆買了一條大前門香煙,外婆高興得合不攏口,逢人便夸。外婆臨終前拉著我的手,說了二個字:爭氣。我想要再說什么,她已經聽不見了。那時我是個初一的學生。
烈日當空不見影,夕陽西去影悠長。又是一年清明,又要到外婆的墳上去祭奠了,今年我想把這篇短文燒給您,外婆啊,您能收到嗎?
【責編 曉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