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銀耳市場穩定前景看好
我國銀耳的主產區福建省古田縣年產干品8000噸,占全國銀耳總產量的90%。2001年“古田銀耳”商標獲國家批準登記注冊,2004年6月古田銀耳被國家質量總局批準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今年以來銀耳市場成交價穩定在23—25元/公斤,剪花雪花26~30元/公斤。產品出口量占25%,內銷量占75%。市場供求平穩,發展狀態良好。
銀耳已成為食用菌產業中一個穩定型傳統的藥食兼優菇品,消費面逐年擴大。2007年國內外市場的需求量,將在今年基礎上上升15%~20%。主產區的古田縣,在產量上將瞄準萬噸目標,品質上朝綠色、有機產品靠攏,爭取達到OCIA和OFDC認證標準。
銀耳栽培原輔料主要為棉籽殼、麥麩、石膏粉,通過塑料袋裝成載體,室內多層次立體栽培,一年可種4~6批,從接種到收成,生產周期35~40天。每1000公斤棉籽殼可產干品70~80公斤,見效快。棉花產區原料取材容易,成本低,可以發展此項目。
二、茶薪菇成了時尚熱銷品
茶薪菇為我國近年來新開發的珍稀菇品之一,原發地為江西廣昌、寧都,近年來迅速輻射大江南北。福建省古田縣引進開發。發展速度甚快。2006年全縣栽培量達1億袋,年產茶薪菇鮮品5萬噸,成為古田縣食用菌產業中的又一主栽品種,占全國茶薪菇總產量的榜首。近年來古田菇農3000多人奔赴全國60多個大中城市的郊區,投資建棚發展茶薪菇生產,為城市供應鮮菇。現茶薪菇價格略有波動,2005年市場成交價為干品32—38元/公斤,今年11月28—36元/公斤,但鮮品茶薪菇價位甚好,菇商進駐產地,規格菇收購價8~10元/公斤。國慶節之后古田縣每天用冷藏車向北京、天津、廣州、上海、成都、烏魯木齊等地發運保鮮茶薪菇15—20車。
茶薪菇鮮品主銷國內菜市場,在全國大中城市消費者都已接受,尤其冬季用茶薪菇涮火鍋成為食客點菜亮點。2007年鮮菇將有可能取代香菇地位,市場前景十分可觀,產地價格鮮菇穩定在6~8元/公斤,夏季缺貨時將達10~12元/公斤。茶薪菇栽培原輔料以棉籽殼、麥麩、石膏粉,采用室內外集約化架層袋栽,每1萬袋管理得當可產鮮菇5000公斤,生產成本6000元,一次接種除盛夏7~8月不長菇外全年均有菇收。(福建省古田縣新城過河口路13號 丁湖廣 郵編:3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