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領域專家評看出版市場
據《文匯報》報道:在2006北京圖書訂貨會召開的“專家薦書活動”中,各領域學者對新一年的出版現象與值得推薦的圖書進行了一番剖析,也選出了各自心目中的好書。
社科類:品種少亮點多。中國社科院研究員雷頤推薦的是12卷本的《百年潮》清史系列。里面披露了很多不為人知的史實細節。雷頤還說,此次訂貨會和往年不一樣,有臺灣的幾家出版機構帶來了一些好書。書評人止庵推薦的是北京大學出版社的兩本書,一本叫《施尼茲勒的世紀》,還有一本叫《歷史學家的三堂小說課》。
翻譯類:重復翻譯過多?!妒澜缥膶W》主編余中先認為,在今年圖書訂貨會上看到的翻譯類圖書,主要問題仍舊是文學名著過多,翻譯和出版的重復多、品種少、缺乏新選題。
科普類:品種仍靠“進口”。在科普方面專家劉兵、劉華杰看來,今年科學類圖書盡管值得推薦的依舊不多,但一些圖書主要是引進版科學類圖書,在補充我國科學類圖書品種方面實現了有益的嘗試。
日益邊緣化 小說創作缺了什么?
據《人民日報》報道:文學日益趨向人們生活的邊緣,這是毋庸爭議和回避的客觀事實。
這些年里,一些作家急功近利,不去深入地體驗火熱的生活,而是醉心于自己狹隘的私生活,極度張揚自己的個體欲望,表現出創作源泉的迷失。他們的作品缺少對人的尊嚴與人格的自覺維護,缺少對生命苦難意識的深切體恤,缺少人類起碼的人文關懷和悲憫精神。有的作家則表現出創作理念的迷亂,在不少小說文本中,英雄主義、理想主義被恣意嘲諷,親情、友情和真摯的愛情,被金錢和權力壓迫得喘不過氣來。相反,玩弄權術、貪贓枉法、乃至亂倫奪愛等社會的丑惡行徑,反而被某些人書寫成能力和本事的象征……他們放棄了對人性中美和善因素的深度挖掘,缺少表現人性的崇高和美好,而常常將人性寫得灰暗而陰沉,讓人絕望!也有的作家表現出了創作方法迷惘,熱衷于模仿和移植西方現代派手法。更有的作家表現出了創作語言迷朦,或晦澀,讓人云里霧里、莫名其妙……
作為一個真正的小說家,首先要有超越功利的寫作態度。他起碼應具有科學思維的頭腦,有比較獨立的人格,有凝重的社會責任感和為了理想而獻身的勇氣。正因為這種品質和精神的缺乏,所以目前我們的文壇并不缺少描寫現實生活的作品,但是缺乏那種大悲憫的情懷和思想,缺乏道德沉痛感和審美的現實震撼力。
溫州老板出書忙
據《光明日報》報道:溫州國貿大酒店董事長白暉華撰寫的25萬字文史類書籍《其實你不懂溫州人》近日出版。如今在溫州,老板出書已經成為一種新時尚。據調查,在該市22家獲得中國名牌或中國馳名商標稱號的民營企業中,有7位老板出過書,最多的一位已出了3本。這7位企業家出的書,內容大多是宣揚企業文化、企業理念和經營之道的,如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主編的《創新正泰》、奧康集團總裁王振滔撰寫的《追求卓越》。而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出版的3本書,分別是《企業集團創新論》、《企業文化與品牌戰略》和《財富與責任》,現在胡成中還準備出第4本書。也有一些企業老板另有不同的視野,紅蜻蜓集團董事長錢金波這些年來投入4000多萬元致力于鞋文化的研究,并主編出版了《中國鞋履文化辭典》,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空白。
對于溫州老板熱衷出書的現象,該市有關專家認為,目前文化市場上已經有不少解讀溫州模式和溫州老板的書籍,不少溫州民營企業家也不斷被邀請到一些全國著名高等院校講課,有的還擔任客座教授和碩士生導師。這些都說明溫州現象是外界關注的一個熱點,而溫州老板出書,結合他們自身經歷來解讀溫州現象、解讀溫州企業、解讀民營經濟,能和外界搭起相互交流和學習的平臺。
中國奇幻文學進入爆發期
據《東方早報》報道:隨著《哈利·波特》、《魔戒》、《龍槍》在中國的引進出版,奇幻文學也在中國落地生根。在年輕讀者的熱捧下,據估計,三年不到,這類小說已經發展了一個每年5000萬元的市場,而且它的份額正在逐步上升。
從2005年起,奇幻文學開始集中從網絡走向圖書市場。《魔武士》、《小兵傳奇》、《縹緲之旅》、《搜神記》、《誅仙》等玄幻小說相繼走進圖書市場。業內稱,繼網絡愛情小說之后,玄幻小說又成為一種新的從網絡一直“紅”到圖書的類型小說。
但國內奇幻文學的原創書很少。國內奇幻圖書市場總份額很大,每年有幾千萬的碼洋,但目前大部分被國外奇幻文學作品占據著。更有學者悲觀預言,在奇幻圖書創作上是“洋奇幻稱霸,土產品尷尬”。在長時間里,國內的奇幻圖書熱、國內原創作品乏力將持續很長時間。
然而,南海出版公司楊雯主任認為,“目前中國的玄幻文學已經開始啟動,其中的一個顯著表現就是已經開始登陸出版領域,不再全部蟄伏于網上了?!薄犊苹檬澜纭返纳玳L阿來認為,中國有著悠久的奇幻文學傳統,但是到了近現代,幻想文學越來越少了。 阿來認為,這種情況正在發生轉機,如今已經涌現出大批玄幻小說的優秀寫手。他認為中國的奇幻文學在幾年內將會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