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Common本身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在臺灣有些人稱之為創意共享或創意公共園計劃,是由美國史丹福大學法學院教授Lawrence Lessig等網絡法律與智慧財產權專家發起,并經由公共領域中心的大力推展,于2001年成立,目的是為了鼓勵創作者把學術、音樂、影片、攝影、文學、教材等作品獻給公共領域,讓大眾能夠以特定的方式自由運用這些作品,進行商業或非商業的再創作。
科技與網絡的發達使非法拷貝、傳輸數字著作變得輕而易舉,從而造成著作權人更多的損失,因此,科技業者紛紛發展出許多被稱為數字版權管理(GRM)的反盜版技術,而各地政府也修訂著作權法加強產權控制,以嚴密保護著作權,提升創作人的合作意愿。這樣一來,也造成了兩種極端的對抗局面:一邊是越來越嚴苛的著作權管理,另一邊則是越來越囂張的盜版無政府狀態。
事實上,創作通常是以舊的事物或想法為基礎,加入新的內涵或功能,或者是擷取幾個舊事物或想法混合產生的。而在著作權嚴密保護的情況下,創作人在素材的運用上動輒觸法,不僅會壓縮商業創作的空間,對于擴大非商業性質的創作,更形同全面封鎖。
為了在著作權保護以及自由創作之間取得平衡,Creative Common建立了一套合理而具有彈性的著作權機制,利用一套簡易而且免費的著作權授權條款,讓著作人自行決定開放哪些版權項目,讓全世界的人在某些條件下與他分享到著作權保護的作品,一方面社會大眾可以因此免費分享其創作的成果,另一方面著作人也可以藉此達到維持或提升作品價值的目的。
在過去保留所有權利的概念下,著作人保有關于創作的所有權利,任何人想要利用這個創作的任何一個片段、概念,都必須取得著作人的授權,而著作人則可以藉由授權的過程要求獲得金錢或其他回報。而在Creative Common的概念情況下,如何提升著作的價值,并激發創作的意愿呢?
以《第一次親密接觸》紅遍海峽兩岸的痞子蔡可以算是早期Creative Common的代表人物,最近則是以《我的心遺留在愛琴海》與《羊肉爐不是故意的》并稱二絕。《我的心遺留在愛琴海》原本只是在網站上發表的旅游照片,由于取材觸動人心,造成極高的點閱率,作者Justin后來更開放大眾復制與散播他的照片,結果吸引了出版社的注意,而將這些精美的攝影作品集結成書,三個月就賣出5萬本。《羊肉爐不是故意的》則是一個倒霉研究生的住院日志,作者把每天在醫院里所受到的種種不人道對待以及嘲笑寫成文章傳到網站上,沒想到網友們不僅不同情他的遭遇,反而樂于討論與轉寄這些文章,在人氣的哄抬下,別具慧眼的出版社出版了這本不幸的小書,反而很幸運地打進暢銷書排行榜前十位。如果不是網友的肯定與熱情轉寄,《我的心遺留在愛琴海》與《羊肉爐不是故意的》可能只能孤單地掛在互聯網的彼端,不過二位作者毫不藏私的分享才是促成最后成就的關鍵因素。
過去保留所有權利對于教學的影響有比較深刻的體現,特別是當中小學老師在制作教材時受到的限制。相對來說,中小學的教學資源是比較匱乏的,然而影像的展示對于幫助學生們了解與記憶卻非常重要,因此認真的老師或許會想要自己制作教材。
但是如果取材會涉及許多著作權人,分別聯絡授權事宜,當然可能要支付權利金,這對于老師們來說,實在不太具有可行性。但是有了Creative Common授權條款,想要運用某些著作的人不再需要跟著作人聯系就可以自行合作取得所需要的著作,而且Creative Common計劃未來還會推出一個專門的搜索引擎,這樣,社會大眾就可以更精準、更快速搜尋到已經采用Creative Common授權條款的著作,降低創作的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