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
當前,熱衷于談論非洲的國人越來越多.一部分企業更是將投資非洲列為議事日程,或者已經制定投資非洲的計劃并正在積極籌備實施。這自然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和擴大中非雙邊貿易的發展和加強中非經貿友好往來。毫無疑問,非洲市場將成為中國企業開辟國際市場的首選。有專家預測,未來五到八年將是中國企業進入非洲市場的高潮時期。

非洲是目前世界上最貧困的大陸,也是極具發展潛力的地方。非洲有53個國家,7億人口,每年貿易額2500億美元。非洲因為工業落后,大部分商品依靠進口,因此,非洲市場需求旺盛,商品奇缺,對中國企業來說,未來的非洲將是一個多層次且潛力巨大的海外淘金市場。
非洲:八大領域商機多
非洲最大的商機主要集中在八個領域,包括貿易、能源開發、基礎建設、農業和農產品加工、紡織制造業、醫藥衛生領域、通訊和電子IT產業以及旅游業。比如說在貿易領域,根據商務部的統計資料,中非貿易額從五年前的100億美元增長到400億美元,今年有望達到500億美元,預計到2010年能達到1000億美元,發展空間巨大。
在基礎建設和工程承包方面,截至2005年末,中國公司累計在非洲簽訂工程承包合同額300億美元,在未來的五年,非洲建筑業支出將以200億美元的速度遞增,到2010達到1000億美元左右。
在非洲投資辦紡織廠,不但人工便宜,產品還可以直接出口到歐洲和美國市場,不受任何配額限制。非洲的大米每公斤平均要賣到2美元以上,西紅柿則要賣到6美元左右,農業商機巨大。據統計,非洲每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為3000億美元,估計每年將以3%的速度遞增,可見非洲市場潛力之巨大。非洲國家在經濟上與中國互補性強,多數國家工業化水平低,工業產品價格高,產業與技術梯度低于中國,是中國產品、設備、技術、資本轉移的最佳地區,可望取得豐厚回報。
非洲化妝品市場發展潛力大
近年來,由于國際化妝品公司大力開拓非洲市場,以及非洲人愛美意識的蘇醒和強化,非洲化妝品市場的需求量正在迅速增長,市場潛力巨大。
在南非,化妝品市場每年的需求量就超過10億美元,科特迪瓦在潤膚霜和洗發劑類需求量每年能達到4000萬美元,貝寧的國土面積為11萬平方公里,但化妝品需求量最低可達120萬美元。整體而言,非洲化妝品市場以每年超過30%的速度增長。另外,一些城市非洲女性特別能在頭發上花錢,一般兩個星期就會換一次假發。換一次假發,最便宜的也要合人民幣80塊錢到90塊錢,而最貴的則需要幾百塊錢。
由于非洲大陸普遍炎熱干燥,皮膚容易喪失水分,保濕霜、潤膚油、洗澡液和香皂之類的東西都頗受歡迎。非洲人還喜歡涂口紅、擦指甲油、酒氣味濃烈的香水。
商務部合作司正司級商務參贊趙闖說:“中國企業生產的化妝品一般都不適合非洲人的皮膚特征,所以中國化妝品想進入非洲市場的話,應該專門為這個市場開發一些產品。想要打入非洲化妝品市場,新產品的研究開發這一步不能省。”
投資非洲貸款有便利政策
非洲是目前世界上最貧困的大陸,也是極具發展潛力的地方。整個非洲經濟發展很不平衡,我國企業在非洲各個國家的商機也大不相同。
目前,非洲大陸有三個主要經濟集群,以南非為中心的南部非洲,得益于西方重點投資和貿易優惠待遇發展迅速:這些國家對中國的機電,紡織品,家用電器等產品非常歡迎。
到非洲做生意,中國企業不但可以享受非洲國家推出的富有吸引力和鼓勵性的外資政策,包括簡化投資審批手續、設立出口加工區、減免稅收等等,還可以從中國政府以及中國和非洲的商業銀行獲得優惠的貸款。
除了從非官方機構像中非民間商會申請投資非洲項目的貸款,中國企業還可以通過官方途徑獲得到非洲投資的貸款。剛剛成立的中非發展基金就是其中的一種途徑,這個總額將達到50億美元的基金,主要用于鼓勵和支持中國企業到非洲投資。其次是由我國商務部和財政部設立的用于支持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政府性基金,支持內容包括境外展覽會,各種認證、市場宣傳推介、新興市場開拓、企業培訓、境外投標等6項內容。凡是擁有進出口經營權、上年度海關統計出口額在1500萬美元以下的各類企業都可以向所在省商務廳申報。
此外,非洲的商業銀行也非常樂意給在非洲投資的中國企業提供資金。比如說由長春摩托車廠在喀麥隆投資的生產線就是由喀麥隆當地的一家企業和非洲第一銀行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創辦的,生產的摩托車不但在喀麥隆賣得很好,還出口到非洲其他國家。
據世界銀行估計,在今后5年內,非洲每年用在無線通信基礎設施方面的資金將超過32億美元,其中大部分電信服務需求集中在北非和南部非洲。此外,以尼日利亞、加蓬為核心的西部非洲借助石油美元的有力支持,也得到了發展。在這一地區,大型農業合作開發項目受到歡迎。目前我國已經有企業在幾內亞、加蓬和加納等國家投資建設了雜交水稻實驗基地,產品不僅供應當地市場,有的還返銷中國。
非洲市場尋找商機有方法
近年來,在中外貿易中,中非貿易成為一個亮點,而且許多統計資料顯示,“非洲熱”正在政府和民間層面同時延伸,在非洲經商的華商達數十萬人之多。在非洲,華商主要來自浙江、廣東和福建,其中浙商最多。以喀麥隆為例,在當地2000多中國人當中,浙江人占到1/4以上。在非洲各地,華商辦廠、經商和投資,生意按規模大小分成3類。大型的如礦產開發,中型的如投資辦廠制造產品,小型的主要是經營小商品買賣。
非洲的制造業和高科技都不發達,有的國家連根針都不會造。產品絕大多數依賴進口,價格昂貴。因此,價格適中且品質不錯的中國小家電、小五金和小百貨在當地銷得很好。在安哥拉的市場上看到,1盒蚊香在國內賣3元錢,在那里可以賣到5美元;1根5毛錢的鐵釘能值1美元;一臺1300元人民幣的全自動洗衣機,出口到那里能賣1000多-美元。在整個非洲市場上,中國貨通常能賣到很高的價位。
除了市場大,非洲還有很多資源可供利用。例如,贊比亞水資源豐富,富含各種礦物質,向地下打十幾米,抽上來的就是礦泉水。在當地超市里,1桶這樣的水能賣5美元。從打井到蓋簡易的罐裝水車間,投十幾萬元人民幣就夠,做這個投資不僅當年回本還能盈利。
非洲的勞動力很便宜,可以幫助企業大大降低成本。安徽有家公司曾經在馬達加斯加承包過一個住房項目,雇傭的工人全是當地人。一個當地勞動力一天的工資是25美分,折合人民幣2元錢,要是國內工人,這樣的工資肯定不干。另外,產自非洲的紡織品出口到歐美沒有配額限制,利用這一點在當地做轉口貿易,也是不錯的選擇。
非洲經商需掌握必要的技巧
非洲許多國家沒有工業和加工業,更沒有重工業。工業品、日用品、辦公用品都靠進口,非洲各國又都沒有進口限制,實行自由貿易,只要納稅繳費就可以進口。如果把中國重工業和工業的半成品、零配件、散件、原料出口到非洲進行深加工、組裝生產,會取得更豐厚回報。所以,非洲不是沒生意做,關鍵看你能不能選好國家,選好產品。而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辦法是到非洲實地考察,選個國家蹲點1-2個月,切實了解一下在這個國家到底什么產品自己做起來有優勢,通過道聽途說了解某種產品在非洲某國的市場情況往往是靠不住的。
在非洲經營的經驗和訣竅
許多非洲國家因為工業落后,各類藥品和生活必需品幾乎全靠進口,且大部分商品在市場上都很貴。非洲商人在做貿易時往往訂量小、品種多、要貨急,且是看貨購,或賒貨代銷。非洲人喜歡看貨購買,他們不愿意開信用證,而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因此,只有針對這種情況,采取靈活的經營,才能做好非洲貿易。在這方面,浙江商人的做法比較值得借鑒,他們先是對非洲大體有一個簡單的了解,確定去哪個國家,然后便立即去有關國家考察,如市場可以,馬上組織貨源,發貨柜。
一些非洲國家的商人資金不多,實力有限,在貿易交往中難以接受用信用證方式付款。為有利于生意成交,若對方是資信較好的客戶,可采用付款交單(D/P)預付定金25%的支付方式;在當地設立貿易公司,建立保稅倉庫,實行現貨現賣、貨款兩清的方式,既符合當地的商業習慣,也可免去自己因貨款收不回而煩惱。同時,中國人在非洲經營時能吃苦耐勞,頑強創業。他們或走街串巷,積極推銷;或批發零售,建立網絡:或抓住機遇參加展覽,或開店設點向周邊輻射。正是這些努力,使中國很多產品在非洲已經變得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