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萬歷十四年(公元1586年),奸臣劉瑊病卒于京師,靈柩運回故鄉蘇州安葬。劉生前為擴建私宅,在家鄉大肆搜括民脂民膏。他的兒子倚仗父親的權勢,更是橫行霸道,無惡不作,人稱“花面虎”。治喪期間,花面虎請來了大批和尚尼姑,在家中大做佛事,為其父超度亡靈。這天半夜,有人在他家大門上貼了一副對聯:
陰府中羅剎夜叉,個個都愁兇鬼到;
陽臺上善男信女,人人盡賀惡人亡。
天亮以后,過往行人讀了此聯,無不鼓掌大笑?!盎婊ⅰ睔獾帽┨缋祝B忙命家人撕毀,追查作者,卻找不到半點線索,只得怏怏而罷。
清朝初年,廣東知府葉初春貪贓枉法,盤剝百姓,當地民眾人人切齒痛恨。這年元宵之夜,省城內外大放花燈,有人便把他的姓名拆開,制成一副對聯,粘貼于燈棚之上:
霜降遭風,四野難容老葉;
元宵遇雨,萬民皆怨初春。
當時又有個在京城做官的蔣伯生,被免職回家后用聚斂的不義之財,建造了一座大花園。竣工之日,親戚朋友都來道賀,有人卻暗中于園門上題了這么一副對聯:
造成東倒西歪屋,
用盡貪贓枉法錢。
蔣伯生看了,也只有干笑而已。
清兵入關后,李自成兵敗遇難,他的重要謀士牛金星叛變降清,受到清廷的任用。而南明福王朱由崧建立的弘光小朝廷則重用權奸馬士英,排斥史可法等抗清名將。不久,清兵大舉南下,腐朽的弘光小朝廷迅速土崩瓦解,僅僅茍安了一年,就被清軍攻滅,朱由崧與馬士英都被清軍俘殺。人們飽受異族蹂躪之苦,既嘆息李自成與朱由崧都不是能光復中原、統一華夏的“真主”,又痛恨牛金星反顏事敵、馬士英專權誤國,便制成一聯,廣泛流傳于民間:
自成不成,福王無福,兩下皆非真主;
北人用牛,南人用馬,一般俱是畜牲。
史可法堅守揚州,城破被俘,不屈遇難,深受人民愛戴與懷念。洪承疇原為明朝重臣,兵敗降清后,卻為虎作倀,血腥鎮壓江南抗清義軍,殘酷殺害黃道周、夏完淳等抗清志士,遭到人民的唾棄。據說黃道周被俘后,洪承疇前往探視,想借機勸降。哪知黃道周閉上雙眼,根本不予搭理。洪承疇討了個沒趣,只得悻悻而出。黃道周即提筆書寫一聯:
史冊流芳,雖未滅奴猶可法;
洪恩浩蕩,未能報國反成仇。
“成仇”與“承疇”諧音。黃道周巧妙地將洪、史二人的姓名融入一聯,歌頌史可法,痛斥洪承疇,令人拍案叫絕。
明朝嘉靖年間,某太監奉圣旨來到杭州。公事完畢后,掌管杭州北關的南戶曹與掌管南關的北工曹設宴招待他。飲至半酣,太監自恃深受皇帝寵幸,便乘著酒興道:“席間無以為樂,我出一上聯,你們能不能對出下聯?”于是拖長聲調,慢慢吟道:
南管北關,北管南關,一過手,再過手,受盡四方八面商商賈賈,辛苦東西;
其實,這南戶曹與北工曹為官頗為清廉,無端受了這番侮辱,都很氣憤。北工曹深知這太監的底細,他原來是個掌管宮廷后門的小太監,因善于溜須拍馬,阿諛逢迎,深得皇帝、皇后的歡心,才被提拔為前門大總管。于是稍加思索,從容答道:“對聯倒是對出來了,不過略有冒犯,請公公不要發怒?!北銓W著他的聲調吟道:
前掌后門,后掌前門,千磕頭,萬磕頭,叫了幾聲萬歲爺爺娘娘,站立左右。
太監一聽,又氣又怒,又羞又愧,號啕痛哭,竟欲拔劍自刎。二人連忙上前相勸,好一陣才平息下來。
明朝萬歷年間,嘉興賈實齋官居憲使。某年冬天,大雪過后,他身披一件貂皮大衣,立于門外觀賞雪景。忽見鄰家少年倪某踏雪而來。倪某是個麻子,偏又穿了一雙釘底膠鞋,在雪地上留下點點泥痕。賈實齋喚住倪某道:“我有一聯,你能對出來么?”略加停頓,便道:
“釘鞋踏地泥(倪)麻子”
倪某仰頭答道:“對倒是能對出來,只怕大人要怪罪,不敢說罷了?!辟Z實齋道:“你只管續對,我決不責怪?!蹦吣潮憷m道:
“皮襖披身假(賈)畜牲”
賈實齋滿面通紅,怒罵了幾句,便返身回家,緊緊地關上了大門。市人聽了,無不拍手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