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一個書展,也許比評價一本書要容易得多,因為書展比書更直觀。
“20年的風雨,20年的發展,演繹了不同尋常的出版盛典;12屆的豐富,12屆的精彩,鑄就了無與倫比的文化品牌?!边@是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所長、《出版參考》雜志社社長郝振省在祝賀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以下簡稱BIBF)創辦20周年的賀辭中開篇的兩句話。這評價應該說不低。
在第13屆BIBF即將開幕之時,回首20年,回顧12屆,可以看到,BIBF無論是在功能定位、品牌影響、服務水平、還是運作模式等方面,都在迅速發展和不斷完善,而不斷創新觀念和做法則是這一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因素。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辦公室主任張紀臣在談到BIBF的發展歷程時說:“我們每年都有幾項創新,從內容創新、形式創新、組織創新三個方面分別進行。”縱觀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20年的巨大發展,正是創新使BIBF成為一次出版業的盛典,成為一個響當當的文化品牌、成為一個著名的國際品牌。
BIBF發展四階段說
在我們為了撰寫BIBF創辦20年紀念專題,采訪中國圖書進出口(集團)總公司代總經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組委會副主席焦國瑛時,她隨機提出了一個BIBF發展四個階段說,在按她的思路進行了一番研究后,我們感到,她的劃分,雖然是即興而言,卻頗具科學性。
1.初創期:第一屆至第五屆。第一屆和第二屆BIBF,參展的國家和地區分別為35和36個,至1990年第三屆時進入發展的低谷,參展的國家和地區只有29個,海外展商也只有107家。之后的第四屆和第五屆保持了平穩增長,參展國家和地區徘徊在35個左右,中國參展商的數量始終沒有超過160家。
2.成長期:第六屆至第八屆。從1996年開始,BIBF的組委會進行了調整,主辦單位由原來的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變更為現在的國務院新聞辦、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教育部、科技部、文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今年新增了廣電部)。
組委會調整后,隨著其功能范圍的不斷擴大和權威性的逐漸增強,BIBF的發展步入了成長期。此段時期每屆BIBF海外展商都在400家左右,中國參展商一躍達到和保持在450家左右。而版權貿易的數量,第六屆達2500項,這相當于初創期五屆的總和,第七屆是4200項,第八屆是6879項,連續幾屆都有大幅度的增長。
3.發展期:第九屆至第十二屆。2002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這對我們國家來說是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對BIBF同樣如此。在這之前,BIBF都是每兩年舉辦一次,從2002年開始,改為每年舉辦一次。在這段時期內,展商總數達到和保持在900家以上。版權貿易量則是躍上了8000項的大關,而第十二屆更是達到了創記錄的9236項。
4.機遇期:從本屆第十三屆開始,不斷壯大的中國經濟實力和在國際上日漸增強的影響力,為BIBF的發展創造了一個新的機遇期。
功能多元化
很少有人想到,BIBF這樣一個書業盛會,最早的功能竟然是如此的單一:為我國圖書館界采購國外科技類書刊服務,國內出版社的參與很少。從首屆的功能單一性,到目前功能多元化,BIBF經歷了20年的不懈探索。
上世紀70年代末,全國第一屆科學技術大會以后,廣大科研、教學單位對海外科學技術資料的需求十分迫切。那時中圖公司每年要在北京舉辦十多次小型的國際書展,有些勞民傷財,于是中圖公司策劃在京搞一個大型的國際圖書博覽會,得到了國務院批準,并于1986年舉辦了首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當時參展的單位,主要是海外的科技出版機構,國內的參展單位主要是國內的圖書館界,是專為我國圖書館界采購國外科技類書刊而舉辦的。
從1986年到現在,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出版產業的發展,BIBF的內容和定位也在不斷調整之中,目前BIBF的功能可謂是越來越明確,越來越豐富。已由最初的以引進為主,至第九屆、第十屆增加了版權貿易的功能,再到現在已初步形成了以版權貿易為主,兼具圖書交易、文化交流、出版物展覽展示四項功能的多元化定位。
品牌國際化


“與國際接軌,同世界交流”一直是組委會不變的目標。在國內,很少有什么展會或文化活動的英文名字能夠叫響,BIBF已經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對該展會常用的簡稱。在Google里全稱搜索“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得到的是42300個結果,而搜索BIBF,得到的是221000個結果,相差五倍。
再看另一組數字:前十二屆累計,海外展商總數是3928個,海外展臺總數是3645個;中國展商總數是3944個,中國展臺總數是4671個。展商總數,中國與海外相差無幾;展臺總數,中國只比海外多了不到1000個,平均每屆只多出83個。兩組數字相比,足可證明BIBF的國際化程度。
逐年增長的版權貿易量無疑是BIBF品牌國際化的最好見證。20年的不懈努力,版權貿易成交量已從首屆的97項速增至第十二屆的9236項,增幅幾乎是第一屆的100倍。2004年至今,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版權輸出的比重也不斷在增加,在BIBF版權貿易中,版權引進與版權輸出之比,已由2002年的2.24:1發展到去年的1.78:1,版權引進與輸出之比在下降,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勢頭,今年展會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鼓勵出版單位走出去。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BIBF越來越具有國際化特點,其品牌的影響力也在日益擴大。據BIBF組委會辦公室主任張紀臣介紹,2005年7月,在德國萊比錫舉行的由18個國家和地區參加的“國際書展領導人會議”上,與會者對BIBF的發展前景都非??春?,普遍認為BIBF是一個非常有活力、最有發展潛力的一個博覽會。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已經成為一個公認的國際品牌。
BIBF歷經十二屆20年的不懈努力,堅持“把世界優秀圖書引進中國,讓中國圖書走向世界”的辦會宗旨,展覽面積一屆比一屆擴大,參展商一屆比一屆增多,版權貿易額一屆比一屆遞升,BIBF已成為亞洲乃至世界具有重要影響的大型國際文化交流活動之一。有關專家認為,憑借著自身的實力,BIBF已躋身世界五大書展之列,已經發展成為與德國法蘭克福書展、英國倫敦國際書展、意大利博洛尼亞兒童圖書博覽會和美國BEA國際書展同樣具有影響力的世界著名書展。
服務專業化
限于當時的國內環境,最初幾屆,BIBF在服務的觀念、意識和服務的手段上都與國際上其他知名書展相較甚遠,當然服務的水平和能力也不可同日而語。在經過20年不懈的努力后,目前BIBF的服務,已經躍上了一個全新的臺階。
在談到展會的服務水平時,張紀臣主任介紹到:“應該說,BIBF的服務水平是在逐步提高、改進和創新的?!边@是因為“BIBF一直在跟蹤國際上大的書展,像法蘭克福書展等,為的是多向他們學習,以此來做好我們的服務?!?/p>
專業化的辦展隊伍是保證BIBF高質量服務水平的重要因素。BIBF有來自中圖公司的一批專業的辦展隊伍,平均年齡32歲,全部是本科以上學歷,研究生占30%。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會展經驗在十年以上,所學專業涉及到會展、外語、經濟和社會學等各個專業,應該說這是一支非常專業的辦展隊伍。再加上中圖公司每年所組成的16支臨時辦展隊伍,從運輸、安全保衛、展覽設計、圖書的目錄編制,再到信息化、新聞宣傳等各個方面對BIBF給予強有力的保障。
服務的專業化,還體現在服務手段的信息化。近幾屆,BIBF把各種先進的信息技術運用到管理和服務上,使服務的專業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今年,展會將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服務改進:1.信息化方面:各環節均實行信息系統化管理,并在現場設置了30臺電腦,可隨時上網查詢,以方便展商和參觀者。2.現場指引系統:重新設計了一套現場指引系統,以方便參展商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想拜訪的人和想看到的書。3.統計:今年的展會在版權交易、文化活動、展商、入場人數等方面,都設立專門機構或專人統計,其結果會更科學、嚴密、全面。4.其它硬件方面:在展位的設計上注重實用性、講究特色;為了使參展商之間的洽談有一個良好的氛圍,今年過道全部鋪設地毯。5.從小處入手,為參展商和參觀者提供更周到、更細致和更人性化的服務。總之,今年的服務會更加專業化。
創新變化多
一是恢復開幕式: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一到十屆均有開幕式,2004年的第十一屆和2005年的第十二屆沒有舉行,當時主要考慮的是與國際接軌,國際知名書展都沒有開幕式。本屆組委會充分考慮了舉行開幕式的利弊,考慮了國際慣例如何與中國國情相結合,最后決定恢復舉行開幕式,形式要求熱烈、簡捷,時間限定為15分鐘。
二是舉辦黨和國家領導人參觀專場:借鑒國外書展的一般慣例,本屆展會將繼續邀請黨和國家領導人參觀展會,接見俄羅斯主賓國等重要海外來賓,并蒞臨俄羅斯主賓國展臺。屆時,中國國際展覽中心一號館全部展廳開放,中俄兩國高級領導人、俄羅斯代表團高級成員、各國駐華使館官員、組委會成員單位領導、大學校長、兩院院士、圖書館館長、科研院所專家等將出席參觀專場。
三是首次開辟兒童展區和期刊展區:兒童展區位于中國國際展覽中心一號館三層F廳,面積約500平方米,有來自比利時、英國、日本、意大利等國家和香港、臺灣地區的兒童出版社參展。期刊展區緊鄰兒童展區,在E廳,面積近500平方米。
四是十大舉措服務和鼓勵走出去:⑴、利用BIBF國際出版論壇來宣傳國家的出版政策,來提供版權輸出的市場需求。⑵、利用國家的一些計劃政策,并利用這個計劃作平臺,現場搞一些咨詢活動來鼓勵出版社走出去。⑶、在版權中心舉辦“百家名社,千種精品”集中展示。⑷、中文版權輸出的計算機目錄查詢系統,以方便參展商和參觀者查詢。⑸、版權貿易實行日報制,設專門的版權人員進行精確統計。⑹、現場版權輸出的簽約活動,同時在BIBF結束之后評選出一定數量的搞得好的單位,通過一定的方式發布并進行宣傳。(7)、舉辦“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說明會,目的是擴大“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海內外影響力,鼓勵更多優秀的中文圖書輸出海外。(8)、組織國內翻譯家參觀BIBF,邀請知名的翻譯家參觀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以促進對外推廣書目的翻譯工作。(9)、組織部分駐華使節參觀BIBF,邀請部分駐中國使節參觀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擴大走出去影響。(10)、與政府有關政策結合,博覽會辦公室將采取具體鼓勵措施和政策優惠,擴大版權輸出,如:展臺、宣傳優惠等。總之十大政策,有實有虛,采取這些措施來鼓勵版權輸出。
五是俄羅斯主賓國活動豐富多彩:作為本屆展會的主賓國,俄羅斯特設了1000平米的展臺,并主推四項內容八大主題展覽,“瑰寶”、“微縮俄羅斯”、“中國——在俄羅斯出版物中”、“俄羅斯——在中國出版物中”、“我說俄語”、“俄羅斯書籍插圖”等,一看各主題的名字,就可看出,每個主題都別具匠心。
記者手頭的一份《俄羅斯在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的活動安排》表明,從8月28日至9月4日,在一周的時間里,共安排了18項活動內容,有見面會、研討會、發布會等多種形式,地點以展臺為主,擴展到了北京大學、現代中國文學館、首都師范大學等地。
六是延長日展時間:往年展會都是晚17:00閉館,今年,組委會決定延長日展時間,3天專業場的后兩天,每天延長1小時;最后一天的公眾場延長3小時,到晚20:00結束,為的是給與會者更多的參觀時間,能夠使更多市民參與,從而促進北京市民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
無論平時與BIBF組委會的人接觸,還是采訪組委會的領導,在談到BIBF的未來時,我們有一個突出感受,那就是信心。作為承辦者,中圖公司領導提出,在未來發展上,要努力向法蘭克福書展看齊,要把BIBF辦成“東方的法蘭克福書展”,打造成一個國際一流的書展,一個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實施中國出版“走出去”戰略的國際平臺。
BIBF舉辦12屆了,第13屆開幕在即。12個月,是一年的輪回;12屆展會,會迎來BIBF的一個新的輪回嗎?按“BIBF發展四階段說”,第十三屆該是BIBF一個新階段的起點,一屆屆更精彩的BIBF在等待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