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由愛迪生一手創辦的通用電氣公司迎來了它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杰克#8226;韋爾奇。在他執掌公司的20年間,通用電氣公司市值增長30多倍,連續五年被紐約《金融時報》評為“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杰克#8226;韋爾奇也以他高超的管理藝術,躋身于20世紀最偉大的管理者之一,被世人尊為“世界第一CEO”。
每一次談及自己的經歷,杰克#8226;韋爾奇總會說,“母親是我最親密的人,最好的知已和朋友。”
母親善意的謊言
1935年11月19日,杰克#8226;韋爾奇出生在美國一個叫賽勒姆小鎮。他的父親“老杰克”是一名勤勉的檢票員,每天工作12個小時,很少有空陪兒子,教育兒子的重任自然地落在他的母親格蕾絲的肩上。
韋爾奇從小就有口吃的毛病,經常受到小伙伴們的嘲笑,為此,他不愿與小伙伴們一起玩耍,常常一個人呆在家里,沉默而孤單。母親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決心幫助兒子從自卑和憂慮的陰影中擺脫出來,建立他的自信。她認為心理上的撫慰應是首要的,一天晚飯后,她把兒子疼愛地抱在懷里,微笑著對他說:“杰克,我的好孩子,知道嗎?你之所以口吃,這是因為你比別的孩子聰明,沒有任何一個人的舌頭可以跟得上你這樣聰明的腦袋瓜。”小韋爾奇充分相信母親的話:他的大腦比他的嘴轉得快。他又恢復了往日的快樂,與小伙伴一起玩耍,絲毫不去在乎別人的言語。
為了矯正兒子的口吃毛病,母親利用一切機會給兒子讀書、認字、講故事,然后要求兒子復述出來,以此來培養他無障礙的表達能力。 由于母親的悉心培養,從小學到高中,視野開闊、口才良好的韋爾奇一直是學校演講者中的佼佼者,演講給他帶來了無數的掌聲與榮譽,也使韋爾奇從中找到了自信。韋爾奇后來深有感觸地說:“自信,是母親送給我最偉大的禮物。”
正是源于這份自信,在韋爾奇接手“通用”第二年,他憑借他卓越的管理見識與預見未來的分析能力,力排眾議,大刀闊斧對通用電氣公司進行了一系列深層次的變革:一方面,他毫不猶豫地淘汰了“通用”一些過時的業務,只保留那些在市場上占據統治地位的業務。另一方面,他突破“通用”傳統業務范疇,斥巨資收購了通訊業的巨人———美國無線電公司;他放棄通用最珍愛的家電分部,收購托馬斯公司的醫用成像設備制造分部,以換取進軍歐洲醫療診斷市場的捷徑。這一樁樁重組大手筆,使通用電氣公司步入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競爭中砥勵性格
賽勒姆小鎮是一個讓男孩子茁壯成長的好地方。在這里,社區學校經常組織各種競爭激烈的體育比賽,每一位年輕人都渴望當一名出色的運動員,受人喜歡的棒小伙。小韋爾奇也向往成為一名出色的運動員,在球場上揮灑自已的青春與活力。但是,由于他的個子矮小,他一直沒有信心參加任何一種球隊。母親起先什么也沒說,只是每一次社區有重大的比賽,無論多忙,她都會帶著兒子前去觀看。有一次,她指著球場上個子矮一點的主力隊員說:“孩子,你看,那個小個子的男孩,雖然他比別人矮,但這絲毫不影響他成為一名出色的球員,他用他嫻熟的球技與靈巧的動作,贏得了隊員們的尊重和觀眾熱烈的掌聲。”母親又說,“一個球員在球場上,不僅要靠強壯高大的身體,更要靠智慧和敢于挑戰強者的勇氣,知道嗎?”經過母親的開導,興趣廣泛的韋爾奇曾一度報名參加了籃球、橄欖球、冰球和棒球隊四種球隊,但在這些球類中,他最喜歡的是冰球。自從韋爾奇加入學校冰球隊后,每一場比賽,格蕾絲都會坐在場邊給兒子以鼓勵。
在高中最后一年的一個賽季里,韋爾奇所在的冰球隊連續七場失利,失望至極的韋爾奇憤怒地把球棍扔了出去,頭也不回地沖進休息室,母親跟著走進來,一把抓住韋爾奇的衣領吼道:“如果你不知道最糟糕的失敗是什么,你就永遠不會知道成功多么來之不易。”格蕾絲希望自己的兒子要正視現實,既要全力爭取勝利,也要懂得如何在失敗中總結教訓,繼續前進。
從小參與的球類運動,培養了韋爾奇全力爭勝的勇氣和永不言敗的個性。后來,在韋爾奇加入到通用電器公司的第二年底,由于他所負責的研發項目進展緩慢,老板十分不悅,沒有按期為韋爾奇加薪,韋爾奇非常氣憤,準備向老板提出辭職。可是,等他冷靜下來,他想起高中這次經歷,想起母親曾經說過的令他刻骨銘心的話,他接受了一位主管的勸說,決定留了下來。實事證明,留下來是他對人生道路的正確決擇,在接下來的21年時間里,韋爾奇以其出色的表現和工作能力,倍受通用公司的重用,一步一步地得到晉升,最終在1981年成為通用電氣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知識改變命運
對于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來說,讀書肯定是最好的出路。從韋爾奇入學的第一天起,格蕾絲就樹立信念,要努力培養韋爾奇,讓他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在學業上,格蕾絲要求非常嚴格,如果韋爾奇不完成作業,母親就罰他沒有資格吃飯,直到作業做完為止。當然,只要兒子按要求完成了作業,母親總會做可口的飯菜以犒勞兒子,還忘不了給兒子一次擁抱,一個親吻,讓他體會到自己的關心和疼愛。格蕾絲并不是一個一味讓兒子讀死書的人,在周末,她會允許兒子與別的孩子一起去城里玩一整天,讓他一個人跑到波士頓去看球賽或電影,以此讓兒子從書本解脫出來,放松心情,同時,培養兒子的自立精神和獨立處事的能力。
1953年,韋爾奇進入馬薩諸塞大學學習化學工程。在這里,他遇到了強勁的對手———來自他校的優秀學生。第一次離家上學的韋爾奇還不太適應新的環境,成績一落千丈。母親格蕾絲親自趕到學校鼓勵心情郁悶的兒子,幫助兒子分析原因,指出適應環境的必要性。母親的一番開導,使韋爾奇又恢復了往日的自信,經過一年的奮力追趕,到第二年,韋爾奇開始脫穎而出,到1957年畢業時,他是大學里兩名獲得化學工程學學位的“最優秀的學生”之一。
大學畢業后,擺在韋爾奇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接受當時多家公司的邀請,步入社會;另一條是繼續深造,攻讀碩士。最終在母親的建議下他選擇了到伊利諾伊大學攻讀碩士。當時母親格蕾絲說:“你要想獲得比別人更多的出人頭地的機會,你必須擁有更多的知識,有比別人無法超越的過人之處。”兩年后,韋爾奇又開始博士的學習,并于1960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后來,韋爾奇在接受采訪時說:當初之所以選擇化學專業,是因為母親及他本人都覺得這是商業職業所需的最好的背景。因為在他心中一直藏著從事商業的夢想。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韋爾奇并不只是書本,他很注重對自己思維的啟發和訓練。他說:“我是那種喜歡人勝過喜歡書,喜歡運動勝過喜歡科技發展的人。如果有一份既涉及技術又涉及商業的工作,那是再合適不過的了。”用現在眼光看來,韋爾奇的學習生涯,就是有意識地朝著技術型管理人才方向發展自己的過程。
由于韋爾奇對知識巨大力量的感同身受,當韋爾奇執掌通用電氣公司后,經過深刻的觀察和思考,韋爾奇開始著手建立通用電氣公司最寶貴的精神財富———開發每位員工的智慧,這就是著名的“傾力解決計劃”。韋爾奇希望這項計劃的實行,將通用建成一座思想共享、金融資源和管理人才的大本營,一個開放的、不斷學習型的組織。他說,“對一個企業而言,最終的競爭優勢就在于它的學習能力,以及將其迅速轉化為行動的能力。”“傾力解決計劃”的推行,在通用公司內部形成好學的精神,大量溝通、交流的良好作風,這種精神和作風激發了廣大員工的智慧與工作熱情。管理分析師們認為:在韋爾奇當權的20年中,通用公司正是憑借這種精神與作風,這種首創式的企業文化,以令人驚詫的辦事速度,近乎“零缺陷”的產品質量,擴張著自己的市場,積累著公司天文般的市值,將通用電氣公司帶入了世界頂級公司的行列。
□編輯王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