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漸起,新的一年飄然而至。獨在異鄉為異客,那些告別了自己的土地來到別人的城市辛勤工作的人們,他們過得如何?他們那原本用于耕作的雙手,能否在城市中為他們創造出幸福?在這一如既往的歲末,讓我們關注身邊最最平凡的普通人——都市務工青年,在乍暖還寒的初春,他們過得可好?
“仆人”變“主人”,是喜還是憂?
人物一:保姆劉玉靜
劉玉靜自己也說不清,她應該算是幸運的,還是不幸的。2003年,經老鄉介紹,她到了惠州,在一個三口之家里做保姆,月薪500元。工資不高,但管吃管住,她省著花,每月總能存個400多元,這相當于她老家一個“干部”的收入了。男主人和女主人的脾氣不錯,從不對她厲聲呵斥,他們心情好的時候,還會關心一下她。臨離開老家的時候,她的老父親警告她,千萬不要被男主人占了便宜。老父親識字不少,喜歡看地攤文學,知道了太多男主人對女保姆始亂終棄的故事。
男主人和女主人上班后,干完家務,哄孩子睡了覺,她就看電視,這是她唯一打發時間的方式。她最愛看的是港臺的肥皂劇,故事背景在民國的連續劇她也喜歡。她常想,自己的身份,大概就相當于電視劇中的仆人吧。看電視的好處,是她經常能由劇情產生一些幻想,想著烏鴉變鳳凰,有朝一日不再做仆人,風風光光做主人。
機會很快就來了。女主人的弟弟阿軍沒有工作,經常來家里閑逛。可能是太無聊,也可能是想當“主人”的心情太強烈。反正,阿軍幾番甜言蜜語后,劉玉靜就將自己的第一次交給了他。還好,阿軍兌現了諾言,2005年7月,他與劉玉靜領了結婚證。領了結婚證后的劉玉靜,仍然做保姆,但女主人說,再過個一年半載,等送孩子上了幼兒園,就不用她了。她想,那個時候,自己就也是女主人了。但就在這幾個月的時間里,她對阿軍有了更多的了解。阿軍不僅游手好閑,還曾因強奸未遂入過獄。女主人家雇的第一個保姆,就是因為阿軍調戲,被嚇跑了。
知道了這么多,但劉玉靜對自己的選擇一點也不后悔。畢竟,自己現在也算是半個城里人了,雖說仍當保姆,但離當“主人”的日子不遠了。至于將來自己這個主人怎么個當法,她是一點譜都沒有。老公不務正業,自己可能仍脫不了打工的命運。但未來的事又有誰能知道?歲末的劉玉靜,臉上寫滿了希望。
劉玉靜應該算是幸運的吧,作為保姆,她找了個好人家;作為妻子,她找的老公不算理想,但他是個地道的城里人,這可以彌補他人品上的不足。對劉玉靜來說,處于封閉的環境中,這個老公是她能做出的最佳選擇了。
在漠視中尋找溫情
人物二:清潔工劉小芳
在廣州市天河區的駿景花園小區里,每天早上四點多,當人們正在沉睡的時候,劉小芳就開始了工作。她是這個小區的清潔工,掃小區內的道路,掃樓梯,是她的工作,每月收入不到800元。她的愛人在一家商場當保安,每月收入1000元左右。在這個小區里住的,或是有家有業的中產階級,或是中高級的白領。她可真羨慕那些白領,據說他們的收入少則每月三五千,多則一兩萬。而她和愛人,兩個正當壯年的勞動力,收入加起來還不到人家的一個零頭。可相對于那些在工廠流水線上工作的老鄉來說,她還是知足的。因為,她和愛人都有免費的宿舍住。
小區的環境很好,大片的花草,整潔的道路,這里面有劉小芳的功勞。從事環衛工作久了,她也變得很有環保意識。她看不起有些穿白襯衣,扎領帶的人,因為他們衣冠楚楚,卻仍然亂扔垃圾。
她看不起的只是有些人,但幾乎所有的人都看不起她。在她的印象中,似乎從來沒有人正眼看過她。有時她在前面掃道路,后面幾米處,就有人把煙頭扔在了地上,似乎根本沒有在乎她的存在。
她最幸福的一件事,是為一個家庭找回了走失的小狗。小狗在小區走丟后,小狗的女主人像瘋了一樣,將尋狗啟示貼滿了能貼的地方。劉小芳掃樓道時,在角落里發現了瑟瑟發抖的小狗,于是給女主人打電話。后來,女主人給劉小芳買了一大堆水果,還非要塞給她500元錢表示感謝。她只收下了水果,錢是堅決沒要。現在,在小區的道路上,劉小芳經常能碰到那只小狗和它的女主人。每當這個時候,女主人總會熱情地與劉小芳打招呼,聲音里充滿了感激。而劉小芳,總是以燦爛的笑容來回報這許多年來惟一得到的尊重。
逼急了我也會跳樓
人物三:建筑工人王保國
今年春天,王保國剛到廣州的時候,就誤入洛溪橋腳的“工人房”,被人“賣”到了東莞,被逼像舊社會的“包身工”那樣做了三個月的苦力,總共只拿到120元錢。后來,趁監視的人不注意,他逃跑了。再后來,他找了個正規的建筑工地,開始有固定的收入。但這幾個月,他又沒有一分錢領了,前面賺到的錢也花光了。
歲末到來的時候,王保國準備回家過年。可是,他不知道具體哪一天才能走成。因為,他不知道哪一天能拿到工錢。他說,他的老板不是個壞人,只要有錢,一般不會故意拖欠他們的工錢。問題是老板從開發商那里拿不到錢,就只好欠他們的了。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三角債吧,王保國自嘲地說。老板為了從開發商那里要錢,絞盡了腦汁,但沒有效果。老板還曾動員他們上百人,到開發商公司門口敲鑼打鼓地去討債。但后來,警察來了,說這是擾亂社會秩序,把他們驅散了。至于欠錢的開發商,警察說,那不歸他們管。
現在的王保國已無工可做,只能在漏雨的工棚里靜靜地住著,等著哪天老天開眼,事情會有轉機。
如果一直要不到錢怎么辦?王保國說,不敢想,過一天算一天,總不會餓死在這里吧。他曾聽說有個民工在討要工錢時受到侮辱,連殺數人的事。他說,我火氣沒那么大,但有些人確實該殺。他也聽說過有人為了討要工錢上演“跳樓秀”。他說,聽說這一招一開始還挺管用,有人要跳樓了,當官的會著急,事情會解決。現在這招也不靈了,警察會先把你抓起來關上一個星期,說你擾亂了社會秩序。至于錢的事,放出來后另說。至于打官司,王保國從沒想過。告誰呢?告老板吧,老板沒錢,這不是他的錯。告開發商吧,從來沒見過人家的面,怎么告?再說,自己身上分文皆無,想打官司都沒人理。如果實在走投無路了,可能也會跳樓吧,他說。可他又說,如果真跳了樓,家人怎么辦?
我的愛情比茶香
人物四:茶藝師李小琳
李小琳22歲就結了婚。婚后的第三個月,她與老公爆發了第一次激烈的爭吵,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又過了半年,李小琳離開了讓她傷心的家。離開的那一刻,她還有一絲傷感,畢竟,老公對她還算不錯,雖然經常與她吵架。
到廣州后,在廣州天河一帶,看著高聳入云的中信廣場,看著金碧輝煌的市長大廈,看著從身邊走過的時尚男女,李小琳僅有的一絲傷感消失了。她很快就適應了都市生活,先做化妝品推銷員,由此學會了化妝,將自己變成了都市女郎。后來,經過兩個星期的培訓后,她進入了一家茶藝館當茶藝師。
來茶藝館的人都不是窮人,從表面上看也都不是俗人。在典雅的包房里,在幽幽的茶香中,她與各色人等輕語淺笑,談天論地,早就把老公拋到了九霄云外。2005年春節,李小琳回老家與老公辦理了離婚手續。2005年5月,她在茶藝館里認識了高爾夫用品專賣店老板李燈,然后相戀、結婚。但她沒有離開茶藝館,她要在這里繼續學習管理,因為李燈答應明年為她投資開一家茶藝館。到那時,她就是貨真價實的老板娘了。
李小琳喜歡笑,她正是用笑容吸引了客人,打動了李燈。雞年歲末,喜歡笑的李小琳,笑得更加燦爛。
快樂在春風中揮灑
人物五:軟件營銷主管廖文忠
16歲時,初中畢業的廖文忠是個地道的農民子弟。此后,父母砸鍋賣鐵,把他送入了廣州讀中專,學習計算機。從這時開始,雖然戶口本上標明他仍是農民,但他覺得自己已是真正的城里人。
中專畢業,他進入一家軟件公司實習,當打字員,每月補貼400元。他省吃儉用,竟能在廣州這樣的城市中,從每月400元的補貼中摳出幾十元存起來。實習期結束,由于聰明、勤奮,他被公司留下來打雜,月薪1200元。2005年10月,他被調入市場部,當軟件營銷員,從此有了施展才能的舞臺,收入也迅速增加。
勤奮、善于動腦、親和力強,使廖文忠的業績迅速上升。最近,他又被提升為公司的營銷主管。
雞年的廖文忠,就像一只羽翼豐滿的鳳凰,坐著飛機全國飛。只有21歲的他,已見識了大千世界,當然也包括三教九流。回老家的時候,他把自己的經歷講給以前的小伙伴和長輩們聽,他們都驚為天方夜譚。
現在的廖文忠唯一有些煩心的事,是早已與他同居的漂亮女友的抱怨。因為她經常獨守空房,少則十天半個月,多則一個月或兩個月。
編后:跨越2005,這個普通的歲末新春,并不比往年熱烈,也不比往年凄冷。更多的人,感覺平常,不咸也不淡。這些感覺平常的人,不管生存壓力有多大,他們已經習慣。或者說,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們的身份似乎早已注定。但他們仍然無時無刻在用他們微弱的力量,創造自己的生活,改變著自己的命運。而這,正是他們平凡生活的不平凡所在。
□編輯王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