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是以顯著而持久的情緒障礙為主要癥狀的一種精神疾病,以情緒低落、喪失興趣、悲觀失望為主,伴有精神運動性澈越或遲滯、自我評價過低、食欲減退和失眠等癥狀。另外,自殺企圖和行為是抑郁癥病人最危險的癥狀,可以出現在癥狀嚴重時,也可以出現在早期或緩解期。
該病易發于青壯年。近年來,基因學、遺傳學研究方面取得很大進展,國內相關研究資料表明,本病患者有精神病家族史者可高達30%~41.8%,較精神分裂癥高,血緣關系越近,發病率越高。由此可見,本病有明顯遺傳傾向,所以應及時治療,以免將痛苦帶給下一代。
中醫認為,抑郁癥的主要病因為肝失疏泄、脾失健運、心失所養,雖然肝、脾、心三個臟腑皆有相關,但各有側重。肝屬木,肝在志為怒;心屬火,心在志為喜;脾屬土,脾在志為思。
肝氣郁結多與氣、血、火相關,而食、濕、痰主要關系于脾,心則多表現為虛證,如心神失養、心血不足、心陰虧虛等;也有一些屬于正虛邪實、虛實夾雜的癥候。抑郁癥初病在氣,久病及血,故氣滯血瘀的癥候在臨床上十分多見。此癥口久不愈,往往損及脾、腎,造成陽氣不振、精神衰退癥候。中醫認為,抑郁癥主要由喜、怒、忱、思、悲、恐、驚七情致病。
綜上所述,辨證可為以下四種致病因素:
1.情感所傷
中醫認為,情感所傷可使肝失條達,氣郁不舒,郁而化火,火性上延,而憂動心神,神不得安則不寐。
方用:柴胡疏肝散
陳皮10克、柴胡12克、川芎15克、香附10克、枳殼6克、芍藥15克、甘草6克。
2.體虛久病
表現為身體虛弱,腎陰耗傷,不能引水于心,水火不濟,心腎不支而使神志不寧,因而不寐。
方用:交泰丸加減
黃連5克、肉桂3克、遠志12克、生地12克、熟地12克、澤瀉15克。
3.勞倦思慮太過傷及心脾
傷于心則血暗耗,傷于脾則納少,二者導致血虧虛,不能營養于心,心所失養,則心神不安,夜不能寐。
方用:歸脾湯加減
白術12先、茯神15克、黃芪15克、龍眼肉12克、酸棗仁12克、人參12克、木香6克、甘草6克、當歸15克、遠志10克。
4.飲食無規律
過食、少食使腸胃受傷,胃氣不和,表現為臥不得安,夜不能寐。
方用:保和丸合四君子湯加減
山楂(焦)15克、六神曲(炒)15克、半夏(制)10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連翹10克、菜菔子12克、麥芽(炒)15克、柴胡12克、黨參12克、白術12克、紅棗10枚。
目前,中醫在治療上給以多種中藥辨證治療的“個性化治療”,再輔以心理治療,往往能產生非常明顯的療效。中醫心理干預的常用方法包括:情志相勝療法、說理開導法、暗示療法、移情易性法、認知行為療法等。
要治愈抑郁癥,首先必須正視疾病,一旦發現有這樣的癥狀,一定要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以免延誤治療而造成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