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有個名叫道密爾的企業家,他專門收購瀕臨破產的企業,而這些企業經他經營之后,又一個個起死回生。有人問他:“你為什么總愛買一些失敗的企業來經營呢?”道密爾說:“別人經營失敗了,我接過來就容易找到失敗的原因,只要把缺點改正過來,自然就會賺錢,這比自己從頭干省力多了。”道密爾的聰明之處在于他懂得失敗是一筆真正的財富,別人不行的,他能行;別人跨越不了的,他能夠跨越,能把別人的失敗轉變成自己的財富。
無獨有偶,還是在美國,一個名叫羅伯特的人用幾年的時間收集了七萬多件“失敗產品”,然后他創辦了一個“失敗產品陳列室”,并為每一件失敗產品配上言簡意賅且富有創意的解說詞。由于這一展覽能給人以真實深切的警示與啟迪,開展后,觀者如潮,這給羅伯特帶來了滾滾的財源與良好的聲譽。
不跌跤,肯定學不會走路;什么都不干固然遇不到失敗,但是也絕對與成功無緣。愛迪生發明電燈經歷了上千次失敗,在成功之后,愛迪生這樣回答失敗的意義:“我失敗一次,就可以讓自己與世人知道什么材料不能使用,失敗并非無價,失敗是成功的階梯,經歷一次失敗,我就向成功又靠近了一步。”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印度詩人泰戈爾有這樣充滿哲理的詩句:“當你把所有的錯誤關在門外,真理也就被拒絕了。”失敗與成功是一對孿生兄弟,我們找到了失敗,也許只需轉轉身,再稍加努力,我們就能發現成功。
就人生而言,失敗是我們的必修課,因為人生的道路并不平坦,無論是誰,都會遇到一些坎坷與阻隔。我們從成功中獲得的教益少,相反,從失敗中獲得的教益會比較多。成功了,一般人便會疏于思索,容易自滿;失敗了,則須面對挑戰,現實硬逼著你思考,你必須跨越失敗、走出困境,使自己的生命日臻成熟和完美。美國哲學家杜威說過:“失敗是一種教育,知道思索的人,不管他是成功或失敗,都能學到很多東西。”失敗的味道是苦的,但是包含其間的道理卻是甜的。成功往往青睞失敗過的人,從不斷的失敗中走出的人要比從成功中走出的人輝煌得多!失敗不是生命的句號,磨難一方面消耗了我們大量的體能,另一方面卻又強健了我們的體魄。
失敗是蝴蝶羽化中刺破繭殼的鋒利寶劍,失敗是鳳凰涅槃時化腐朽為神奇的熊熊大火,失敗是病蚌孕育珍珠必不可少的一粒原礦砂;失敗是人生成功的墊腳石,失敗是一筆真正而又難得的財富。
成功有價,失敗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