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就像一間煙霧繚繞的房間,里邊沒有幾個女人”
女人從政的能力毫不遜色于男人,這與她們從政的機會形成對比。
女人從政可追溯到母系氏族,這一點男人是比不上的。但到后來,這項活動好像越來越被男人所熱衷,或者說它越來越青睞男人了。于女人而言,她們的政治狀況便顯得“式微”了。這顯然是不公平的,因為事實已經證明女人的從政能力。對那些想執政治牛耳的女人們來說,這種環境是壓抑的,她們的政治抱負始終不得施展。
于是,女人的政治便進入長久的蟄伏期了,但它的能量卻在不停地聚積。女人在這一段時間似乎只在歷史舞臺的背后,但幕后力量卻是前臺表演者遠遠沒有預料到的,到了一定的階段一股力量就會掀起一股潮流。在中國先后有三位女人在政治舞臺上表現“不俗”,她們就是呂后、武則天和慈禧。
呂后,劉邦的原配妻子,輔佐劉邦平定天下,又在后來誅殺了韓信、彭越,鞏固了劉氏天下。但到劉邦死后,她的手便伸上了劉氏后代。劉邦的兒子中先后有五個被呂后殺死或迫害致死,包括她的親兒子也沒逃過此劫。
一代女皇武則天,其功也有,其罪也多。
慈禧,由一名不起眼的宮女到成為皇室成員,其軌跡也是可得一看的。當上西宮娘娘后計誘慈安太后,達到迫害的目的和當上第一夫人的最終目的。但這不是這個女人的終極目標,她的野心能覆蓋大清江山。當上第一夫人后,她輔佐不經事的小皇帝當政,小皇帝從小就被束手縛腳,當然也沒什么自由,整日里看到的是母親大人的嚴厲目光,聽到的是太監小人的奶聲奶氣,戀愛又被監視,他自覺無味,慈禧也發現他不是塊料。于是,小皇帝撐不住了,少年歸西,慈禧又借來小外甥充帝,并逐漸玩弄于手中,一代女暴君即將踏平大清基業。
政治是一項由男人玩了很久的活動,美國女政治家和外交家芬尼克說“政治就像一間煙霧繚繞的房間,里邊沒有幾個女人”。女人很可能在參加這項游戲時變得越來越男性化,因為政治是有破壞性的,它使你在掌握控制別人的權力是逐漸失去自我控制,不知道這對于有志從政的女人們意味著什么?
由于從政的機會少,她們從政的欲望就像積蓄已久的火山,在一個相對來說很短的時間內要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對社會也造成了空前的影響。女人一旦主導政治,她們陰柔的品性很可能就會轉變為陰狠的劣性。這不是我們愿意看到而她們卻認為是必需的,因為面對眼前男人統治已久、政治領域處處沉積著強權痕跡的社會,女人們相信,只有以更高的強權才能統領社會。這又恰恰亮出了她們在駕御政治上的自卑心理,她們自認不如男人,而為了尋求一種心理優勢,她們便以極其夸張的外在形式甚至有時表現得歇斯底里以粉碎這種心理障礙,于是她們表現得變本加厲,甚至無所不用其極。
這不能全怪女人,還要說政治本身。政治舞臺是一個不需要道德的地方。而一旦道德感被剝奪,看起來比男人更加自重的女人將被拋向兩個極端,或者心灰意冷,陷入絕望,或者因置于死地而后生,將以更加無畏的心態應對一切。這種剝奪如是外界所施,我想,無論哪種情況,對她們來說都是一場災難,如是自己所為,這種不可小覷的暗示將支持她們徹底地走上極端——她們或一往無前,或速求一死。
這些歷史現象在現實中不大可能發生了,因為更完善的規則和更健全的法律將有效地約束人們,同時,由于現代政治制度的開明性、民主性增強,女性有更多的機會參加政治活動了,甚至可以說,一國的政治文明與否先要看看本國的婦女參政、議政程度,這實際上是看一個國家婦女的地位。并且,多數國家的婦女都有過為自己的權利而斗爭的歷史。但這種約束仍然是有限的,因為有道德問題的存在。如果人們突破了道德底線,法律的約束性相對來說也就減少了,人們極有可能越過法律行事。所以,在現實中,在集權程度相對較高的政治組織里,女人還是不易“染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