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星丁:今天,老哈收到一篇武當山特區的閔肅迪同學發來的稿件,這篇習作敘述了小作者一家與普通話的情結。由于普通話與方言之間的差異,弄出了不少笑話,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自從我上了一年級,老師就要求我用普通話朗讀一篇篇優美的課文。有時,我讀著讀著仿佛置身于課文描寫的優美的大自然里,看著嬌艷的花兒含苞待放,聽著小鳥婉轉的歌聲……我陶醉了。就這樣,我與普通話結下了不解之緣。每次,我跟爸爸、媽媽強調普通話的重要性,他們總是不放在心上。去年出去旅游,他們可嘗到了不學普通話的苦頭。
去年暑假,我們一家人去北京游玩,在火車上我對媽媽說:“北京人都是用普通話交流的,你卻不會,我看你怎么辦?”媽媽不以為然地說:“我說一口流利的地方話,他們準能聽得懂!”
來到北京的第二天早晨,我們去天安門廣場看升國旗。廣場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爸爸帶著我們擠到人群當中。突然,媽媽的鞋被擠掉了,媽媽急得大聲嚷道:“踩到我的孩(鞋)子了,踩到我的孩子(鞋)子了。”“孩子”被踩到了,那還了得,人們連忙自覺地散開。“哪里是孩子,是鞋子。”眾人指著媽媽哈哈大笑起來。其中一個人說:“這個人竟把‘鞋子’說成‘孩子’!”媽媽聽了面紅耳赤,無地自容。
自從經歷了這件事后,媽媽認識到了普通話的重要性,便讓我教她說普通話。我得意地說:“不聽小兒言,吃虧在眼前吧!”
今天是我們全家學習普通話一周年紀念日,每人都必須為普通話寫一段廣告詞。平時善于舞文弄墨的爸爸自告奮勇地說:“我先來。”說完,他便抑揚頓挫地朗誦道:“方言誠可貴,外語價更高,若為普通話,二者皆可拋。”因普通話而吃過虧的媽媽說:“學好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今年過節不說話,要說就說普通話。”我也機靈地補上一句。
我相信,大家在學習普通話的過程中一定都會被它特有的魅力所吸引的。
(指導老師:楊秀珍)
哈星丁:語言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信息載體。在今天,普通話更成為了人與人溝通的橋梁。看了這篇文章之后,你是否也更深切地理解了這樣兩句話呢———“面向現代化,推廣普通話”“說好普通話,方便你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