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斯道塞爾
我為女兒講故事的時候發現,故事中英雄主角幾乎都是男性:超人、蝙蝠俠、蜘蛛俠等等。現在是2006年,這個世界依然是一個男性至上的世界,性別歧視依然存在。那么哥斯拉式的政府和偏執的左派能否糾正這一偏見?不!
神話:除了身體體格上的差異,男女之間幾乎沒有什么差別。
真相:男人來自地球,女人來自火星。
當年我進入普林斯頓的時候,我的教授們告訴我,性別歧視基于的理由是,男性能在科學、商業、體育上取得更大的成功。但他們可能忽視了另一個現實,貪婪的男人許多年來禁止女性外出工作、投票,甚至擁有財產。雖然那些歧視女性的法律和習俗已經廢除,但其惡劣的影響并沒有消除,其殘毒在許多男性那里頗有市場。所謂男女差異的言論阻礙女性取得成功。
但印第安納大學金賽研究所前主任瓊·瑞妮絲曾說過,某些性別差異是天生的,就算是男女新生兒也會表現出明顯的差異。“男嬰比女嬰反應更為靈敏。你向他們的腹部吹口氣,男嬰的反應明顯更快。”她還說,女嬰的嘴巴更為靈活。新生嬰兒還沒有被賦予社會性別角色,這些差異是天生的。
“差異”并不表示某個性別更強。男性在力量和空間想像上更有優勢,所以他們能在工程、體育等領域取得更大的成功。而女性在語言表達上的優勢則決定了教師、心理咨詢師、房產經紀人這些職業更合女性的胃口。我們應該允許男性或女性選擇他們更勝任的職業。
“不!”這是大多數女權主義者的立場。他們拒絕任何關于男女有別的觀點,甚至一思考性別差異似乎就是對女性的歧視。哈佛前校長薩默斯被趕下臺,僅僅因為暗示男女之間有差異,只有少數女性能像男性那樣在自然科學領域取得成就。在學術和知識分子圈子之外,性別差異是一個簡單的事實。這也就是為什么法庭判決離婚案時,往往將孩子判給母親撫養。法官在審判之前肯定有這樣一個潛意識,女性比男性更能照顧好孩子。事實上,許多男性往往抱怨,他們在撫養孩子方面根本不輸給女性,但他們沒等上法庭就已經失去了孩子。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女性從事男性的工作,她們真的希望這樣嗎?也許只有女權主義者希望,但他們從來不做男人的工作。
神話:同樣的職位,女性比男性賺得少。
真相:女性賺得少是因為她們還要求其他的東西。
“我們需要保證男人和女人獲得同樣的收入!”這是我們在國會時常聽到的慷慨陳詞。克林頓·希拉里參議員經常在公眾場合抱怨所謂“薪酬鴻溝”:女性的平均收入只有男性的78.5%。政客們把“薪酬鴻溝”習慣性地歸罪于性別歧視:“無論女性多么努力地工作,無論她們如何不斷提高職位和學歷,她們都不會獲得與男性平等的收入。”
著名的男權主義者沃倫·法雷爾對我說,他曾經堅信女性在薪酬方面受到歧視,但是有一天突然覺得這是個偏見。“我問自己,如果同樣工作,男性賺1美元,女性只要59美分,那我肯定開一家由‘娘子軍組成的公司。所以這一觀點是靠不住的。”沃倫·法雷爾用了15年查詢美國的各項統計數據,他發現“薪酬鴻溝”確實存在,但不是因為性別歧視,而是男人做很多女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在一次演講中,他曾要求那些愿意一周工作超過40小時的聽眾站起來,結果幾乎全是男性。他在這次演講中列舉了許多骯臟、危險、艱苦的工作,在座的男性不斷勇敢地站起來。法雷爾最后總結道:“這就是男人應該賺得更多的原因。”他認為,女性賺得少是因為在工作之外還有其他打算。“女人會說,她們對工作時間是否有彈性非常關心,男人則說,他只關心能否賺得更多;女人更傾向于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尋求某種平衡,在這方面男人確實應該向女人學習。”
神話:男性比女性更會撒謊。
真相:撒謊的不只是男人。
男人喜歡拈花惹草是一個流行的觀點。在這個觀點背后其實蘊含著一個進化論的邏輯。人類學家海倫·菲舍爾指出,幾百萬年來,女性一直認為,如果她們能找到一個只對她死心塌地的男人,她和孩子就能夠生活得更好。她們指望一個男人來保護她們。女性將這樣一種要求男性忠誠的渴望帶進基因遺傳了下來。但男性的基因更渴望與盡量多的女性發生性關系,以繁衍更多的后代。男人和女人都希望保持種族的持續性,但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調查研究發現,80%的婦女對丈夫忠誠,男性的比例是65%~85%,兩者的比例十分相近,撒謊的不只是男人。
(侯曉紅摘自《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