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兵 閻傳國
之所以寫下這個題目,緣于我對任玉書的一種敬仰、欽佩和感動。他用了整整二十年的時間,管理好一座監獄,是全國優秀的監獄長;建起了國家AAAA級生態旅游區——鼎翔生態旅游區;創建了國家級有機水稻基地,其產品“粳冠”牌大米成為中國大米市場30佳暢銷品牌等等。他是監獄長,還是董事長,其創建的鼎翔集團從無到有,資產數以億計,退休時卻將一生的心血完整無缺地傳給繼任者,成為一名普通的退休老干部。任玉書的故事無數,在外人看來能將監獄長、董事長等諸多事情聯系一起不可思議,甚至可謂創造出奇跡,而任玉書詮釋這一切,僅僅用了兩個字——“責任”。
天災與信任
1969年任玉書從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經濟專業畢業,分配到遼寧省盤錦監獄。1984年底,擔任多年勞資科長的任玉書被任命為監獄長。用任玉書的話說:“同志們看我是大學生,能干點事,就把我推到這個位置上了。”當時盤錦監獄是全省司法系統的“老大難”,管理3000多名犯人,財政緊張,包袱沉重,加上傳聞說監獄將搬遷至人煙稀少交通閉塞的山溝里,干部更是人心渙散,各項工作都跌至谷底。上天也是故意考驗剛上任的任玉書。1985年8月一場突出其來的大洪水襲擊了盤錦。盤錦監獄地處遼河和繞陽河交匯處,系遼河三角洲末端的濱海平原,占地72平方公里。這里只有防潮堤壩,僅1.5米寬,根本起不到防洪的作用。眼看著洪水在河床上奔涌咆哮著,水浪高高地揚起,任玉書沉著冷靜,指揮干警和3000多犯人嚴防死守,哪里滲水就往哪填土。附近的油田干部和部隊解放軍也跟著一起防守。當日,盤錦監獄上游的陸家段決口。按照上級命令,任玉書把犯人撤下來,家屬遷到錦西縣,又轉而堅守在太平河西岸。在抗洪救災中,他們這支特殊的隊伍在堤岸上堅守了半個月,紀律嚴明,而且3000多犯人無一人逃跑。就沖這一點,當年盤錦監獄獲得省政府抗洪先進單位和國家司法部先進集體,一下子捧回了全國和省里的兩個大獎狀。監獄干部的士氣振作起來,他們不禁對任玉書刮目相看。抗洪結束后,看著那癱倒的泥房,任玉書又多方籌措資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幢幢嶄新的樓房拔地而起,一條條平整的馬路代替了過去的“水泥路”(一下雨連泥帶水,因此得名)。在遼河油田的幫助下,住宅區還引進了天然氣。從油氈房到樓房,從燒柴草到燒煤氣,干警生活水平迅速提高,隊伍更加穩定了。任玉書又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措施和激勵機制,嚴整干部作風。同時狠抓企業創收,確保經濟快速增長。二十年間,在任玉書的帶領下,盤錦監獄的產業規模越來越大,創辦的遼寧盤錦鼎翔農工建(集團)有限公司,成為集農業、工業、建筑安裝業等多種產業為一體的大型綜合企業集團,連續多年產值超過兩億多元,由系統內的“老大難”一躍而成“紅旗”單位。很多人無法想象任玉書是怎樣完成從監獄長到企業家的角色互換,對此任玉書說:“監獄首先是監獄,管理必須放在第一位。但也必須抓好經濟建設,確保隊伍人心穩定。盤錦監獄遠離市區,地理偏遠,如果干部工資發不出來,家屬沒有工作,出外打工,干警工作就會不安心,就容易往犯人身上“琢磨”。這樣惡性循環,監獄管理會越來越差。所以我得讓干警安心地工作,讓家屬們都有工作,讓孩子們都有學上。這是我的責任啊!“細問其中的百般苦、千般難,任玉書擺擺手說:”過去那年代誰都苦,但畢竟苦過來了。“他把我領到窗前,指著窗外那幢幢林立的樓房說:”1984年以前,這里僅僅有一幢樓,現在有100余棟。過去這里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現在這里道路齊整干凈,綠樹成蔭,真正成為干部群眾安居樂業的好家園。現在下崗就業這么困難,我們監獄干部家屬百分之九十都在農場就業,收入穩定。我卸任了,沒有官職了,可群眾看見我還都是非常親切。這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打造中國米業的“勞斯萊斯”
正是基于“責任”,任玉書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搶抓機遇,搏浪而行,成為同行業的佼佼者。現在鼎翔集團出產的“粳冠牌”大米被譽為當今中國米業的“勞斯萊斯”,市場價一公斤可賣到20多元。好的產品緣于好的原料。早在九十年代中期,憑借專業的特長,任玉書敏感地意識到綠色產品將主導人們未來的生活。于是鼎翔集團按照生態農業的要求,試種2.2萬畝的有機水稻。他們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嚴格按照有機食品技術操作規程開展農事作業,采用生物、物理等方法綜合防治病蟲害,施用生物有機肥,實現收割機械化,終于種植成功,并于2000年于同行業中率先獲得A級綠色食品認證,2003年又通過OCIA國際有機認證。鼎翔集團也成為全國首批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和加工基地。科學凸顯其旺盛的活力和不朽的生命力,任玉書帶領鼎翔人進一步探索創新。他們在稻谷的儲藏、保質保鮮、防蟲防污染等各個環節嚴格把關,并引進國際先進的大米加工設備,這樣“從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監控生產出的大米口感柔韌,晶瑩剔透,營養豐富,填補了國家空白,被國家環保總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國際有機作物改良協會評為“中國首屆名牌戰略推進成果展示唯一米業品牌”。看著那晶瑩的大米,任玉書如獲珍寶,這是他們多年研制的成果和心血啊。為了給產品取個好名字,任玉書費盡心思:先是取名“北粳王”,意為“北方粳米之王”。因與“北京”諧音,后又改為“粳冠”,即“粳米中的冠軍。由此“粳冠”成為盤錦這個國家級大米生產基地最靚麗的一張名片。每年春節,定單如雪片般飛進集團總部,前來拉米的汽車排成長龍,產品供不應求。國內、國際幾大知名集團前來考察,多次表示要買斷“粳冠”,都被任玉書拒絕了。他說:“我們這種產品不求產量,唯求質量。質量第一、健康第一,我們要打造米業中的‘勞斯萊斯。
當強制變成自覺
如果說打造綠色稻米是任玉書的有意而為,而占地72平方公里的鼎翔生態旅游區的形成,卻是他不經意間打造出來的精品佳作,是大自然對人類環保意識的最好回饋。任玉書是個情感細膩的漢子。早在1969年他剛分到盤錦監獄時,看見一望無際的蘆葦隨風搖曳,野鴨白鷺時而飛起,感覺風景美極了。工作累了,他常喜歡到河邊散步,看這里的一草一木,心情格外放松。可他看到這里的百姓隨意砍樹當柴燒,作木柄鍬把,他的心就揪起來了。因為盤錦監獄處于河與海的交匯處,多為鹽堿灘地,樹很難成活,能長成大樹更是難上加難。任玉書當上監獄長后,下了一條禁令:“任何人不準動林區內的一草一木。”在1985年和1986年連續兩年的抗洪救災中,盡管抗洪物資缺乏,他們也盡量不砍樹。如確實因“緊急避險”不得不伐樹木必須報指揮部批準,并由農業處林業技術人員親自挑選,避免有生態價值的樹木被伐。據記載,連續兩年太平河保衛戰中萬不得已就地取材的樹木不到20棵,
且均為品相差的楊柳樹。
洪水過后,任玉書更是把植樹造林當成大事來做。鹽堿地樹木成活率低,他們研究新的種植辦法,深溝抬田,降低地下水位,避免鹽害,提高樹的成活率。同時,任玉書還出臺了嚴厲的懲治措施,任何人亂砍亂伐,一律公開曝光。起初沒有人在意監獄長真地會為幾棵樹處分干部。沒想到監獄長動起“真格的”。一年春天,桃花盛開,分外絢爛。兩個女同志忍不住掐了一把桃樹枝回來,放到辦公室里。任玉書看到后,把這兩人叫到辦公室。這兩個人一看監獄長鐵青著臉,嚇壞了,一個勁地檢討。任玉書說這里生長一棵樹不容易,你拿兩枝他拿兩枝,這樹就活不了。由其自然生長,讓所有人都能看到美麗不更好嗎。這兩個人請求監獄長別給她們曝光,并說整片樹林都由她們看護,保證樹不受其他人“侵犯”。對女同志任玉書“手下留情”了,對男干警他毫不客氣。有一次,下屬監區一個分監區長為了做鍬把,砍了一根樹杈。沒想到任玉書經常在園區巡視,看到樹的茬口是嫩嫩的,格外心疼。他尋根問底,終于找到了這個大隊長,查明情況后,他責令大隊長在全監區公開檢討。任玉書說:“保護樹木并不難,難的是人們環保意識自覺形成。”在任玉書的“重典”懲治下,九十年代初,太平河風光帶初步形成。任玉書后來發現地方有人開車盜伐樹木,遂將各林區、林網圈起來,只允許人進,機動車一律不準進入。還修筑了林間木棧道,木棧道巧妙地避開一棵棵樹木。當時有一棵大柳樹被風吹倒成為“攔路虎”,要得通過必須匍伏。按照人們的需要,本應該伐掉,但為了保護這棵樹,鼎翔人特意繞開它修建了一座像彩虹一樣的小橋。他們還給每棵樹辦了“戶口”,一個個制作精良的白色金屬牌記載著各種樹的原產地和生活習性。他們還為一棵高達16米;綠蔭覆蓋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巨柳設置了避雷針。鼎翔人對樹的愛護可窺一斑。
除了禁止伐樹,任玉書還規定這里禁止打獵和釣魚。林區設立了“鳥醫院”,在樹上還掛著款式不一的“鳥別墅”,冬天時專門設立了鳥獸伙食點,供鳥類“大快朵頤”。2002年冬季,正是收割蘆葦的時節,由于油田的熱管線融化了冰雪形成了微形湖泊,本應南遷的千余只鴻雁混淆了季節,竟“違例”逗留于此。它們賴以棲息的上百畝價值數萬元的蘆葦是割是留?當下面的同志把這消息通知任玉書時,任玉書如聞喜訊,興致勃勃地趕到現場當即拍板:百畝蘆葦原樣保留,由農業處負責供應充足的“給養”按時送到“保留地”,確保小鴻雁安全過冬。
任玉書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呵護著園區的一草一木,愛護樹木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深深植入到鼎翔人的心中,而且形成了一種傳統,一種可貴精神,滲透到這里人們的血液和骨子里。
歷史的見證
二十年來,任玉書帶領人們戰勝惡劣條件,改土治堿,挖溝筑臺,用膽識和堅定的步伐打造出一方綠色生態園區。2003年,鼎翔生態旅游區正式對外開放。消息傳來,人們都很吃驚。多年來,鼎翔生態旅游區由于所在位置的特殊性,很少對外開放,始終保持著一種神秘性。然而當人們步入旅游區,驚喜地發現如人世外桃源。太平河兩岸30余種10萬余株樹木濃蔭蔽日,有如原始森林。漫步其中,滿目蔥郁,參天白楊、婆娑桑槐、典雅曲柳等等奇樹虬枝,姿態萬千,令人趣味盎然。林間時而野兔豹貓倏然而過,亦或錦雞吟唱,百雀合鳴。行至河邊,會驚起棲息的鷺鳥隱于樹叢,鴛鴦、野鴨等水禽款款起身,游人河中,蕩起漣漪。藍天下,波光云影,令人不禁慨嘆在喧囂的城市之外竟藏如此瑰寶,讓人的心靈得以放松,回歸自然。然而更令人稱奇的是,這里除太平河風光帶,還有鳥樂園和葦海蟹灘絕妙佳景。在鳥樂園2000余畝的林帶,游客可在瞻鳥閣觀看鷺類家族萬千成員凌空奮翅,啁啾歡歌,其景色蔚為壯觀。此外葦海蟹灘也是絕妙的去處。浩蕩葦海碧浪銜天,颯颯之聲不絕于耳。尤其退潮時數不清的小螃蟹在泥灘上橫沖直撞,其罕見的自然景觀引起眾多專家的濃厚興趣。我國著名環保專家曲格平感嘆到:我到過世界上很多國家,從未見過這么多的螃蟹,這簡直不可想象。俄而又感慨道:把改造罪犯與改造環境有機地聯系到一起,這在世界上當為首創。
太平河風光帶、鳥樂園與葦海蟹灘只是盤錦監獄生態建設的幾個縮影。站在60多米高的盤錦監獄指揮中心大樓上極目遠眺,只見6個規劃面積不等的森林區和果園、水渠林網、道路林網、田間林網、居民區林網縱橫交錯,形成一道道綠色屏障。林地面積發展到1.8萬畝,各種樹木250萬株,森林覆蓋率達20%。境內280余種鳥類和20余種野獸得到有效保護,這里已成為候鳥的驛站,留鳥和野獸的樂園,各種林網亦成為野獸的綠色通道。如今,這里還設立了中國唯一的“濕地氣象觀測站”。
“我這一輩子,栽了一些樹,引來一群鳥,建了一個園,改造了一批犯人。”任玉書詼諧地總結。二十年如一日,任玉書將這里打造為植物的“博物館”,鳥類的天堂,盤錦市“生態立市”的窗口。他用扎扎實實的行動證明了追求,用行動實現了理想。任玉書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監獄長”等光榮稱號。2003年又當選為遼寧省十屆人大代表,還榮獲第七屆“地球獎”。盤錦監獄也被司法部授予“全國司法系統先進集體”、“司法部廉潔奉公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
2005年,任玉書退休了。他將自己挑了二十年的擔子傳給了后繼者。監獄領導仍給他保留了一間大辦公室,并聘他為盤錦監獄、鼎翔集團生態建設委員會主任。但任玉書不常來辦公室,他還是喜歡到林子里走一走,看一看。作為省人大代表,面對日趨嚴重的環境污染,尤其是工業擴張導致濕地面積越來越小,60歲的任玉書在代表提案中呼吁經濟發展決不能以破壞自然為代價,要加強環境保護,加快循環經濟發展,保護濕地,呼吁人與自然和平相處。有人譽他為“樹木的代言人,鳥獸的保護神”,他卻緩緩答道:“我只是完成自己應該完成的,做了自己應該做的,這是我的責任啊!”太平河水靜靜地流淌,見證著這塊土地的過去和未來,見證著任玉書帶領隊伍不斷創造輝煌的每一個過程。任玉書用了二十年的青春再造秀美山川,故事并沒有因他的退休而結束,這幅美麗的圖畫還將繼續畫下去,而且越畫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