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生產力學會第13屆年會”上,鄒東濤著《中國經濟體制創(chuàng)新——改革年華的探索》(兩卷)一書被評為中國生產力理論與實踐優(yōu)秀著作特等獎。
該著作由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收錄了作者自1980年以來長期跟蹤研究中國改革開放的近白篇論文,研究的時間跨度幾乎涵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全過程,研究的內容涉及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固有企業(yè)改革、所有制理論、非公有經濟發(fā)展、綜合配套改革、收入分配、公平與效率等方方面面,提出了“解放思想,黃金萬兩;觀念更新,萬兩黃金”、“計劃經濟一條龍,走到哪里哪里窮”、“國有企業(yè)不應有行政級別”、“所有制改革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珠穆朗瑪峰和‘馬里亞納海溝”、“制度更是第一生產力”(關于這一觀點的論文2001年曾獲中國生產力理論與實踐優(yōu)秀論文特等獎)等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尤其關于“做中國‘貓,抓中國‘鼠”的觀點在社會上形成較為廣泛的影響和共識。
除《中國經濟體制創(chuàng)新——改革年華的探索》一書外,鄒東濤還主編出版了《世界市場經濟模式叢書》(1993)、《中國改革開放20年叢書》(1998)、《中國改革攻堅叢書》(2005),撰寫出版了《十字路口上的中國》(1992)、《轉軌的中國》(199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學》(2004)、《所有制改革攻堅》(2005)等改革著作,發(fā)表《制度更是第一生產力》等數百篇改革論文。由于鄒東濤長期堅持不懈地對中國改革開放和生產力發(fā)展的務實研究,被世界生產力科學院選聘為院士,在“中國生產力發(fā)展國際論壇”上,由世界生產力科學院科學院院長喬治?史密斯和中國生產力學會會長王茂林共同頒發(fā)了“世界生產力科學院科學院院士”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