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東紅
無論走到哪個城市,藍色的“中國建筑” CSCEC標識都會如影隨形,令人有一種回歸故里、非常親切的感覺。長長的圍墻,藍色的“中國建筑”CSCEC標識醒目而漂亮,整齊規范的工程標牌亭臺,半軍事化的宿舍布置,項目員工精神抖擻,統一著裝,佩帶整齊的胸卡。這就是中建總公司工程項目的現場寫照。
項目文化拉動市場營銷
湖南坤源塑化有限公司興建一項新工程,吸引了多家單位前去考察。當他們來到中建承建的沐林現代食品公司工程項目時,眼前為之一亮:整個工地忙而不亂、緊張有序,臨建設施整潔清爽,仿佛一座花園。當了解到承建這一項目的就是中建時,坤源公司當即決定邀請中建參加工程議標,并且由衷的贊嘆:在考察過的眾多建筑工地中,中建是最具實力、最好的。與中建合作,放心!由此,不得不對中建文化產生由衷的欽佩感。工程項目文化,作為一種顯性文化、露天文化、大眾文化,極具擴張力和展示功能。中建總公司把支撐企業發展戰略的立足點放在項目文化上,把項目作為展示企業實力和形象的窗口,通過在海內外施工工程項目上實施全方位、多角度的CI戰略管理,拉動市場營銷,從而演繹出一個又一個“現場循環市場”的精彩案例。
中建總公司所創造的“花園式”工地,經常被各地方建筑施工企業競相模仿,引導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施工現場革命”,扭轉了人們對建筑工地臟、亂、差的傳統印象。許多地方的行業管理部門,專門選擇“中建式標化工地”來召開各種現場會。
企業文化支撐戰略目標
2005年5月,臺灣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一行到大陸訪問,在北京長安街和許多地方看到有“中國建筑”標識的工地臨街墻上寫著“質量重于泰山、服務跨越五洲”的巨型條幅,贊嘆不已。此后,宋楚瑜先生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胡錦濤總書記會見及談起他大陸之行的深刻印象時,就多次講到“品質重于泰山、服務跨越五洲”這一句口號,并稱其為“這是多先進的理念,這是多豪邁的雄心!”
優秀的企業鑄造出先進的文化,中建企業在數十年征程中積淀了豐厚的企業文化,“質量重于泰山、服務跨越五洲”只是中建文化理念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建文化理念跨越時空,成為兩岸中國人的一段交流佳話,令中建人憑添了一分自豪。
先進的中建文化讓中建人目標明確、充滿激情,成為支撐中建“一最兩跨”戰略目標的強大精神動力。中建人為建設“中國建筑”品牌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中國建筑”品牌強大的市場影響力轉換成了無限的商機。“外塑形象、內練素質”,“推廣形象、創造商機”,“誠信形象、創新進取”,這些是“中國建筑”品牌的核心內容,也是中建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中建文化成為中建企業改革發展的源動力。
和諧文化鑄就和合生贏
隨著企業市場經營的持續利好、經濟指標的節節攀升,中建總公司已將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與中建企業文化的建設捆綁在一起。他們認為,唯有先進的企業文化才能超越體制、機制的制約,化解消除各種利益矛盾、文化摩擦和不穩定因素,推動員工素質、技術水準、管理水平、經營質量及企業經濟效益和員工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保持企業和諧穩定、持續發展。
當前,文化和諧,正成為“中國建筑”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理念,激發著中建廣大員工的極大熱情。中建擁有眾多家庭成員,因地域文化和成長歷史的不同而呈現出文化的多元性,如何進行文化整合,齊心協力、共同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中建企業和諧文化,成為新時期中建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任務。和諧則興,和諧則富,和諧則強。文化和諧必將凝聚起廣大中建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加快挺進“一最兩跨”的戰略目標——將中建總公司建設成“最具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建筑集團,在2010年前跨入世界500強、海外經營跨入國際著名承包商前10強”。
創新文化引領中建前行
企業文化需要不斷創新才能富有活力。從2003年開始,中建總公司以“創優爭先”的理念推進企業文化的先進性建設,把始終代表中國企業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作為中建文化建設的方向和目標,把各種形式的“創優爭先”作為有效的活動方式和實現途徑,持續實施創優爭先系統工程,培育先進、推出先進、弘揚先進。
在中建企業發展歷史進程中,榮獲了一大批國家和地方政府頒發的先進稱號,涌現出一大批受到國家和地方政府表彰、反映時代特征的先進代表人物和勞動模范,全系統共有省部級以上勞動模范近500人,其中的許多同志至今還在發揮著與時俱進的帶動作用。正是這許許多多、方方面面的先進性,激發了積極因素,轉化了消極因素,團結凝聚了廣大員工。多年來中建總公司一直把看望慰問勞動模范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并作為制度堅持下來,其目的就是要大力營造鼓勵先進、崇尚先進的氛圍,發揚光大勞模精神,形成勞動光榮、知識崇高、人才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新風,使之成為推動中建發展的強大動力。
領導的率先垂范和身體力行,也激勵著廣大中建員工開拓進取、創優爭先,在經營生產、市場開拓、社會交往、文化活動、公益事業等各方面屢創佳績。中建人在西北大漠戰天斗地,圓滿完成了酒泉921-520工程建設任務,為“神舟”號騰飛傾灑了熱情與汗水;中建人認真實踐“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自主編制了中國建筑行業第一個企業技術標準——《建筑工程施工工藝標準》;中建人在抗擊“非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義無反顧、勇往直前,建成了以北京小湯山醫院為代表的一大批醫療救護場所,向社會展示了“國家隊”的風采;中建人熱心公益活動,在貧困地區捐資建設“希望小學”,圓了許許多多失學兒童的上學夢……在創優爭先的過程中,中建文化得到了豐富和升華。
中建文化且歌且行
2005年10月,中建總公司傾力策劃組織了以構建中建企業和諧文化、宣傳“中國建筑”品牌形象、活躍基層文化生活為主旨的“中國建筑之歌·基層行”文藝巡回演出暨“中建杯”建筑攝影作品巡回展覽活動,再一次在深圳、廣州、長沙、武漢、鄭州、上海、天津、北京8大城市“刮起藍色旋風”,吸引了各當地政府主管部門、戰略合作伙伴及中建廣大員工的積極參與,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眾多新聞媒體爭相報道了“中建之歌·基層行”的盛況。
“中建之歌·基層行”活動是中建總公司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文化盛事,書寫了“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成功案例。它既是中建文化的大傳播,也承載著市場運作的商業功能;既是對中建總公司多年來發展歷程和建設成果的一次全面檢閱和集中展現,也是企業品牌宣傳與市場營銷、企業文化建設與經營生產工作緊密融合的一次有益探索和成功的實踐。精彩紛呈的文藝盛會,展現給觀眾的不僅是臺前的精彩,更包括中建文化豐富深厚的內涵,彰顯了中國建筑“服務社會、造福人類、建設祖國、福利員工”的企業宗旨,以及中建員工“創新、敬業、團隊、勤儉”的精神內核。它的成功是中建總公司多年來營造執行力文化、打造執行力組織的結果,是以創建“四好”班子為載體、加強班子建設、上下團結局面逐步形成的結果;再次印證了中建員工和社會公眾對中建文化的高度認同與關注,印證了近幾年中建總公司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底氣增強、人氣聚集和名氣提升;同時表明,具有鮮明行業特色和市場競爭意識的中建文化已經成為中建企業做強做大“中國建筑”、沖刺“一最兩跨”戰略目標的強有力支撐。
目前中建文化之旅正按照既定的行程,一路且歌且行,延續著精彩,延續著薪火相傳的文化火種,這是“中國建筑”企業生生不息、永續經營的希望之火。
(作者系中建總公司政研會副秘書長)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