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旺
這樣的思維方式實際上不斷強化了證券投資者的心理誘導,無論是內心沖動還是集體無意識下的群體強迫,做多,無論是否有道理,總是在中國證券市場中不斷循環上演?
股指期貨即將登場,將許多沒有做過期貨的股票投資者心里撓得癢癢的,大家都覺得發財的機會來臨了?多數股民已經做起了美麗的夢?
多年以來,滬深股市中的股民們股票買賣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過分自信下的短線操作,尤以今年入市的新股民為最?在牛市行情的勁風吹拂下,好像操作股票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短線操作成功強化了他們的自信,加上股市先買后賣的做多習慣,使得眾多股民想跳到金融期貨的圈子里面來,而做多是他們的行為共同特點?
有個股指期貨研究迷告訴我說,如果股指期貨一開盤,他不僅自己做多,更要動員其圈子內的朋友做多?他說,中國已經經歷了幾千年的短缺經濟,中華民族內心世界中具有“搶占資源”的沖動,比如上世紀80年代對商品的哄搶,造成物價飛漲,90年代股市重開時對“老八股”也有類似籌碼操作行為等等,至于對封閉式基金上市初期的瘋狂炒作,股改以來對權證的做多行為都是具體的鮮活案例?他說,對于新的金融品種,只要是買進,成功的概率就很高?
他的話很有代表性?這樣的思維方式實際上不斷強化了證券投資者的心理誘導,無論是內心沖動還是集體無意識下的群體強迫,做多,無論是否有道理,總是在中國證券市場中不斷循環上演?
當然,如果從教科書上的理論知識分析,上述股指期貨研究迷的觀點是荒謬的,因為股指期貨行情的變化要與真實的股指漲跌呈正相關?比如滬深300股指行情的波動,還要與其成分股的股票行情漲跌相聯系?300只股票的行情少有在一個時點上都出現共同升跌,怎么可能買進做多就賺錢呢?再者,具體股票的漲跌,其影響300指數的分量有多重,又都不一樣,投資者更難于掌握其是否升跌及其幅度了?
但是,由于期貨市場實行T+0的交易制度,如果時間上的可能性與市場的人心向背相結合,表面上看起來不可能的?非理性的行為可能出乎意料地操作成功?因為T+0制度就提供了這樣的機會,即使指數期貨在一定時間區域內的趨勢與現實的指數出現差異,只要大家在新的指數產品出來的時間,不僅做多期貨,同時又做多現貨,現貨行情的走勢可以使其在期貨上獲得更大的利益?
當然,這種操作需要連續不斷地提供大量資金,而且其操作主要集中于可以影響指數走向的股票上?只要這種力量足夠強大,從眾效應就會起作用,特別是大盤藍籌股出現補漲的條件下,大資金可能出現一種與理論相反的操作,即在現貨和期貨市場上共同做多,從而將套期保值的概念和操作模式推翻?他們面臨的可能風險是由于行情出現過度的波動,交易所對交易進行“熔斷”處理,迫使非理性行為回歸理性?
不過,投資金融期貨,是不會先考慮行情過分變化的反作用的,如果上述假設的操作果然出現,在世界金融期貨歷史上將會是“創新之舉”,為監管部門提供了新的管理空間?因為如果投資者與金融理論所揭示的套期保值行為相反,但實際上他們是成功的話,我們就得仔細研究中國金融產品投資者的行為邏輯,他們的投資習慣,他們的心理路徑?
如果幾千萬股民加盟金融期貨,在他們做多的心理定勢下,要么使中國金融期貨出現與眾不同的市場特色,要么這些投資者群體形成一股與游戲規則設計愿望相反的力量,即投資者兩面下注,但是多數投資者是做多?
在投資者教育沒有深入人心的時候,即使出現兩面做多的情形,也不過是股指期貨市場行情巨大波動必然要經過的階段,一旦在現貨和期貨市場做空與做多,或者做多與做空有機結合進行套期保值更有利時,投資者自然會很快學會如何更好地保護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