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世綸

如果說上海的夜店產業是一列飛速奔馳并在不斷加掛車廂的夜行列車,上海市文化市場執法總隊就是這趟列車上的乘警之一。
這是一支威名遠揚的隊伍,總部設在永嘉路上海電影譯制廠原址,這是一棟歷史保護建筑,院落很大,透著威嚴的安靜,這也是因為平時他們60%的人和60%的時間都在外面執法。
該機構成立于1999年年底,是全國第一家獨立建制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隊伍,執法范圍包括娛樂場所、音像制品、互聯網上網服務、體育、旅游、文物經營管理等23個大的門類、50個事項,執法依據涉及72個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目前全市兩級文化綜合執法機構的執法人員編制近400名,管轄著近6萬個經營單位和場所,執法人員和執法對象之比為1比135,可以仿照丘吉爾表彰英國空軍的演說詞來形容他們:“很少有這么少的人承擔這么多的責任——”
總隊長周衛民是這支隊伍的籌建人之一,從去年4月開始出任這一職務。他在百忙中接受了《新民周刊》的采訪。

《新民周刊》:從執法的角度看,這幾年上海文化娛樂市場出現了哪些變化和新的態勢?
周衛民:這個領域事實上由我們和公安等多個政府機構共同管理,我們屬于行政執法,側重于涉及文化娛樂市場管理條例方面的督查,而公安是依據有關治安管理法律、法規和規章進行辦案。平時我們以獨立執法為主,但每年會有幾次聯合行動。從我們的工作中看,上海文化娛樂市場這幾年最明顯的變化是,規模越來越大,出現很多連鎖店,而且檔次越來越高。

《新民周刊》:檔次越高、規模越大意味著犯罪成本也就越大,加上這些年政府的執法力度加大,據說一些以前在娛樂場所時有出現的犯罪現象現在減少了,從你們的角度看,是不是這樣?
周衛民:這方面的情況公安部門應該比我們更清楚些。對夜店,我們主要查超時營業、超范圍、證照不全、擅自經營這些問題。現在政府規定娛樂場所的經營時間不得超過凌晨2點、不得早于早上8點,有些店確有超時現象,但上海總的來說,這方面的問題不太突出。現在一些“近似”娛樂場所在經營娛樂,事先沒有報批,就屬于超經營范圍。比如說,酒吧不屬于娛樂場所,如果他們要搞演出,就要報批,不然就是違規。對舞廳,我們有單位面積容納人數的限制,超出這個限制就不行。現在知識產權方面的糾紛也比較多。對卡拉OK征收版權費這個問題,現在雖然還沒有達成共識到底征收多少,但征收是大趨勢。
《新民周刊》:對違法違規的娛樂場所你們通常會采取哪些措施?
周衛民:根據情節輕重,我們分警告、罰款、沒收非法所得、勒令停業整頓、吊證等措施。
《新民周刊》:你們的干部在執法過程中會遇到暴力抵抗這種事情嗎?
周衛民:會,我們一些在一線執法的人員有時候還會被盯梢、威脅、家庭遭到騷擾。由于我們是文化執法、行政執法,所以目前還沒有制服,不佩戴武器,沒有人身強制權。我們的紀律是打不還手、罵不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