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克
美國軍隊在伊拉克陷入了一場泥潭式戰爭,這已經成為多數國際觀察家的共識。而最近傳言美國軍方宣布要準備打一場像冷戰一樣長達數十年的戰爭,這無疑是對前述觀察家結論的一個佐證。
難道美國軍隊沒有近乎完美地贏得伊拉克戰爭嗎?難道美國政治家又出現了什么戰略判斷失誤嗎?
在分析世界地緣政治戰略時,美國政治家無疑是清醒的。中東一中亞地區,既是世界石油能源主要產地,又是歐亞非交通樞紐戰略要點,因此,對于美國來說,發動戰爭以控制這一地區,以此控制世界的未來,不能不說是符合其國家戰略的行動。
美國政治家在“知己”方面,也就是正確評估自身軍事實力方面,并沒有出錯。美國軍隊高科技戰爭能力確實威力巨大。從2003年3月20日開始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到5月1日美英聯軍全面占領伊拉克,宣布戰爭行動結束,只不過花費了40多天時間,付出了傷亡180多人的代價。這一傷亡代價之微小,對于30萬大軍而言,幾乎達到了零傷亡的目標。
美國政治家在“知彼”方面,也就是對敵人的了解方面,更沒有出錯。當美國發動戰爭時,伊拉克已處于四面楚歌的境地:東邊是和自己打了八年的伊朗;北邊是北約的盟友土耳其;南邊是美英設立的禁飛區;再遠一點就是自己曾經侵略吞并過的科威特;西邊是有心無力的小國約旦、敘利亞;國內有一心要反叛的庫爾德人;國外更沒有誰會在這時對伊拉克伸出軍事援助之手。伊拉克政府已經既無抵抗意志,也無抵抗能力,如同一只待宰山羊。
這一系列戰略判斷美國政治家都沒有出錯,而美國軍隊也在這場戰爭中取得了近乎完美的勝利。
那么,現在又何以出現了深陷戰爭泥潭的局面?到底什么地方出了錯?
這戰爭泥潭,就是當年越南、阿富汗戰爭場景的再現。穆斯林圣戰組織,好像一個個抵抗部落,從四面八方涌進伊拉克,用人肉炸彈、路邊炸彈和常規槍炮展開飄忽不定的攻擊活動。這種看上去技術含量極低的抵抗運動,讓超級大國也難以承受。
其實,對此美國政治家也并不是心中無數,沒有過充分認識和體驗。美國學者亨廷頓早就指出,穆斯林社會非常注重家庭部族與宗教的認同。而在早前蘇聯入侵阿富汗之時,作為當時的盟友,美國人就曾充分利用這種特性,支持穆斯林圣戰,終結了前蘇聯的擴張時代。
盡管如此,美國政治家仍然對自己的國家在伊拉克取得軍事和政治勝利充滿了信心。
也許,在美國政治家看來,前蘇聯軍事占領阿富汗的失敗,雖然有穆斯林圣戰的功勞,但是,美國在背后以美元和導彈鼎力支持才是取勝的決定因素。現在,超級大國蘇聯已經消失,難有任何大國會對伊拉克施以援手。即使有所謂圣戰組織發起抵抗,也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成不了什么氣候。
這一判斷不能說全錯。至今國際社會鮮有出面支持伊拉克抵抗組織者,后者也沒有獲得什么先進武器。但是,美國軍隊仍然眼睜睜看著自己陷入了越南式戰爭泥潭。
這就是說,美國政治家算準了薩達姆政府和伊拉克軍隊的力量,但是沒有算準民間抵抗者的力量。美國政治家可以輕視弱小國家的經濟、軍事和技術能力,但不應該輕視其抵抗意志和能力。伊拉克政府被斬首,但伊拉克的人心向背美國卻無法操縱。
美國人以在自己國內政治中尊重民意而自豪,但在對外關系中,卻一再出現這種無視他人意志與利益的盲點,最終導致陷入軍事上勝利,而政治上卻遭受失敗的困境。其中因果,實在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