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委會第12次聯絡員會議召開
本刊訊 (記者 海巖)2006年4月7日,國務院安委會第12次聯絡員會議在京召開。會議通報了2006年1季度安全生產事故情況。全國安全生產工作在繼續保持總體穩定、趨于好轉發展態勢的同時,形勢依然嚴峻。
國務院安委會副主任李毅中簡要總結分析了今年1季度全國的安全生產形勢,對4月份及2季度安全生產工作提出要求,重點傳達了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體學習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會上,國務院安委會成員單位代表先后就落實國務院第116次常務會議決定的12項安全生產治本之策的進展情況進行了介紹。鐵道部、民航總局、旅游局等部門還就“五一”黃金周的安全生產工作安排情況做了介紹。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王德學在總結中指出,安委會各成員單位一定要正確認識當前的安全生產形勢,抓住機遇,加強協調配合,努力推動12項治本之策盡快出臺實施;同時,提早部署,認真做好“五一”黃金周的安全生產工作。
《安全生產“十一五”規劃》出臺
本刊訊國家安監總局編制的《安全生產“十一五”規劃》,通過對當前我國安全生產現狀的分析,明確提出了“十一五”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10項主要任務、7項保障措施、9項重點工程。突出了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等高危行業的監管治理,特別把煤礦安全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10項主要任務:一是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二是深化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道路、水上、鐵道、民航、建筑施工、民爆器材、農業機械、漁業船舶等重點行業和領域專項整治與監督管理;三是實施重大危險源監控和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四是嚴格職業衛生監督檢查;五是加強安全生產監管監察能力建設;六是加快安全生產法制建設;七是開展安全生產科技研發及成果推廣應用;八是強化安全生產培訓;九是推進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十是加強安全生產中介組織建設。
7項保障措施:一是把安全生產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二是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三是嚴格安全生產執法;四是利用經濟手段促進企業改善安全生產條件;五是加大安全生產基礎設施和安全技術改造投入;六是實施科教興安戰略;七是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9項重點工程:煤礦事故預防與主要災害治理工程;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工程;重大危險源普查及安全監控系統建設工程;重點技術支撐中心建設工程;安全生產信息系統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管監察機構設施及裝備建設工程;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工程;科技創新和技術示范工程;法規、標準及安全文化建設工程。
安委辦要求加強危化品安全監管
本刊訊2006年4月17日,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在對近期發生的幾起危險化學品事故進行通報。指出,3月中旬以來,危險化學品生產、運輸、使用等環節的事故頻繁發生,給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秩序造成嚴重影響。
其中,3月19日,山東省濰坊壽光海圣化學有限公司在進行設備安裝時,認為聯通3個反應釜的排空總管妨礙操作,擅自決定截斷排空總管,導致空氣倒流進入1#、3#反應釜內,與釜內上部的易燃易爆氣體混合后發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5人受傷。
通報指出,這些事故主要集中在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從業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安全操作技能差;生產工藝落后、設備帶病運行;違章行車、疲勞駕駛、運輸及非法經營等方面。暴露出一些企業、單位和個人在化工產品市場供需旺盛的形勢下,片面追逐利潤,忽視安全生產的問題。
為此,通報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和各單位要強化兩個主體責任,堅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安全許可制度,提高企業安全管理水平,指導和督促化工企業深入開展反“三違”活動,加強聯合執法檢查,深化危險化學品運輸專項整治,加強對危險化學品經營、使用單位的安全監督檢查,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衛生部新組建衛生監督局
本刊訊2006年3月22日,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人事部對衛生部4大機構編制進行了調整,新組建了衛生監督局。
衛生部原疾病控制司(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更名為疾病預防控制局(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辦公室),調劑80名事業編制,實行公務員管理。負責全國疾病預防控制和愛國衛生工作,研究擬訂疾病預防控制和愛國衛生運動方面的法律法規草案和政策建議,制訂全國重大疾病防治規劃與策略和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的干預措施,提出并組織實施疾病預防控制規劃和重大疾病防治項目,協調有關部門對重大疾病和公共衛生實施防控和干預,防止和控制疾病的發生與疫情的蔓延,承辦艾滋病、血吸蟲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衛生部原衛生執法監督司更名為衛生監督局。職責是綜合管理衛生監督工作,研究擬訂有關法律法規草案、標準、政策建議、規劃、規范和制度,監督管理食品、化妝品、學校、環境、放射和職業衛生等工作,組織開展醫療和采、供血機構執業行為監督檢查,整頓和規范醫療服務市場,組織開展對傳染病、地方病防治工作的監督檢查工作,組織協調、督查督辦有關大案要案,監督指導地方衛生監督工作。
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將配備120名事業編制,實行公務員管理,負責承辦法定范圍內的行政許可和資質認定,全國衛生監督信息匯總分析,衛生監督人員培訓,制訂衛生監督執法檢驗技術規范,開展衛生法律、法規、標準宣傳教育,協助開展衛生監督檢查,配合查處大案要案等工作。
衛生部原基層衛生與婦幼保健司更名為婦幼保健與社區衛生司。
安監總局召開海油安全工作會
本刊訊(記者 馮瑾)2006年3月23~24日,海洋石油安全生產工作座談會在海口召開。會議的主要目的是,貫徹落實全國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分析海洋石油安全生產形勢,總結交流工作經驗,部署2006年海洋石油安全生產工作,進一步統一思想,理順關系,提高海洋石油安全監管水平、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和規范中介機構技術服務,促進海洋石油安全生產。
2005年,海洋石油生產繼續快速增長,全國海洋原油產量首次突破3 000萬噸,比2004年增長11.5%;天然氣產量62.8億方,比2004年增長2.3%。全年計入海洋石油統計范圍的死亡事故2起,死亡2人,與2004年同比減少1起,少死亡1人;無重傷事故。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總體穩定的發展態勢。
國家安監總局副局長孫華山在會上總結了2005年海洋石油安全生產工作取得的進展,明確了下一步海洋石油安全生產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重點工作。
本次會議是國家安監總局召開的第1次關于海洋石油安全生產工作的大會。海南省副省長于迅到會致辭,海洋石油作業安全辦公室主任劉成江主持。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劉健執行副總裁,國家安監總局安全監察專員,總局有關司室、海洋石油作業安全辦公室各分部、監督處,海洋石油企業、中介組織負責人出席了會議。
會上還向英國勞氏船級社、挪威船級社、中國船級社等24家中介機構頒發了資質證書。
石油天然氣事故分析研討會召開
本刊訊(記者 趙靜蕊)2006年4月13~14日,為做好石油天然氣事故防范,進一步推動防硫化氫、防井噴工作,深入分析事故原因,交流和研討石油天然氣事故防治方面的新技術和先進經驗,研究制定防治措施,石油天然氣事故分析暨防硫化氫防井噴專題研討會在重慶市召開。
會上,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孫華山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來自各石油石化企業的代表分別介紹了塔里木油田公司克拉2氣田中央處理廠“6·3”爆炸事故、中原油田濮3-347井“6·19”井噴著火事故、大港油田“10·12”硫化氫中毒事故等7起事故的過程、原因及預防措施。另外,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等科研院所及企業的代表交流了石油天然氣事故防治方面的新技術和先進經驗。
注冊安全工程師工作座談會召開
本刊訊(記者 趙靜蕊)2006年4月16日~17日,全國注冊安全工程師工作座談會在重慶市召開,研討了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注冊、執業等問題。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孫華山與會并發表講話。
總局人事培訓司司長黃玉治主持了會議,會上討論了《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十一五”發展規劃》《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管理暫行規定》和《注冊安全工程師事務所資質管理辦法》。
全國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將更加注重對考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測試,另外還將加強對注冊安全工程師繼續教育的針對性和注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