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強 劉自強 方志超

當粗制濫造逐漸失去生存空間之后,精細制造文化一旦走進企業,其產品就將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精細制造與精細制造文化
所謂精細就是精密細致,精細制造其核心內容就是在生產產品過程中精益求精、消滅故障,向質量零缺陷進軍。其最終目標就是以具有最優質量和最低成本的產品,對市場需求做出最迅速的響應。精細制造必須做好三件事:一是在生產過程中要求操作者精益求精,確保制造質量;二是當發現質量問題或過失時,立即停產,找出原因和處理措施;三是設計可靠的工藝過程和機械設備,以將差錯消滅在第一個環節。
精細制造文化就是企業的生存態度與生存方式。從物質文化的層面看,精細文化就是要生產出比同行更精細的產品,生產的產品質量更高、外觀更美、性價比更具競爭優勢、更能為客戶創造出效益。從行為文化的層面看,精細文化就是全體員工的行為更規范、更精細,員工的一招一式都完全滿足相關規定和工藝、技術標準的要求。從精神文化的層面看,精細文化就是企業及其員工精神追求的提升。精細是態度,精細是人品。員工以良好的職業道德規范自己的行為,做到工作精心、業務精湛、管理精細、服務精誠、標準精確,進而形成“人人精心、事事精細”的氛圍。
精細制造文化就是在企業行為中事事、處處以追求優質為基礎、為核心、為導向,產品和服務比同行更精細、全體員工的行為更嚴謹、管理制度不斷完善、標準更加精確、企業及其所有員工有利于社會進步和企業發展的精神不斷發揚光大。
精細制造文化時不我待
制造企業性質決定了必須精細制造文化
放眼全球,我們正面臨著制造業大發展的歷史機遇。由于發達國家勞動力成本高、利潤回報遞減,勞動和資源密集型制造業正加速向發展中國家轉移。
世界制造業加速轉移,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國有制造企業必須要大力推行精細制造,這是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必然選擇,也是適應國際化競爭的必然選擇。企業只要有了可靠的產品,企業的生存、品牌和營銷才有長遠的立足之本。綜觀世界發達國家發展的進程,無一不是依靠制造業完成了資本和技術的積累,國內許多知名企業發展經驗也是如此。國有制造企業基礎好,有一大批好企業和好產品,還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和豐富的人力資源優勢,理所應當以精細制造為切入點,成為承接發達國家制造業資本流動和產業轉移的重要載體,成為世界制造業中的尖兵。
從制造技術本身來講,目前加工制造技術正向著超精密、超高速切削以及發展新一代制造裝備的方向發展。根據當今的最新實踐表明,超精密加工精度已達到0.025μm,表面粗糙度達0.0045μm,已進入納米級加工時代。超精切削厚度由目前的紅外波段向可見光波段甚至更短波段靠近;超精加工機床向多功能模塊化方向發展;超精加工材料由金屬擴大到非金屬。超高速切削的發展已轉移到一些難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上。新的技術和裝備要求我們也必須大力構建精細制造文化體系,以確保我們在世界市場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
制造企業普遍認識到了精細制造的重要性
成立于1997年的奇瑞汽車公司,在模仿中起步,不斷創新發展,但在剛走向市場的前兩年,公司的產品并不被人們看好,在北京甚至流傳著“要修車買奇瑞”的說法。但有鴻鵠之志的奇瑞公司,認識到了精細產品對企業的重要性,在2001年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證書,2002年在國內首家通過了目前國際上最嚴格最先進的汽車生產質量控制體系ISO/TS16949標準認證,在生產中公司嚴格貫徹這兩個標準,從而使公司產品質量達到了質的飛躍。目前,奇瑞公司已與全球25個國家建立貿易聯系,出口總量逾萬臺,連續3年居中國轎車出口第一,占全國整車出口80%以上。
海爾集團把當年生產過程中發現的76臺不良的冰箱給砸掉了,憑借這切膚之痛的一砸,開啟了精細制造之門。從拿回中國冰箱業的第一枚金牌到大踏步走向世界,從生產制造的被動認證,到主動創造3C標準,海爾品牌在世界范圍美譽度大幅提升。自2002年以來,海爾品牌價值連續4年蟬聯中國最有價值品牌榜首,2005年,海爾品牌價值高達702億元。其品牌旗下的冰箱、空調、洗衣機、電視機、熱水器、電腦、手機、家居集成等15個主導產品被評為中國名牌,其中海爾冰箱、洗衣機還被國家質檢總局評為首批中國世界名牌,2005年8月30日,海爾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之首。海爾已躋身世界級品牌行列,其影響力正隨著全球市場的擴張而快速上升。
2004年,中國南車集團眉山車輛廠在生產了150輛出口德國的貨車后,對生產過程進行了認真總結。他們清醒地認識到,雖然完成了此次出口車的生產訂單任務并已順利交付給對方,但通過嚴格的自我審視,明顯感覺到自身在生產管理、技術標準等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因此,工廠鄭重提出了培育“精良生產、精益制造”的質量文化理念,大力推行精細制造,全面與國際水平接軌,產品質量得到了穩步上升,企業獲得了健康穩步的發展,2005年,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3億元,同比增長近60%,創造了歷史新高。
如何培育精細制造文化
企業領導要大力倡導精細制造文化
企業領導的重視、支持和參與是企業文化建設能否成功的關鍵。企業領導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龍頭,是企業文化的倡導、組織和推廣者,要在各種場合、各個企業大力宣傳、灌輸精細制造的重要意義和重要內容,倡導和號召在企業內大力推行精細制造文化,提出明確的要求,并認真組織實施、檢查。中國南車集團眉山車輛廠的黨政領導十分重視對精細制造文化的宣傳,充分利用各種場合、各種會議,大力宣傳、倡導精細制造文化。
全方位構建精細制造文化體系
一是要從公司理念、員工行為規范、工藝技術標準、管理制度等各方面構建精細制造的文化體系,大力開展精細文化實踐活動,確保精細制造文化深入人心。二是要切實轉變觀念,推行精細制造文化“最難的轉變是觀念的轉化”,引導企業全體員工摒棄舊的思維定式和新的浮躁心態,牢固樹立精益求精工作、做產品是企業之本、個人從業之本的觀念和信念。三是培育適應精細制造的員工隊伍。要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學習精細制造的生產理論知識、實踐經驗,為精細生產作好人員上的準備。中國南車集團眉山車輛廠在營造精細制造文化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各種媒介的優勢,大力宣傳精細制造理念。工廠《奮進報》開辟“精細管理、精益制造在行動”專版, OA新聞中心開辟“精細制造”專欄,廣播電視臺開辟“精益制造在基層”專欄,并制作專題片,《眉廠宣傳》在“管理與實踐”中重點刊登精細管理和精益制造的理論文章與實踐活動。各媒體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對工廠為什么要實行精細制造管理,實現精細制造我們應該怎么做、做什么,以及全廠各單位開展的各種實踐活動、采取的措施和已取得的成績等進行集中報道,營造濃厚的精細制造文化氛圍,從行為習慣、員工隊伍、工藝裝備等各方面為精細制造做好了準備。
大力宣傳先進人物事跡
要采用多種手段宣傳、表彰、獎勵各種先進人物和事跡,讓全體員工都知道為什么他們是先進的,他們做的哪些事是符合公司的企業文化追求的。這樣的榜樣既為員工樹立了一面旗幟,也使企業文化的推廣變得具體而生動。中國南車集團眉山車輛廠大力培育和宣傳精細制造的先進模范,在全廠上下大力宣傳全國勞模楊潤濤、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廖仲賓、全國職工技能大賽金獎獲得者彭紅俊的精益求精、崗位成才的先進事跡,激勵和鼓舞了廣大員工踐行精細制造文化的積極性。
積極結合開展學習型組織建設
要采取各種措施,大力構建學習型組織,在全體員工中培育終身學習的觀念,引導和鼓勵員工立足崗位、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要以制造精品奉獻社會為指向,形成建設學習型組織的方向,激發自我超越的目標,改善心智模式的動力,建立共同愿景的核心,并在深入挖掘企業精細制造文化內涵過程中,不斷形成企業鮮明的文化特色。
(王志強系中國南車集團眉山車輛廠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劉自強系中國南車集團眉山車輛廠企業文化部、宣傳部部長,方志超系中國南車集團眉山車輛廠宣傳部宣傳主管)
(責任編輯: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