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博 徐思萌
近年來,DV以其出眾的性價比與方便靈活的特性,在廣播影視傳媒類專業的教學活動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DV的巨大價值是否也能在新興的高校非廣播影視傳媒專業教學中得以體現呢?為此,我們走訪了洋銘科技北京系統集成研究所所長何克成先生。

《DV@時代》何老師,您好!聽說您在首都師范大學任教,給音樂科技系的學生們講電視制作,聽起來很有意思。
何克成是的,從去年開始,我就給首都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音樂科技系的學生們講課了,今年是第二年,現在剛開學。音樂學院設有音樂教育系,聲樂系、鋼琴系,器樂系、理論作曲指揮系、舞蹈系與音樂科技系。音樂科技系創立于2003年,下設錄音藝術,音樂心理與治療、數字化音樂制作,音樂傳媒與管理、計算機網絡音樂與游戲音樂制作、樂器制作測評,音樂著作權管理等音樂科技相關專業方向。這個專業的畢業生可以從事音樂藝術與科技發展相結合的音樂科技工作,如動畫片音頻制作、劇院擴聲以及在司法機構中的高精度錄音與計算機語音分析等。
《DV@時代》那么,您教授的是什么課程呢?
何克成我講的是一門選修課,叫做“DV與電視制作”,是為音樂科技系的同學們開設的。學校希望他們不僅懂音樂,也懂電視。整個班差不多有20多個學生。因為專業與課時的限制,給科技音樂系的學生講電視,難度還是挺大的。
《DV@時代》能否具體說說您是如何看待電視的?
何克成電視是技術與藝術結合的產物。既然是一門技術,我認為電視原理是必須要講的,但是怎么講?講到什么深度?需要仔細斟酌?,F在是9月份,我剛給同學們上了兩次課。第一次課上,我鼓勵大家利用課余時間到附近的電器城去看看電視機,親自調查一下現在有哪些電視新技術,親自感受一下這些技術之間的差別。第二次課上,大多數同學,特別是一些男同學,把自己調查的結果交了上來,同時提交上來的還有諸如平板顯示的拖尾、清晰度等問題。接下來,我就逐個為他們解答,由于這些問題是同學們在實踐與思考之后提出來的,因此我給他們解答之后,他們的印象就非常深刻,學習氣氛和效果都很好。利用這種主動的學習,我就可以把電視原理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逐漸展現在他們面前,我覺得這種方式比照本宣科強得多。當然,除了電視原理之外,我也會講些攝像機、非編與電視臺工作流程方面的基本原理,但都會以實踐為先,比如,我會拿幾臺DV攝像機到課堂上,讓大家摸一摸,看一看。
《DV@時代》確實是一種新穎的方法。那么,您又是如何講述電視的另一面——藝術的呢?
何克成因為電視畫面大都是從攝像機得到的,所以電視攝像的作用就異常重要。我覺得,攝像和攝影差不多,所以,我會給同學們講一些攝影方面的知識,這是藝術的東西。簡單地說,攝影不過就是曝光和構圖兩個方面。但是,要拍出一幅好照片并非易事。音樂科技系的同學在高考的時候都是通過了專業考試的,換句話說,他們小時候都接受了正規的,嚴謹的專業音樂訓練,所以他們本身就具備一定的藝術修養。
《DV@時代》看來技術與藝術,一個都不能少!
何克成不只是這兩方面。我覺得電視不能離開人,沒有了人的參與,電視就沒了意義。例如,小孩子常??床欢娪埃瑸槭裁??因為電影中常會用到蒙太奇手法,蒙太奇實際上是利用人的思維,把看似不連貫的鏡頭或劇情連接起來,但小孩子涉世未深,大腦中沒有建立起這種思維,所以他們自然看不懂。另外,人們常喜歡拍風景、拍美女,那么這是為什么呢?我覺得這些都是源于人類內在的東西,或者說是一種生物密碼吧,不太好形容。
《DV@時代》不是有句廣告語嗎?科技以人為本!
何克成的確,電視科技必須以人為本。
《DV@時代》在您的課程中,是否會安排大家去實踐DV呢?
何克成當然。這個問題,我思考了很久。針對音樂科技系的特點,音樂電視、晚會與音樂會都是不錯的電視題材。但是,音樂電視的難度較大,所以我們把目標放在了后兩者上,特別是音樂會。起初,我們讓大家嘗試去拍一個簡單的樂器獨奏,之后去拍一個小合奏,最后拍音樂會。我們把DV攝像機與便攜式演播室系統結合起來,即可實現現場制作(EFP),借此機會,同學們既練習了攝像,又嘗試了現場切換。與普通晚會不同的是,音樂會的制作十分講究鏡頭的切換與音樂節奏的呼應。細心注意一下維也納新年音樂會這類節目的現場直播,隨著音樂的跌宕起伏,鏡頭的銜接也恰到好處,這就需要各機位與切換導演的默契配合。我們甚至在探討,是否可以在現有的樂譜下面增加電視譜。此外,我還特別注意了美國動畫片《米老鼠與唐老鴨》,片中,米老鼠彈鋼琴的指法竟然是正確的。這些都是建立在對音樂理論的了解之上的,而這正是音樂科技系的同學的優勢。總之,這種形式可以有效地將同學們的音樂特長與電視結合起來,對他們理解電視大有裨益。
《DV@時代》最后,能否用幾句話總結一下您對“DV在高校非廣播影視傳媒專業教學中的應用”這一問題的看法?
何克成對于高校非廣播影視傳媒專業來說,DV是實現影視制作的手段,而影視節目又是傳播專業信息的渠道,所以我認為,DV,包括高清DV,一定會在高校非廣播影視傳媒專業教學中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DV@時代》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們的采訪,讓我們用三個詞來結束本次的采訪——技術,藝術,人!
何克成也謝謝你們,希望學生們有機會多多參與《DV@時代》的會員活動,形成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