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 睿
關于徐靜蕾的種種,無一不成為現今人們討論的焦點,比如博客,比如出書,比如兒童基金會,比如自己拍自己代言的廣告,比如為自己的電影獻聲、發單曲,比如為美國大片配音等等等等。關于她的的故事實在太多,關注她的人也實在太多,她有時候像一個優雅的迷團,讓人摸不透看不清,但她卻又真真實實地活在我們的眼前。老徐的新片《夢想照進現實》也已經在全國上映了,這是她導演的第三部電影。這部電影的紀錄片是由松下HVX200完成的,于是一場關于新興影像的對話在我和老徐之間展開。
《DV@時代》《我和爸爸》中葉大鷹演的爸爸說你:“這孩子心真硬”,你覺得那是你在生活中的性格嗎?
徐靜蕾我覺得我不比別人堅韌,但又必須要堅韌。有些人說自己特別脆弱,可是你要真的脆弱,你就活不到今天。我不愿意看到電影里哭哭鬧鬧的場景,因為我覺得誰都有哭哭鬧鬧的時候,誰都有脆弱的時候,用不著強調這些東西,人都是能夠磨練出來的。
《DV@時代》一開始人們都叫你玉女,你給人的感覺是挺淑女,挺斯文的一個女孩,但《我和爸爸》里面有很多話都很調侃,新片《夢想照進現實》又是一部純粹對話的戲,你平常就是一個挺貧嘴的人嗎?
徐呵呵,其實我有時候挺貧嘴的。
《DV@時代》你導演的第二部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根據茨威格小說改編的,你很喜歡這部小說?
徐我覺得這是一部非常好的小說,而且茨威格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作家,他的那種所謂心理分析似的小說挺本質的,而且他的小說特別適合改成電影,它特別雅俗共賞,所有人都能從他的小說中看到一些東西。
《DV@時代》可是我覺得心理上的東西在銀幕上很難表現,就像你的新片《夢想照進現實》一樣,又是玩的心理。
徐拍就是要拍一點另外角度的故事,否則那么簡單的一個事,還用著花那么多錢去拍嗎?當然,我覺得我心里壓力特別大。因為我特別喜歡干這行,特別怕把它拍砸了,總之,人沒點壓力就干不了事。
《DV@時代》當時拍《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讓你最費心的是什么?
徐我拍的第部戲《我和爸爸》,我都沒什么壓力。第二回有點了,因為是拍那個年代的戲,好多大場面,上次去天津就拍一個大場面,我就沒拍過大場面,就覺得心虛!而最近的新片(《夢想照進現實》)就好多了,因為就一個場景,哈哈!
《DV@時代》你成了剛剛結束的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辦以來最年輕的評委,是不是特別有榮耀感?
徐我覺得很高興,很感謝組委會信任我。當然我也戰戰兢兢,不要說國際電影節的評委,就是國內的評委我也沒做過。
《DV@時代》9位國際評委中,有3位獲得過“奧斯卡”獎,在這樣的評委團中,你怎樣看待你的作用?
徐我資歷尚淺,從前都是坐在那里看這些導演的電影作品,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能和他們坐在一起擔任評委,共同評判別人的電影。這些導演的想法會占重要的作用。
《DV@時代》你的新片《夢想照進現實》由王朔編劇,王朔已經封筆幾年,因為是好朋友,他才會出山的嗎?
徐我們很熟了,我甚至沒有費多大勁去求他,反倒是他自己比較感興趣。我還有另一部電影《武則天》也是他寫的本子。但他的本子實在是太好了,我反倒有些害怕.特別怕弄砸了,毀掉了人家的心血。
《DV@時代》以前的徐靜蕾應該是個偶像派女演員,而現在變了,他們會說這是才女徐靜蕾。
徐我曾經很詫異有人叫我花瓶,后來對“才女”的稱號也是同樣的詫異,從古到今能夠稱得上是才女的只有幾個人,怎么我也成才女了?不管是花瓶,還是才女,我都稱不上。
《DV@時代》:但是你一直走在才女的路上,像寫博客、做導演。
徐是我的表達欲望越來越強烈。作為一個演員已經得到了太多的東西,也給我今后的路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

《DV@時代》如果在做導演與演員之間做個選擇,你會怎么選?
徐因為當導演可以讓我自己再做演員。如果只做演員的話我就沒可能嘗試做導演。我想當個雜家,因為什么東西我都會接觸一點,比如我會彈一點兒鋼琴,也會畫畫,攝影我也非常感興趣,當然表演是我的本行。電影的每個部門,我都有涉獵,所以我覺得做導演會比較輕松。
《DV@時代》你最近拍的《夢想照進現實》,除了電影本身之外還有一個紀錄片。紀錄片全是用松下的HVX200來拍攝完成的?
徐是的,其實我在用HVX200之前就對松下的DV產品十分感興趣,主要是其24P、逐行是別的產品不具備的。整部紀錄片都是用HVX200來拍攝的,其中有兩版,大家現在看到的是記錄我們工作的紀錄片,實際上我還拍了一個跟電影內容有點相關的,很多人在一起聊天的紀錄片,但這個紀錄片我們做的時間會比較長,因為希望它能把素材積累得更豐富一些,我覺得它跟電影本身一樣也是一部作品。現在一個版本的紀錄片已經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等幾家媒體開始播了。

《DV@時代》這次使用HVX200其實也是和松下公司的一次良好的合作,當初是怎樣結緣的?
徐大概三年以前,我拍《最后的愛,最初的愛》時,攝制組拿來了一臺機器,DVX100,我就和跟拍的那個日本同事聊天,了解到松下在DV這方面做得非常好,很專業。但現在DVX100已經是歷史了,這次正好趕上他們推出這款HVX200,剛好我又要拍電影。一直以來,我對電影紀錄片非常重視,電影是用虛構的故事來給大家講一件事情.但紀錄片是非常真實地去體現創作狀態和每個人對生活的感受。所以在我看來,紀錄片和電影同樣重要。這次剛好碰上了這個機器一起拍攝,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愉快的、時機非常合適的合作。
《DV@時代》那么HVX200這樣的機器是否符合你對電影的要求呢?
徐經過了幾個月的使用,我覺得非常好用,既專業又方便,它的24P、25P非常接近膠片的感覺。一開始我做過一次磁轉膠的試片,出來的效果特別好,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覺得將來用小高清來拍電影也是一個趨勢。我們那天做試片就是在電影里的那個場景,基本上就打了一點點光,如果光布得更講究,有些技術指標再稍微注意一下,效果會更好,電影感會更強,層次也會更豐富,我覺得用這個拍電影是沒有問題的,尤其是成本相對低。而且它用途真的很多,它既可以在生活中用來拍東西玩,又可以拍些專業的小電影。非常符合我們影視拍攝的趨勢,就是人人都可以拿起DV來拍,非常好。
《DV@時代》你以后會嘗試使用高清來拍攝電影嗎?
徐膠片是一個傳統手段,它的一些優點沒有完全被其它工具所取代。高清有它很大的優勢,它一定會在未來的電影制作模式當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會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因為有人已經預言說在若干年以后它一定會代替傳統膠片。所以我以后一定也會有這樣的嘗試,而且我覺得今后和松下公司的合作空間還是很大的。
《DV@時代》你個人在當時拍攝紀錄片的時候有沒有使用過這臺機器?
徐當然,我們的紀錄片有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拍工作的記錄,這個我沒有拍,因為我在拍戲;還有一部分,我們用三臺機器一起拍了兩次,
就相當于兩場,一些朋友聊天,聊的主題就是關于現實和夢想的,我自己就拿了一臺機器在拍,另外兩個攝影師一人拿了一臺機器,一邊和朋友聊天一邊拍。
《DV@時代》因為你的博客也很火,會不會考慮將片子放到博客上去?
徐其實我一直在想博客視頻這個東西,但始終有一個帶寬的問題,如果把視頻放上去整個速度就會特別慢,其實我的公司也在做自己的網站,我們公司買了很大的帶寬,所以放在公司的網站上的可能性會大一些。現在是文字博客,也有語音博客,那么將來視頻博客也必定是一種趨勢。只是剛才我們說的硬件和軟件的問題,如果沒有好的帶寬的話就不能承載這種流量比較大的內容。
《DV@時代》你現在有考慮下面用HVX200拍什么嗎?
徐有,昨天有一個活動,是我成立的一個文化基金。其中,除了外來人員子女就業、盲人學校、盲人兒童等這樣的問題之外,有一個很重要的項目就是想資助要拍電影的年輕人。每個項目的單位可能是十萬元,雖然不多,但是對成本比較低的電影是一份幫助吧。我自己的公司也在想,可能會做類似這樣的一個項目,比如說拍十個這種類似的電影,其中有用HVX200拍的,有用膠片拍的,有用數字Betacam拍的。這方面的計劃還是挺多的,只是剛剛開始,都需要慢慢來。
《DV@時代》像高清數字電影,以后有機會的話,你會嘗試嗎?
徐我倒是想試一下,但是有個很關鍵的問題,目前磁轉膠得去泰國或日本,如果我的資金充裕的話可以拿到日本做,國內還沒有那么高的磁轉膠水平,但還是有兩家公司轉得不錯。
《DV@時代》這次采用HVX200拍攝,你優先考慮的是影像質量、P2卡這種新的存儲模式還是小高清剛剛上市的這種熱潮?
徐都有吧,對我們來說影像質量是非常重要的,既然把它當成一個作品,如果它影像不好的話會減很多分。還有就是你剛說的P2卡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同類機型相比,各自肯定有自己的特點,如果它的突出特點是我需要的,那么在選擇上就一定會傾向于這樣的機型。松下的機器,我幾年前就在打它的主意,知道新出了機器又剛好碰上了。

《DV@時代》你的攝影師是甘露,能簡單介紹一下這位攝影師嗎?
徐他拍了很多很好的電視劇,像我演的有《讓愛做主》、《刑警本色》,還有我的電影處女作《我和爸爸》也是他擔任攝影師,還有《我的兄弟姐妹》,一位比較年輕的攝影師。紀錄片是他和另外一位攝影師巫靜一起拍的。
《DV@時代》問一個細節的問題,就是拍攝紀錄片一共用了幾臺HVX200,幾塊P2卡?
徐P2卡我不太清楚一共用了多少,但是機器一共用了三臺。我希望紀錄片有最真實的感覺,因為它不能像演戲一樣,說完了再演一遍,它一定要最大限度的記錄下當時的情況,所以我們就用三臺機器去拍,剪出來的效果非常好,可以捕捉到所有生動的細節,我更喜歡紀錄片。
《DV@時代》你是不是還做了一個攝影展?
徐我是準備想弄一個叫夢想的攝影展,征集些作品,將來想做個活動,比如拍賣或義賣后放到基金會里面來完成一些項目。我也剛剛拿出幾十萬放到里面,但畢竟我說的這些項目還遠遠不夠,所以希望做一些活動能夠從社會上籌集資金,大家有興趣可以參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