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通史》(以下簡稱《通史》)正式出版問世了。這部通史不僅填補了我國財政科學研究中的一項空白,而且對于廣大財政研究人員、財政工作者了解歷史、總結經驗,掌握財政發展規律,深化財政改革,也是很有幫助的。作為這本書的主編,我感到非常高興,借此機會讀三點感想。
一、感謝《通史》的編纂者,完成了一項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工作。
我們這一代人,做了幾十年的財政工作,讀了一輩子的歷史,多少年來希望有一部反映中國財政發展的通史。幾年前,財政科學研究所立下了這個宏愿,一批有志于此的同志,含辛茹苦地工作了四年,終于編出了這部《通史》。我不敢說它多么的完備,我只想說它填補了一個歷史的空白。它完成了歷史賦予我們這代人的一項使命。請允許我向這部《通史》的編纂者,每一位為《通史》的面世做過貢獻的同志表示感謝,謝謝你們做了一件好事。
二、希望《通史》的面世,能有助于當前和今后財政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化。
編寫《通史》的過程,實際上是全面系統地研究中國財政發展和演變的過程。總結其經驗,探索其規律,目的是為當前和今后財政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化服務。
中國財政發展史中,蘊含著豐富的內容,其中有寶貴的經驗,也有慘痛的教訓。今天,我們站在新世紀的高度,來研究歷代與財政相關的制度、政策、思想,研究它的發展與演變,并得出一些規律性的東西,這對于新時代的財政改革和財政制度的完善是有參考價值的,這就是“鑒古而知今”。這也是我們治史的重要出發點和立足點。
在編纂這部《通史》的過程中,我們研究歷史,并努力揭示中國財政發展中的一些規律,譬如:經濟決定財政,財政反作用于經濟的規律;財政與國家興衰息息相關的規律;財政是生產關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財政體制和財政分配關系對于生產力的發展具有重大影響的規律等等。這些基本規律對于我們今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自然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
三、努力創新,盡量不落窠臼。
一些年來,我們的歷史著作中創新太少。治史最忌偽造歷史,篡改歷史。創新而又忠實歷史,正確描繪歷史是很難的。這部《通史》中有一點新意,譬如:把財政置于歷史社會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去分析和研究,采用了“大歷史、大思路”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在總體框架上不是采取就財政論財政的舊模式,而是在縱橫兩個維度上,從更寬廣的角度中,采取立體主義的架構,把財政的發展變化置于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乃至軍事的總體進程之中;把財政制度放在當時的社會矛盾運動中去展開,去考察和研究,并把它作為一定歷史時期矛盾的焦點來分析研究。又譬如為了讓更多的讀者能看得懂,《通史》的編纂者努力做到文字生動活潑,語言流暢,盡量增加可讀性,防止枯燥乏味。我們感到特別幸運的是本書是在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時期編寫的,政治環境寬松開明,它使我們有可能去矯正過去由于種種原因而形成的史學界理念上的偏頗與認識上的扭曲。我只能說,我們的編纂者努力去做了,做得好不好只能由讀者來評論。
——本文摘自項懷誠在《中國財政通史》首發式上的講話
“疾風迅雷——杉浦康平雜志設計半個世紀”展暨“中國當代書籍設計家邀請展”學術論壇即將在京舉行
為了推動我國書籍、雜志設計事業的發展和設計觀念的更新,由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主辦,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平面設計藝術委員會、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裝幀藝術工作委員會、中國期刊協會、深圳平面設計師協會、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等單位協辦的“疾風迅雷——杉浦康平雜志設計半個世紀”展暨“中國當代書籍設計家邀請展”,將分別于2006年11月6日-23日和12月4日-18日在北京今日美術館及深圳雅昌藝術館舉行。展覽期間,還將舉辦杉浦康平演講會及有關中國當代書籍、雜志出版和設計的學術論壇等活動。
“疾風迅雷——杉浦康平雜志設計半個世紀”展是繼日本全國巡回展和韓國展之后,首度在中國亮相,日本著名的空間設計事務所M & A有限公司承擔展示設計。與展覽同步,主辦者還策劃了“中國當代書籍設計家邀請展”,展示當今國內諸多優秀設計家的最新作品和設計理念。
為配合本次展覽,杉浦康平生平第一本作品集《疾風迅雷——杉浦康平雜志設計半個世紀》和論著《亞洲的書籍、文字與設計——杉浦康平與亞洲同人的對話》的中文簡體版將由北京三聯書店隆重出版,從直觀的視覺作品到理論探討,全方位展示杉浦先生引人深思的藝術觀和解讀亞洲文化的新概念。
聯系人:張赤兵
聯系電話:(010)8449131813901048148
傳真:(010)84491319-20
電子郵件:yinchuz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