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華
當前,素質教育已成為各級各類教育機構、企事業單位普遍關注的焦點,也成為了全社會共同關心的話題。
然而,大中型企業如何實現教育觀念的轉變,如何在企業員工中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工程,是個迫切需要研究并解決的問題。
所謂素質教育,就是泛指一切以提高人的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目的的教育。通俗地講,就是要以人本身的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的核心。企業員工教育作為成人教育的一部分,也是現代教育體系中的一個分支,通過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廣大員工直接為企業發展、為社會進步服務。所以,企業員工教育應注重強調適合成人特點的、廣泛的、職業素養的培育;企業素質教育的推行將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人們將從知識的儲存、分配、使用和創新等更深層次上,整體地理解教育的內涵和功能。
就其素質教育而論,其廣度遠遠超過任何一種形式的教育,可以將其視為全民教育的范疇。不論是社會上的各行各業,還是處在不同年齡階段的人員,都需要接受與其經歷相適應的素質教育;誠然,企業員工接受素質教育也在其中。依筆者之見,素質教育也可以認為是終身教育的一種表現形式,因此,素質教育又是一件長期性的教育工作。俗話說得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正說明人生在世,要不斷學習、提高、進步的道理。
素質教育可以細分為:道德素質教育、文化素質教育、業務素質教育和身體心理素質教育。在企業內對員工進行素質教育同樣應涵蓋上述四部分教育內容。在人才培養上,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為一體,特別應注重素質的提高,在提高素質中又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質為根本,提高文化素質為基礎,提高業務素質為重點,全面提高人才的整體素質,這就是企業人才培養的新觀念,亦稱為素質教育觀念。重視企業素質教育就應將素質教育的思想滲透到教育的內容之中,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筆者認為:對企業員工實施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企業和員工生存、發展的需要。要發展就必須通過教育的途徑培養創造性人才和創新型人才,要培養創造性和創新型人才就必須改變目前所采用的傳統教育模式,變“接受式教育”為“創新式教育”,變學員的“適應型學習”為“創新型學習”,在企業的教育培訓工作中,倡導以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創新技能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特別要強調的是在企業素質教育工作中,要突出“創新”,使學員通過學習,樹立起創新的工作意識,掌握創造性工作的專業知識,提高以創新為核心的綜合素質水平;這樣才能不斷地培養出創造性人才,為企業的跨世紀發展注入活力,使企業立于市場競爭的不敗之地。所以說,素質教育不僅適用于接受九年義務制教育的學生,也同樣適用于各行各業廣大的在職員工。他們只有不斷地接受素質教育,才能尋求知識增值,提高知識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的能力。
在很多的基層企業中,都具有一批既有豐富知識、又具有較強工作能力的骨干力量,但他們是否具備了較高素質呢?這個問題應引起我們的思考!從素質教育觀念分析:只具有豐富的知識和較強的能力,而缺乏較高素質的人不能稱之為是完善的人才。那么,依據現代教育觀念,我們又將如何以提高綜合素質為中心,去做好企業員工的素質教育工作呢?
第一,徹底根除陳舊觀念,牢固樹立素質教育思想,全面提高對企業素質教育的認識。要在企業員工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首要前提是教育觀念的變革。1、轉變以選擇性和功能性教育為中心的思想,樹立發展教育的觀念,建立“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2、轉變以專業教育為中心的思想,樹立教育綜合化的觀念,向適合企業員工全面發展的培訓轉軌。3、轉變以科學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思想,樹立創造性教育的觀念。切實解決教育工作中存在著的重教有余,重學不足;灌輸有余,啟發不足;復制有余,創新不足等一系列問題。
第二,深化體制改革,建立企業素質教育的運行機制,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多年來,企業教育管理體制,基本上是仿效社會普通教育的管理體制而建立起來的;故此,對企業素質教育工作的全面實施存在著一定的制約。所以,必須要加大力度改革舊的體制與管理,建立適合企業素質教育實施的新的運行機制,促進企業內“四有”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一個單位或企業,乃至整個社會,都應該努力營造素質教育的氛圍,建立并完善培訓、考核、使用與待遇相聯系的競爭激勵機制,促進企業員工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與素養。
第三,實施企業素質教育,必須要調整和改革課程設置。加強企業員工的素質教育,首先要把課程設置建設當做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建立科學的適合企業員工素質教育的課程體系,把學科體系、企業需要和員工發展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結合企業發展需要,科學地確立員工素質教育的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改革現用教材,調整教學內容,對員工實施專業性、崗位性、更新性的素質教育,堅持理論夠用為度,突出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的傳授,增加實踐操作方面的教學環節。這樣,才能全面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
第四,實施企業素質教育,必須要把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放在首位。教師是實施企業員工素質教育的主體,教師隊伍素質的高低,勢必影響到素質教育實施的效果。就目前情況分析:從事企業教育工作的師資,無論是年齡、學歷知識還是專業結構均不如人意,更缺少兼有工程技術和教師資格的“雙師型”教師。因此,從事企業素質教育工作的教師,應不斷地把提高自身素質作為己任,在師德與育人、愛崗與敬業、專業知識與綜合知識、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等方面,不斷地充實和提高自己,勝任企業素質教育工作的需要。同時在教學中,要不斷地研究和改進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作用,著重培養員工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而不是表層知識的灌輸和簡單的說教。因此,實施企業素質教育必然要求教師糾正簡單化、短期化的教學行為,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整體性的綜合配套改革,以利于提高企業員工的整體素質水平。
第五,實施企業素質教育,需增加經費投入,完善實踐設施,更新教學手段。企業素質教育屬于企業自身教育的行為,主要依靠企業自身的投入來開展工作;由于經費短缺,將會制約企業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此外,加強實踐性環節,實施現代化教學手段,也是實施企業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條件。
第六,實施企業素質教育,要內外結合,協力共舉。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任何一個行業或企業的教育工作都不可能完全滿足員工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必須打破封閉辦學的格局,開展多種形式的聯合辦學,實行自主化、社會化的教育培訓新模式,以滿足企業員工接受素質教育的需求。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