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走
一、秦王嬴政:“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
這是嬴政與安陵國特使唐雎會談時發出的威脅,我們不難想象他說話時的兇惡形象。而唐雎更狠,針對秦王的戰爭訛詐回應道:“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竟耍光棍拔劍而起要殺嬴政,以后“流血五步”便成為行刺的代名詞。幸虧嬴政鬼聰明,慌忙伏地求饒,得以免死。后來更加著名的一次刺秦,是燕國的黑社會老大荊軻受人之托,圖窮匕見,欲殺秦王,嚇得嬴政那廝在秦庭之上屁滾尿流的負劍狂奔,太丟人啦!暴露出政治家色厲內荏的本質,同時證明秦國的中央警衛局局長是極不稱職的。
二、悍將樊噲:“臣死且不避,杯酒安足辭!”
鴻門宴上,劉邦危在旦夕,樊噲這位前屠夫帶劍擁盾,撞翻項羽的衛士闖進宴會帳篷內護主,怒發沖冠的直瞪著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項王竟被唬得按劍起身,禁不住夸樊是壯士,并賜酒肉給他,其實是想觀察樊噲是否真的臨危不懼。樊從容不迫的都吃了,沒露出半絲破綻給項羽。項羽對樊頓生好感,問他:“壯士,還能再喝嗎?”樊噲就器宇軒昂的回答了開頭的那句話。但是且慢,看官注意到沒有?樊噲是對項羽稱臣的!他若說“老子”死都不怕,還他——媽——的怕喝酒!那吃軟不吃硬的項王立刻就會手刃了樊噲。老樊貌似粗魯,卻是粗中有細,實在是太會說話了,既撐起了自己的面子,也給足項羽面子。不會甜言蜜語怎么行?
三、蜀漢名將關羽:“虎女焉能嫁與犬子!”
吳主孫權為了交好蜀國,拉攏與關羽的關系,不惜屈尊寫信給關,提出欲與“將軍”結成親家,要娶關的女兒做兒媳婦。這于公于私本來都是件美事,能密切兩國同盟關系,又能抬高關羽的身份地位,何樂而不為?關卻太牛了,膨脹的連話都不會說了,不同意就拉倒唄,還罵人家孫權是狗。結果吶,這位傳說中的虎將被孫權的手下生擒,像狗一樣的給宰殺了。禍從口出,說話不宜太損,關羽就是個現成的例子。
四、宋朝權相秦檜:“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
岳飛被殺,是中國歷史上最令人發指的冤案之一了,開頭那句話是秦檜對名將韓世忠說的,大意是岳飛的兒子岳云和部將張憲,在獄中寫的招供雖然沒承認岳飛要謀反,但岳飛謀反,也許有這件事。莫須有,是宋朝人的口語,意思是恐怕有,也許有。秦檜說這番話時的驕橫、指鹿為馬、視人命如螻蟻的可憎面目躍然紙上。這時岳飛、岳云、張憲即將被處死了,韓世忠憤然去秦府質問憑什么要殺岳飛?我們可以想象秦賊坐在太師椅上蹺著二郎腿,晃著腳,皮笑肉不笑,以玩世不恭之態搪塞韓世忠。韓果然大怒,詰問道:“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秦檜是陰狠的,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病死后,宋高宗趙構如釋重負,慶幸說:“我以后不用在襪子中插著匕首了。”可見狼與狽互相配合的同時,也在相互提防著。鼓勵官僚統治集團腐化墮落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國策”,以后一直被沿用。杯酒釋兵權時,“趙官家”就講的明白,讓掌握重兵的高級干部們盡享美色醇酒以樂人生。誰越腐敗他就信任誰。太祖很怕臣屬見樣學樣,像他那樣胸懷黃袍加身的凌云大志。時有詩云:欲封萬戶侯,夜夜上青樓!岳飛屈死于風波亭后,有人賦詩:恨君不為酒色客,煙花深巷無風波。微軟的宋朝,竟是一個花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