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2日,馬里蘭州戴維營,晚7點45分,布什總統晚飯后說累了想早點休息。晚8點,他身穿便裝,戴著一頂棒球帽登上了一架直升機。晚9點,美軍安德魯斯空軍基地。布什登上美國總統的專機空軍一號。6月13日下午,空軍一號降落在巴格達機場。隨后,身穿防彈背心、戴著頭盔的布什搭乘直升機飛越巴格達上空前往綠區,六分鐘后抵達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

而就在他進入會議室前五分鐘,伊拉克新總理馬利基才獲知他來了。
巴格達機場在空軍一號到來前一小時被關閉。底格里斯河上的橋也都關閉了。綠區上空不能出現任何低空盤旋的飛行物,美軍的悍馬軍車四處戒備。就在那一天,伊拉克至少有32人死于武裝沖突。而此前一周,基地組織在伊拉克的領導人扎卡維被炸身亡,伊拉克新政府組閣最終完成。
這次絕密飛行,布什真正希望得到的恐怕是一份秋天的收獲。2006年11月,美國中期選舉的月份。但最新民調結果顯示,美國人已經厭倦了布什家族政治,有意參加下屆總統選舉的布什總統的弟弟杰布·布什也受到殃及。就像《華盛頓郵報》所說的,現在的布什總統最需要一個救生圈。這個救生圈就是伊拉克新總理馬利基。如果他領導的新政府再不能給伊拉克的局勢帶來轉機,布什的日子就更加難過了。
然而,布什真能抓得住這個救生圈嗎?質疑來自美國國內。布魯津斯研究所專家稱:“我不確定這種象征意義的訪問能夠對伊拉克政府真正有所幫助。我會關注是否有更多對于新政府的政策和財政支持。我也希望布什總統能在近期談論到這個話題。”
質疑來自伊拉克。媒體注意到,伊拉克新總理馬利基除了在和布什握手的時候,更多的時候表情嚴肅。因為他不知道美國人的支持將給他帶來福還是禍。所以,當布什表示美國不會輕易撤軍時,馬利基的回應耐人尋味:“希望所有的苦難都會結束,所有的士兵都能回到祖國,帶著我們的感激之情,感激他們所做出的犧牲。”
質疑甚至來自布什的內心深處。“你知道,我們殺死扎卡維取得了進展,這是一回事。我會見了馬利基,相信他能做出正確的決定,這是另一回事。有人可能會說,那就讓我們看看啊。我很理解美國民眾很難將電視畫面上看到的死亡現實與總統所說的我們正在取得進展結合在一起。”
不過最大的質疑來自另一張驚現伊拉克的面孔。6月12日,就在布什總統秘密飛往伊拉克的當天,“基地”組織伊拉克分支機構在網上發表聲明宣布,他們已經任命一個名為阿布·哈姆扎·穆哈吉爾的人為扎卡維的繼任者。6月13日,他在一家伊斯蘭網站發表聲明:“復仇的日子近了,你們在‘綠區’內的堅硬堡壘保護不了你們……即將來臨的戰斗會揭露你們實力的假象與士兵的懦弱。別為殺了扎卡維而高興,他已經留下了訓練有素的雄獅。”
在阿拉伯語中,穆哈吉爾的意思是移民。于是,很多人猜測“阿布·哈姆扎·穆哈吉爾”不過是個化名。隨后美國軍方聲稱,所謂的穆哈吉爾,真名叫馬斯里,埃及人。2000年曾與扎卡維一起在阿富汗受訓,2002年來到伊拉克,2003年在巴格達地區建立了首個基地組織分支。但是,《亞洲時報》發表了一篇名為《與基地新領袖會面》的文章,據該報的消息來源,穆哈吉爾并非化名,此人的確存在。他是基地的情報指揮官,和扎卡維相比,更像是一個“政治領導人”。
穆哈吉爾曾與拉登一起工作,在蘇丹、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活動。2003年戰爭爆發后來到伊拉克,負責招募年輕人加入基地組織,并且是基地在中東和北非情報工作的負責人。巴格達以北400公里一個叫阿爾凱姆的小鎮是穆哈吉爾的長期據點。最近,他搬到了基爾庫克。隨后基爾庫克爆發了系列爆炸案,24名伊拉克人喪生,這很可能與他有關。至于他的國籍,有人猜測他來自利比亞,有人說是也門,也有人說他是伊拉克人。
反恐專家認為,是由伊拉克人還是外國人領導伊拉克的基地組織,這是當前最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假如扎卡維的繼承人是伊拉克人,那么未來伊拉克境內的武裝反抗將更多針對美國所領導的聯軍;假如扎卡維的繼承人來自國外,那么伊拉克就將繼續作為基地組織全球恐怖活動中心而動蕩不寧。
布什也承認,一個人的死不能終結伊拉克的暴力。如今,兩張都極富象征意義的面孔同一天驚現伊拉克,這看起來不像結束,倒更像一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