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形勢還很難判斷:教派武裝控制首都之后,是要幫助過渡政府鞏固政權,還是要和過渡政府爭奪對索馬里的控制權,建立塔利班式的政權?

6月初以來,位于“非洲之角”的索馬里再次引起世人關注。這個國家似乎在重現著十幾年前阿富汗的情景。當時阿富汗軍閥混戰無休無止,而塔利班以一支宗教力量的身份異軍突起,奪取政權,并曾一度帶給人們很大的希望。而在索馬里,異軍突起的也是一支教派武裝。6月5日,索馬里教派武裝“伊斯蘭法院聯盟”宣布攻占首都摩加迪沙,趕走了原來控制該地區的世俗軍閥聯盟軍隊。這是索馬里15年來第一個單一的武裝組織完全控制首都。在這之前,摩加迪沙被各派軍閥割據占領。6月14日,教派武裝又控制了位于摩加迪沙以北90公里的戰略重鎮喬哈爾。教派武裝在軍事上取得的節節勝利,給索馬里和平進程帶來了新的變數。
“法院聯盟”是什么
對于這個在短時間里崛起的教派武裝組織“伊斯蘭法院聯盟”,人們了解的并不多。據當地媒體報道,該聯盟是索馬里的一個泛部族聯盟教派武裝,與世俗的軍閥派別有著明顯區別,他們主張用伊斯蘭教法來治理國家。
自1991年以來,索馬里沒有中央政府,全國很多地方都建立了由伊斯蘭學者和伊瑪目組成的民辦政府,管理社會治安。他們自籌資金建立了伊斯蘭法庭,健全伊斯蘭法制,這些法庭判案公正,深得民眾擁護和歡迎。“伊斯蘭法院聯盟”就是在這些伊斯蘭法庭的基礎上建立的。近幾個月,該組織從中東地區獲得了資金支持,武器裝備不斷升級換代,勢力不斷壯大,最終將軍閥聯盟趕出了首都。
教派武裝“伊斯蘭法院聯盟”領導人之一謝里夫·謝赫·艾哈邁德在當地廣播中說,建立“法院聯盟”的惟一目的是給索馬里人民一個自己決定自己命運的機會。“法院聯盟”不是在搞政治運動,而是在進行一場革命——“一場長達15年動亂后讓人民看到希望的革命”。“‘法院聯盟’將把權力交給人民,以結束暴力”。艾哈邁德同時表示,為了恢復摩加迪沙的和平與穩定,該組織準備與任何人、任何組織會談。他還強調,“法院聯盟”不會在索馬里建立阿富汗塔利班式的政權。
教派武裝“伊斯蘭法院聯盟”攻占摩加迪沙之后,首都百姓的態度復雜。英國《泰晤士報》報道說,當地一些人認為,教派武裝更有管理能力,他們控制的區域至少在表面上恢復了秩序,他們還為百姓建立了不少學校和醫院,給那些遭受貧困和戰爭傷害的人送去救濟品。因此,教派武裝的勝利是通往持久和平的重要一步。
也有老百姓害怕教派武裝像塔利班統治阿富汗那樣來管理索馬里。這個組織攻占摩加迪沙之后實施的一些政策加深了他們的這份擔心。近日該組織宣布:索馬里在世界杯期間實施“電視禁令”,觀看世界杯轉播將被視為違法行為。教派武裝認為,賽事中球員的穿戴不符合伊斯蘭教義規定,而且電視畫面上有太多西方化的東西,教徒們的思想會受到“玷污”。當初,塔利班政權也要求本地所有參加足球比賽的運動員都必須身著長袖長褲的隊服,而且所有現場觀戰的球迷不準發出任何吶喊助威聲,只能安靜地觀看比賽。
考驗索馬里過渡政府
教派武裝攻占摩加迪沙之后,首先面臨考驗的就是索馬里過渡政府。
自從1991年索馬里爆發內戰以來,當地就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處于無政府狀態的索馬里既沒有警察,也沒有能有效執行公務的中央政府,進入這個國家更不需要簽證。軍閥武裝割據是當地最重要特征。2000年10月,在鄰國肯尼亞、東非地區組織和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幫助下,索馬里各個武裝派別開始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和平談判。由于武裝派別林立,各派之間的關系復雜,談判斷斷續續進行了三年多時間,直到2004年1月,索馬里各武裝派別代表才在內羅畢簽署了過渡憲章,開始組建索馬里過渡政府。2004年8月和10月,索馬里各派分別選舉產生了過渡議會和臨時總統阿卜杜拉希·優素福,并最終成立了以格迪為總理的過渡政府。這是索馬里自1991年以來成立的第一個得到國際社會認可的政府。
然而各派軍閥并未因此放棄各自的利益,同時也不愿意解除自己的武裝,因此過渡政府起不到中央政府的作用。更為遺憾的是,過渡政府起初只能暫時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辦公,直到2005年6月才遷回索馬里國內,又由于首都摩加迪沙的安全形勢得不到保障,只好遠離首都在南部城市拜多阿辦公。
格迪總理在教派武裝攻占摩加迪沙后表示,與割據一方的各派軍閥相比,他愿與教派武裝進行對話,因為“各派軍閥并不甘心接受過渡政府領導,并不愿意看到和平”。一索馬里議員也表示,教派武裝控制摩加迪沙“會給索馬里帶來和平的契機,如果該組織能進一步鞏固其在首都的控制權,過渡政府與各派武裝間的多方對話將變成與一方的對話,這將使對話變得簡單,有助于建立一個有效的政治實體”。
目前的形勢還很難判斷:教派武裝控制首都之后,是要幫助過渡政府鞏固政權,還是要和過渡政府爭奪對索馬里的控制權?由于過渡政府十分孱弱,并且沒有可以指揮的軍隊,因此,如果教派武裝不愿意聽命于過渡政府的指揮,自行其是,那么必將對過渡政府構成嚴峻挑戰,索馬里的和平進程必將遭到打擊。另外,被教派武裝暫時擊敗的世俗軍閥聯盟也不會善罷甘休,如果他們卷土重來,索馬里又會陷入戰爭中。
都是美國反恐造成的?
最近,不斷有媒體報道說,教派武裝之所以急于攻占首都,是因為美國的索馬里政策激怒了他們,因為美國一方面暗地支持軍閥武裝,另一方面指責教派武裝與“基地”恐怖組織結盟。
1992年,美軍進駐陷入內戰的索馬里。但1993年10月,美軍遭到索馬里武裝襲擊,18名士兵喪生。1994年3月美軍被迫撤出索馬里,此后數年美國未再直接插手索馬里事務。1998年8月,美國駐肯尼亞、坦桑尼亞大使館遭襲擊,首犯逃往索馬里。9.11之后,美國以“反恐”為名,悄悄“潛回”索馬里,開始實施支持軍閥武裝的“金元反恐”策略。美國《紐約時報》援引匿名美國政府官員的話說,中央情報局向索馬里軍閥輸送了數十萬美元,希望他們協助美國抓捕躲藏在索馬里的恐怖分子嫌疑人。
研究非洲問題的專家評論說,美國在東非的反恐行動顯得缺乏計劃,為了抓捕一小撮恐怖分子嫌疑人而資助索馬里軍閥的結果,是讓“伊斯蘭法院聯盟”這樣的教派武裝感受到威脅,導致他們提前發難。
美國一直拒絕承認它支持軍閥聯盟。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麥科馬克日前表示,美國準備與索馬里所有派別開展合作,以幫助索馬里實現和平。
索馬里目前的局勢令美國政府十分不安。布什總統表示,美國最關心的是索馬里不要變成“基地”組織的“天堂”。一位研究人員認為,伊斯蘭教派武裝在摩加迪沙取得勝利,是這個國家歷史的“轉折點”,“這與塔利班在阿富汗的崛起如出一轍”。他指出,教派武裝利用人們對暴力和戰爭的厭倦情緒,得到了民眾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