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皆“博”時代,商人也不甘落后。
木子美、竹影青瞳、芙蓉姐姐,當一個個無名草根憑借博客而獲名獲利狂飆崛起時,一個古老的國度開始充盈驚訝、不安和焦慮。是視而不見、口誅筆伐、避猶不及,還是坦然面對,投身其中,失衡的心弦何以復歸,人們進退維谷。
只是商人是最能理解這些草根的所作所為。一夜成名,繼而以名博利,是一條人見人愛的終南捷徑,更何況是商人?
一個商人就是一個媒體,一個媒體就是一個商人。商人與媒體,在相互寄生的裙帶裹挾下以利博名,或以名博利,不過是最世俗、最有效的手法。盡管如此,當博客攜網絡的傳播威力而來時,其“自媒體”的個性化魅力依然令商人不可抗拒。
博客橫空出世,商人的一個新舞臺形成了,同時披上了一溫情脈脈的文化外衣。而這個舞臺,廉價得不需要支付分文。
“感覺自己是一只大鳥,不停地旅行遷徙。有時在今天這樣美麗的天空里,有時則在遠遠近近的烏云,甚至雷電中。鳥有自己南來北往的目標,為了食物與繁衍。我們到底為了什么?”這是楊瀾在第一篇博客中的發出的疑問,表達了現代人在忙忙碌碌后的困惑。
不過,她很快又想通了:“《史記》里說,人們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皆為利往。除了‘利’,后人大概還要加上‘名’。不過,如果只為名利,我們一定要那么辛苦嗎?也許還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有愛和快樂。如果不能從中得到樂趣,工作就成了一種犧牲。”
看到這里,筆者想起一首古詩:
嫁得瞿塘賈,
朝朝誤妾期。
早知潮有信,
嫁與弄潮兒。
愛情婚姻話題普通又復雜,楊瀾在《有一種愛情之外的力量》中有一番獨到的詮釋:“婚姻需要愛情之外的另一種紐帶,最強韌的一種不是孩子,不是金錢,而是關于精神的共同成長,那是一種伙伴的關系。在最無助和軟弱時候,在最沮喪和落魄的時候,有他(她)托起你的下巴,扳直你的脊梁,命令你堅強,并陪伴你左右,共同承受命運。那時候,你們之間的感情除了愛,還有肝膽相照的義氣,不離不棄的默契,以及銘心刻骨的恩情。”
生死離別,人之常態,風花雪月,人之常情。商人雖然重利輕別離,但同樣也有七情六欲,浮沉榮辱之間,繁華與落寞概莫能外。
“我喜歡安靜,喜歡擦地、洗衣服。我大約是十點就上床,看一張碟,時間正好,在十二點前睡覺。真的是這樣,就這樣在別人認為無聊的生活方式中生活。我任何時候都知道我所謂的個性就是我的不從眾的表現,但是,我并不是低靡,你會發現我在許多時候又讓大家眼前一亮。”
這三個句子中,吉米向讀者展示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個性的另一面。如果沒有博客,吉米或許要靈魂獨白了,讀者也無法了解到真實的吉米。
潘石屹讀罷梁實秋的《寂寞》,產生了難得的共鳴。他理解到:只有在寂寞的時候,才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這是一種難得的境界,而這“境界與環境有關,更與人心境有關”,寂寞時可以跳出塵世。現實生活中有些自我非常膨脹的人感覺到自己比別人偉大,自己處處比別人強,自己總是對的,實際上是失去了真實存在的自己。
2月28日,任志強在博客中寫道:小潘(潘石屹)又寫了封來信,并特意打了個電話來,告訴我他又寫了一篇博客,電話里我對小潘說:“你是閑得沒事兒干了吧,我還有許多要干的工作。”小潘說:“你晚上加個班再寫一篇吧。”
任志強拋出“城市規劃要分窮人區、富人區”后,潘石屹逮住這個機會,不失時機地參與到辯論中,“一論”加“再論”。于是,博客變成了一個戰場,有來有往的口水仗吸引了眾多眼球。
在博客中論戰,商人的意志得到極度張揚,但論戰并非惟一的張揚方式。金鼎集團常務副總經理王良智則是慷慨激昂,把博客變成了一個演講臺。
年前,王良智去了趟西藏,被藏地風情深深觸動。“那些祖祖輩輩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們和長年累月生活工作在青藏高原的內地朋友們,是何等的堅韌不拔,他們對生活的領悟和對未來的追求,是何等的純粹而又高尚。從他們身上折射出了我們這些生活工作在大都市的人們,是何等的浮躁與淺薄!”從這里,我們讀到了“憤青”的吶喊。
博客問故人,冷暖方可知。靳羽西的博客充滿性情文字,我們讀到的是友人情懷。“羽西明天就要去北京了,那里冷不冷?”好像不是在給讀者打招呼,而是在臨行前夕給外地朋友打電話,詢問該穿什么衣服。
“可以看到新房子了,真期待!”小孩子一般的興奮,外人看來,會有點怪怪的。但看靳羽西的博客,很快就能明白,原來靳羽西對房子有特殊的感情。
靳羽西特在乎觀眾對她的表現,渴望與他們交流,得到他們的意見。如:大家有沒有看我在周六中午的節目?好看嗎?從未間斷的博客,儼然成了靳羽西和網友的書信郵箱。
互聯網浪潮顛覆了人類的生產方式,而博客則侵淫著商人的生活,并逐漸演化成商人的一種生存狀態。
王石登上珠穆朗瑪峰,讓人們耳目一新。到南極探險,又博得滿堂喝彩。一會加德滿都,一會法蘭克福,一會圣地亞哥,一會里斯本,人到哪里,王石的博客就寫到哪里。王石的博客縱橫千萬里,遼遠放曠,又不失細膩周到。
“徒步,背著行囊穿越波卡拉老城區。一組組荷槍實彈士兵,呼嘯而過載滿士兵的軍車;孩童在空蕩街頭玩耍板球游戲;偶爾行駛運客小巴,導游解釋:有……保護。”這是《尼泊爾印象之四》(《翱翔蒼鷹、彩色飛傘比翼藍天》)中的句子,咋一看來,真有點在槍林彈雨中歷險的味道。
行走世界,挑戰極限,是王石的生命特質,博客則是王石的網絡生存狀態。在這里,王石的生命力再度張揚,堅韌商人精神得到了進一步佐證。
商人和激情擁抱博客,也使得商人的個人價值在網絡中得到提升。
身為獨立制片人和演員的徐靜蕾去年10月25日開設了博客,短短112天,該博客的點擊量即突破1000萬次大關,目前點擊量已超過1700萬次。其中蘊含的商業價值,超出了廣告層面。
目前,徐靜蕾的博客已結集為——《老徐的博客》,計劃出版上市。據出版方透露,《老徐的博客》不會因其文章在網絡上刊登過而降低稿酬,仍然按原創價格計算。
亦商亦文,商人從“博”,預示一個全新商業時代的來臨。在這個時代,傳統的商業價值觀念走向式微,商業價值將被重新界定和構建。
一花一世界,一商一博客。也許,商人秀博客永遠無法徹底擺脫在商言商的窠臼,但終究帶來了幾許清新,幾許明媚,這對于商內商外都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