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鹽城市農村出現了“農戶資金互助組織”的萌芽,為了更好地引導、規范、促進“農戶資金互助組織”的發展,我們對阜寧碩集、亭湖便倉兩地的有關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農戶資金互助組織的產生背景
鹽城市是農業大市,農業占比較高,農民增收的任務比較重,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民、農業、農村資金需求多,但是,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供給不充分,部分地區“三農”資金供求矛盾大。表現為:
一是服務于“三農”、在農村地區有網點的金融機構少。目前大多數農村地區僅有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的基層機構也越來越少,郵政儲蓄體制改革正在進行中,現在是“只存不貸”,因此在農村有“腿”、服務于農民的只是農村信用社,而在面廣量大的農村資金需求面前,這支“主力軍”明顯是“力不從心”。
二是在利率市場化改革進行中,農村信用社實行貸款基準利率加點浮動的貸款定價方法,少數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上浮幅度較高,加之不恰當的解釋宣傳,一度引起農民的不滿。目前阜寧農村信用聯社執行的一年期貸款利率為10.71%,是人民銀行同檔次基準利率的2.2倍。
三是農村信用社信貸服務能力下降。去年農村信用社代辦人員清理,阜寧碩集農村信用社清退了代辦員10人,一方面導致存款下降,另一方面使服務能力下降。目前碩集鎮總戶數為1.09萬戶,該鎮農村信用社信貸營銷人員3人,向居民發放的“興農致富卡”3100張,仍有2/3的農戶家庭難以得到農村信用社的貸款服務,其資金需求主要從民間融資渠道滿足。
四是民間融資比較活躍。據調查推算,鹽城市民間融資總量在30億元以上,一個典型的鎮20戶居民民間融資發生額就達38.3萬元,戶均約2萬元。
二、鹽城市農戶資金互助組織的運作模式
(一)自發實踐中誕生的阜寧縣碩集富民合作社
阜寧縣碩集鎮居民7人自發成立了開展農戶資金互助業務的碩集富民合作社(以下簡稱富民社)。該社于2006年3月2日被阜寧縣農業產業化辦公室認定、備案,2006年3月17日從工商部門領取合伙企業營業執照(但經營范圍不包括資金互助)。該社內設物資服務部、資金互助部。物資服務集農業生產技術、病蟲防治、農業生產資料等為一體,資金互助模式是:社區內社員自愿入股(股金50元)成為會員,會員間資金余缺通過資金互助部進行調劑,計付利息。截至2006年8月30日,該社資金互助部已在東崔、南舍、何橋、五星、張墩、雙橋等6個村設立業務站點;入股股東發展到414人,股本金總額達13.15萬元;累計吸收互助金共465筆,金額為206.07萬元,支付互助金利息0.06萬元;使用互助金162筆,金額183.55萬元,在碩集鎮農村信用社(以下簡稱信用社)存款余額達25.57萬元。需要說明的是,當年這個鎮的合作基金會發展較好,目前清理基本結束,未出現支付困難和大的經營風險,因此,現在的資金互助服務仍有較大的合作基金會色彩。
(二)規范引導中發展的亭湖區便倉鎮合作社
亭湖區便倉鎮農戶資金互助合作社(以下簡稱便倉社),是鹽城市農辦在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中決定作為試點而進行實施的。經多次協商,由亭湖區政府牽頭召集相關部門會辦,并形成會議紀要,由民政部門辦理了登記手續。今年以來,人民銀行鹽城市中心支行指導其建立規章制度,初步組建了比較規范的農戶資金互助合作社。其試點的基本原則是幫助農戶緩解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融資難題,促進所在地經濟的發展,有利于新農村建設,同時有效防范融資風險;明確性質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非企業合伙制單位;目前互助基金包括發起人投入的資金、社員繳納的互助資金,自愿加入的社員須繳納500元以上的互助資金。因繳納的互助資金數量差異,為平衡社員之間的利益,繳納的資金保證不低于銀行同期同檔儲蓄存款利率;使用互助基金的社員承擔低于信用社貸款利率的使用費。堅持社區性原則,確定互助的范圍,即本鎮內的農戶、個體工商戶、專業戶、經濟合作組織的會員中內開展資金互助活動。為了防范風險,明確互助金使用的最高限額為5萬元。目前,該社正處于試運行階段。
三、農戶資金互助組織發展的過程中應注意防止的幾個問題
富民社成立以來,在為當地農民生產、生活服務方面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一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當地農民生產、經營資金短缺的矛盾,受到許多農戶的歡迎;二是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民借款利息負擔;三是有助于對民間資金進行引導和融通,使其走上前臺,陽光操作。便倉社也正在發展會員過程之中,入會社員比較積極,預期將逐步成為活躍農村經濟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是,由于目前沒有其他宏觀政策依據及法律法規文件與1號文件相配套,致使農戶資金互助無法可依,無章可循。亭湖區便倉、阜寧縣碩集等兩個農民合作社目前正處于剛剛興辦和發展的初始階段,尚有不太規范的地方,如富民社資金互助業務的發展,就曾引起當地農村信用社和鹽城市銀監局的關注,2006年6月鹽城市銀監局認定富民社資金互助業務屬非法金融業務,要求取締該社資金互助業務。因此,今后對農戶資金互助組織在探索實踐、引導規范過程中必須防止4個方面的傾向。
(一)防止互助組織規模過度擴張
農戶資金互助組織在興辦和發展的初始階段,如果缺乏有效的引導和規范,容易出現人社條件低、社員成份雜、組織結構散、業務發展亂等現象。因此,引導農戶發展資金互助組織應堅持控制規模、加強管理、防范風險的原則,要求資金互助組織的社員必須是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承認組織章程的農戶,每人資格股股金不低于人民幣500元;在組織內部開展資金融通活動。在現階段,發展農戶資金互助組織可采取兩種模式,一是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對組織內的農戶提供融資服務;二是在一、二個行政村范圍內,知根知底的農戶自愿創辦資金互助組織。
(二)防止資金互助蛻變為非法金融
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等非法金融業務活動,是我國法律禁止的犯罪活動,必須在農戶資金互助業務和非法金融業務之間建立一道防火墻。鹽城市人民銀行在引導和規范便倉社時,要求便倉社按照自愿原則吸收社員的投資股,年終根據年度財務情況給予擁有投資股的社員不低于同期農村信用社存款利息的補償;對社員放款,向社員收取不高于同期農村信用社貸款利息的服務費;年度收益在提取公積金、公益金、風險基金后,按實繳股金比例分配給社員。
(三)防止重蹈農村合作基金會覆轍
原農村合作基金會因壞賬太多、風險太大,在1997年中央整頓金融秩序時被關閉。有鑒于此,人民銀行鹽城市中心支行在引導和規范農戶資金互助組織時,提出“堅持自主經營,加強風險管理”的要求。一是堅持自主經營。對農戶資金互助組織,各級政府部門和鎮、村干部要多做協調服務工作,讓農民自主經營。二是加強風險管理。要實行單一制組織結構,不設立業務站點。對社員放款的收回,實行調查論證人負責制、信用擔保制。三是增強自有資金實力。農戶資金互助組織成立時,發起人所籌集股金不低于人民幣10萬元。要防止抽逃股金、虛擬參股等問題。要按放款余額提取呆賬準備金和壞帳準備金,按互助金余額的一定比例留存備付金,提高抵御風險能力。四是完善業務管理。要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完善資金收付手續,規范業務操作流程,制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要實行嚴格的目標管理和責任追究制,提高審慎經營水平。
(四)防止互助組織功能惡性膨脹
農戶資金互助組織在興辦和發展初期,一些人誤認為農戶資金互助組織能夠包攬農村居民的一切資金難題,導致農戶資金互助組織定位不準,向到外地承包工程的包工頭放款。人民銀行鹽城市中心支行在引導和規范農戶資金互助組織時,要求農戶資金互助組織利用對本地農民財產狀況、信用情況等比較了解的信息優勢,滿足本社社員從事農業生產、服務的資金需要,既防范互助組織資金融通風險,又減少與農村金融機構的正面競爭,維護農村金融穩定。
四、引導農戶資金互助組織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明確指導思想,把握好方向
一是在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發展農戶資金互助組織,不改變社員的財產所有權,做到產權明晰。二是堅持合作制性質,明確是以農戶為主體的經濟性的資金互助組織,以為社員提供資金融通服務為宗旨。三是堅持資金融通封閉性,只能在組織內部開展資金融通活動。
(二)從實際出發,積極穩妥地發展
要根據當地條件和農民迫切要求,確定發展步驟,采取適當的組織模式。由于欠發達地區農戶的規模普遍較小,農業附加值較低,農民的社交和管理能力普遍較弱,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房產等不能作為貸款抵押品,沒有條件組建跨鄉、跨縣的不受社區限制的農戶資金互助組織,沒有條件發展向各種職業的農村居民提供資金融通服務的農戶資金互助組織。因此應把農戶資金互助組織的興起與發展看作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要自上而下推動,更不能規定發展時間和數量比例。對農戶資金互助組織,政府應制定規劃、控制規模,限定范圍,嚴格監管,加強引導和規范,但不宜插手組織經營和其他內部事務。
(三)堅持民主管理,建立良好運作機制
一是堅持農戶自我聯合。創辦農戶資金互助組織,應以農戶為主體,自愿參加,互助合作。二是堅持民主管理。要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在內部建立健全自我管理運行機制。要優化人員素質結構,工作人員要取得相關資格證書,管理人員要達到大、中專學歷水平。三是堅持農民受益。農戶資金互助組織的放款只能滿足本社社員從事農業生產、服務的資金需要。年度收益應歸社員所有,采取兼顧當前利益和事業發展、兼顧個人利益和組織利益的方式分配。
(四)構建監管體制,切實防范風險
在地方黨政領導下,成立市、縣(市)兩級引導農戶資金互助組織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領導小組由分管金融工作的副市長任組長,市農工辦負責人任副組長,成員由政府辦、工商局、財政局、人民銀行、銀監局、審計局等部門的負責人組成。市政府負責制定辦法,包括管理細則和監管標準,配套政策和監管措施,退出的條件、方式、程序等,各縣(市)組織落實,并承擔對試點單位具體管理職責,其中縣農工辦負責對試點單位的管理、協調,縣工商局負責核發試點單位營業執照,縣人民銀行負責對試點單位的監測、指導,縣審計局負責對試點單位的審計監督,縣(市、區)農村信用聯社負責對試點單位的業務輔導。
(調查組成員:薛 亮、萬衛東、程茂洲、唐友偉、夏鴻寧)
(本欄目策劃、編輯:范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