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反映我國晉商之魂的歷史電視劇《喬家大院》,引發筆者對當代民營企業家素養問題的思考。
一、當代民營企業家應具備建立和實施現代企業制度的決心和勇氣
電視劇中主人公喬致庸為了得到潘為嚴這一經營票號業內奇才,用八抬大轎親自請回,讓潘擔任大德興茶莊票號大掌柜,當時潘爽快答應休息一個月赴任,但一個月后潘見喬時,說不能接任大掌柜,喬說事先有約定,為什么不履行約定呢?潘說,一個月內,我已了解,你喬東家對所經營的商號票號業務什么都管,要我出任大掌柜,條件是你什么事都不管,每四年結一次帳,只有這樣才能按照我的管理設想實現“匯通天下”之理想,喬致庸爽快地答應了潘。由此可見潘為嚴是我國企業制度的較早發明者,“喬潘合作”是利用企業制度的第一實踐者。古人尚能如此,而我們作為當代人,理應建立完善的“產權明晰、責任明確、管理科學”的企業制度,但可惜的是我們經濟欠發達的老區鹽城,真正建立并規范運作現代企業制度的不足1%,要么沒有建立,就是建立了也是擺設。絕大部分民營企業家“小富即安”的小農思想比較嚴重,同時擔心自己辛辛苦苦創立的這份家產只有自己管理才放心,不愿意也不敢使用“職業經理人”(CE0)。我市建立和運作現代企業制度較為成功的是大宏集團,董事會明確規定,總經理動用100萬元以下資金不須請示董事長,企業“人、財、物”和“產、供、銷”由總經理全權負責,企業從此走上良性運作的快車道。
二、當代民營企業家要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
喬致庸在喬家產業發展過程中,以每個員工作為喬家產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電視劇中,喬東家和二奶奶親自為犯了家規的長栓和翠兒舉行婚禮;敢于使用與己有不共戴天之仇的黑幫幫頭劉黑七做保鏢,劉黑七在走散后,喬東家不顧戰亂帶來的個人安危,親自到太平軍占領地尋找;喬以20年甚至一輩子許諾與業內奇才潘為嚴合作。這些都為喬家產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股份設置的時候,將股份確定為“銀股”和“身股”,“身股”根據人才貢獻的大小分為一至十厘十個等級,參加年終分紅,開創了我國“人才股份化”之先河,這與我們當前提倡的“以人為本”經營管理理念一脈相承。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發展全局,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具體到企業,就是企業老板既要以每個員工的生存和發展作為根本(廣義),又要以企業的人才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狹義)。實現廣義和狹義“以人為本”的有機統一。而目前制約我市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才匱乏,“十五”末我市人才占人口的比重僅為4%,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2,蘇州的1/5。造成我市中小企業的管理人才、技術研發人才和技工人才嚴重匱乏的主要原因是“以人為本”的理念尚未形成。
三、當代民營企業家應確立“誠信經營”的宗旨
電視劇中喬致庸調查發現自家商鋪祖上創立的看家產品胡麻油,由于掌柜使假,毀掉了老字號品牌產品的信譽,當機立斷,毅然辭掉使假的掌柜,當眾向各位父老鄉親賠禮道歉,以一文錢一斤的價格將使假的胡麻油血本拋出,并對已受騙的顧客實施賠償,承諾以后在復盛公名下的所有商鋪決不會使假;大德興茶莊票號第一筆郵兌業務是一位“相與”要將打工掙來的5兩文銀匯到浙江很偏僻的鄉村,掌柜不想攬這筆賠本的小生意,但喬東家卻毅然接下了這筆業務,并免收服務費,從此打出了復盛公票號誠信經營的品牌,隨后達盛昌也做出誠信承諾,從而構建了晉商誠信之魂。今天,誠信已成為企業的生命,誠信已成為政府正在引導和打造的一個體系。“政府無信不為,企業無信不興,個人無信不立”已成為大家的共識,也是打造誠信體系的中心任務。市科行環保公司董事長劉懷平就提出“思路決定出路,人品就是產品,誠信就是效益”的經營理念。但在總體上我市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相對滯后于全省,80%以上的中小企業未經信用評級,企業信用平臺的建設、推廣和使用還不到位。
四、當代民營企業家要有永不言敗的精神
喬致庸在與對手達盛昌崔鳴十東家競爭過程中,不幸惹上朝廷官司,深陷囚籠,還身背800萬兩官債,但他沒有被擊倒,永存一顆追求“匯通天下”的心,永不言敗,堅韌不拔,鍥而不舍,不斷追求。這種永不言敗的精神,也是我市中小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需要學習和發揚的。
五、當代民營企業家要不斷增強創新發展能力
電視劇中喬致庸一直在追尋“匯通天下”之夢,而“匯通天下”的內涵、業務服務“相與”的內容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匯通天下”最初的功能是在商業活動中為了避免長途攜帶銀兩之苦,降低押銀風險和經營成本而誕生的一種貨幣信用;隨著業務的發展,“匯通天下”又具有了郵政匯兌的功能;潘為嚴進一步發展的“匯通天下”的融資功能,吸收北方財主的余銀到南方貸給絲紡手工業主,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匯通天下”?!皡R通天下”追尋的過程實際就是喬家產業發展過程中產品和服務不斷創新的過程。當前,黨中央提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創新包含思想理念的創新、體制機制的創新、管理模式的創新,更重要的是技術和產品的創新。只有通過技術的創新,才能不斷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服務。而目前我市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比較薄弱,研發費用占銷售的比重僅為1.1%,低于省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去年擁有專利只有1600多件,發明專利僅有200件左右,平均250個中小企業才擁有一件專利。產品的升級,產業的升級和技術的升級受到嚴重制約。因此,我市中小企業要不斷學習喬東家這種創新精神。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經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