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進常德市新型工業化建設,加速園區工業發展,市委、市政府明確市經委主要負責園區的日常管理、綜合協調、產業布局和園區工業的統計、調度、督查、考核。對此,我們將充分履行職能職責,全力服務園區企業,促進園區工業發展。
一、科學規劃
區域性園區向產業性園區轉變,是園區發展的必然趨勢。市推進新型工業化領導小組已組成10個課題組,在前段完成園區專題調研的基礎上,科學制訂三個方面的詳細規劃:
一是園區產業發展規劃。我們將遵循有比較優勢、有龍頭帶動、有配套基礎、有集群前景和市場配置資源、資源決定產業、產業集聚園區的原則,科學定位每個園區的主導產業,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因勢利導、錯位發展。初步規劃:德山開發區重點發展醫藥、造紙、紡織、糧油水產品加工、裝備制造、新材料產業;武陵重點發展高新電子、裝備制造及零配件、食品加工、塑料制品、新型墻材產業;鼎城重點發展機械制造、農副產品加工、紡織服裝、建材等產業及以橋南市場為依托的“前店后廠”式加工企業;漢壽重點發展紡織、醫藥、精細化工、林紙產業;桃源重點發展電解鋁及鋁材深加工產業,形成集群;臨澧重點發展化纖紡織、汽車配件、新型建材、食品產業;石門重點發展能源、礦產品深加工、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澧縣重點發展食品、紡織、電子、鹽化工產業;津市重點發展汽車及零配件、紡織、食品、鹽化工產業;安鄉重點發展機械加工、醫藥、林紙產業。同時,堅持產業集聚、企業集中、用地集約的原則,指導、引導、督導各地科學規劃園區內各個產業的布局,讓每個產業都擁有一個相對獨立和集中的區間,形成各個特色區塊,打造專業化、特色化、集群化園區。
二是園區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規劃。生產性服務業是產業集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園區發展的重要支撐。我們將組織專門力量,與相關職能部門和科研機構協力攻關,加強園區企業產品研發、采購、儲存、運營、銷售、售后服務等環節的研究,科學指導各園區管委會規劃好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現代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及信息化工作方案,做到近期有詳規、遠期有愿景,促進各種要素的自由流動、合理流動,著力發揮好生產性服務業對園區產業的“助推器”作用。
三是小企業創業園建設規劃。我們將整合市、縣兩級的相關人才資源,協助各地認真做好園區內小企業創業園的規劃方案,采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方式,力爭在兩、三年內建好高標準、高質量的小企業創業園。當前的重點是協助德山開發區做好服裝產業園的詳規,盡快啟動建設,切實降低投資者的投入成本,為本地小企業和微型企業發展壯大拓展空間。
二、扎實服務
服務企業、服務園區是我們的應盡之責。我們將努力從四個方面搞好服務:
一是督查政策兌現。對市委、市政府出臺的有關工業和工業園區發展的政策,我們將廣泛宣傳、認真落實、堅決兌現。并于每年第一季度組織專門力量對各級兌現政策的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對未兌現的,列出清單,督促各級各部門限期兌現,做到有諾必踐,維護市委、市政府政策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增強企業做大做強的積極性。
二是督導項目落實。工業辦將嚴格履行督導職責,對市、縣兩級園區特別是德山開發區內的重大新上項目和重大技改項目,分別建立項目調度臺賬,做到一月一調度,督促意向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動工、動工項目早投產。
三是協調發展環境。我們將在每個園區建立環境問題“臺賬”,落實發展環境月報告制度和問題化解機制,每月向各園區企業收集、督查一次,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與相關部門進行銜接和協商,妥善化解。根據園區企業需要,繼續選派市直機關事業單位優秀干部到園區企業開展外協工作,幫助企業協調外部環境,減輕企業負擔,切實當好監督員;緊扣企業發展實際,幫助搞好貸款融資、手續代辦、項目申報等服務,當好服務員;著眼企業長遠發展,幫助企業整章建制,規范企業生產經營行為,當好協理員。
四是合理配置要素。認真研究各級的相關政策,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并迅速籌建好中小企業服務中心,為園區企業和投資者搞好創業輔導服務、投融資服務、技術支持服務、人才培訓服務、管理咨詢服務、信息咨詢服務、市場開拓服務,盡最大努力為園區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產品。重點做到“三個傾斜”:即爭取省技改貸款貼息資金向園區傾斜、省市兩級銀企洽談項目向園區傾斜、省“小巨人”企業培育指標向園區傾斜。
三、合理調度
我們將根據市推進新型工業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經委的職責,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凝聚領導力量、部門力量、干部力量及新聞輿論的力量,全方位營造關心支持工業、加速園區建設與發展的濃厚氛圍。在此基礎上,認真做好園區企業的指導、調度和統計分析。
一是科學指導產業發展。結合園區已有的產業布局,圍繞主導產業做深化文章,大力開發精深加工項目和配套項目,通過產業細分,建立起上、中、下游關聯密切的產業鏈;依靠骨干企業的強大支撐,激勵本地民間資本入園辦企業,走產業延伸、產業關聯、產業配套、產業集群的路子。真正把園區打造成產業集群的示范區、核心區。
二是認真做好統計分析。我們將明確專人負責園區發展情況的統計、調度和分析工作,盡快健全上下一體的統計調度體系;建立各種專門的調度臺賬,強化園區企業經濟運行、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使用、技改項目進展情況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和調度,做到一園一賬、客觀真實,每月堅持調度一次、通報一次、現場督導一次;經常性研究分析各園區每個時段的發展情況,找準問題、分析原因、提出對策,為市、縣兩級黨委、政府科學決策園區當好參謀。
三是及時搞好綜合協調。定期和不定期到園區開展專題調查、現場調研,對園區建設和管理以及園區經濟運行中出現的重大問題和矛盾,做到及時掌握,及時組織專門力量進行協調,合理調處。同時,切實加強對園區煤、電、油、運等生產要素的監控,及時為企業提供預警分析、處置方案,統籌協調、科學調度,確保園區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
我們還要在市委、市政府和推進新型工業化領導小組的領導下,科學合理地制定工業園區綜合評價體系,制定考核辦法,堅持客觀公正、科學合理、定量為主的考核原則,采取季度考核與年末考核相結合,會同相關部門一道,對園區基礎設施投入、新上工業項目、新增規模企業戶數、企業銷售收入和入庫稅收增長情況等進行督查檢查和綜合考核。通過考核,加壓力、強動力,力爭全市工業園區在“十一五”期間,工業銷售收入和入庫稅收年均增長30%以上。
(作者系湖南省常德市經委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