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動態
十部委聯合發出紡織行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最近,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委聯合發出《關于加快紡織行業結構調整促進產業升級若干意見的通知》,對紡織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原則、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及政策措施等做出明確部署。工作重點:加快技術結構調整,提高產品附加值;加大原料結構調整,實現原料的多元化;加快重點行業調整,推進結構優化;提高紡織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大力推進自主品牌建設,創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自主知名品牌;推進企業組織結構調整,提高產業集中度;促進東中西部協調發展,優化行業區域布局。促進紡織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一要大力推進紡織技術進步;二要認真執行國家產業政策;三要支持發展紡織原料;四要加強信息引導與預警體系建設;五要規范市場競爭環境;六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第三批實施關閉與吊銷煤炭生產許可證名單。5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第三批決定實施關閉與吊銷煤炭生產許可證的1802處煤礦名單。其中,河北106處,山西294處,內蒙古315處,黑龍江130處,湖南307處,重慶176處,四川114處,貴州237處。根據“十一五”煤炭工業規劃(草案),小煤礦的數量要由2005年的2.3萬多處減到1萬處左右。截至今年4月7日,已經關閉了5931處,尚有7000多處將陸續關閉。
今年安監總局將重點關閉四類礦井。5月上旬,安監總局有關負責人指出,各地將在5月15日前落實并上報今年關閉礦井計劃。今年關閉礦井的重點對象:一是煤炭資源接近枯竭、采礦許可證到期的礦井,二是生產能力在3萬噸以下的煤與瓦斯突出礦井,三是按地方政府規定應予淘汰關閉的礦井,四是已取得相關證照但管理滑坡、經整頓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礦井。前4個月,全國煤礦事故同比減少144起,死亡人數減少555人,分別下降17.2%和32.5%,百萬噸死亡率1.966,同比減少1.026,下降34.3%。
經濟運行動態
今年以來中央企業結構調整力度加大。一是重點行業投資進一步增加。一季度,中央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608億元,同比增長27.7%,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平。投資增長主要集中在電力、石油石化、通信、運輸、礦業等國民經濟重要行業。二是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鋼鐵企業鋼材產量增長9.6%,其中中厚板、熱軋薄板分別增長了10.6%和31.9%。三是海外市場進一步擴大。建筑企業開拓海外市場取得明顯成效。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實現海外營業額15.5億元,增長3.3倍;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新簽海外合同額53.1億元,增長78.6%。
我國彩電行業形勢十分嚴峻。信息產業部的報告顯示,一季度國產彩電業產量和效益均嚴重下滑。彩色電視機自今年年初開始呈現負增長,一季度全行業CRT彩電產量同比下降16.7%。在產品加快升級換代的同時,利潤空間迅速縮小。家用視聽行業的利潤率已經從去年全年的2.4%下降到一季度的1.7%。報告指出,今年國產彩電業形勢更加嚴峻,除了受彩電市場飽和的影響,更重要的是中國彩電有一半是出口,而今年國外加強了對中國彩電的反傾銷力度,對中國彩電產銷產生很大影響。
一季度物流業投資快速增長。一季度,我國物流運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例為18.2%,比去年全年下降0.4個百分點。國內物流相關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額為1327億元,同比增長33.3%,高于全國平均增長水平。
地方動態
上海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梯度轉移。5月上旬,上海召開全市工業區工作會議,提出計劃在5年內淘汰3000—4000家劣勢企業,整理20平方公里左右的存量工業用地的目標。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上海將實施兩項節能制度:一是實施高能耗劣勢企業的淘汰制度。鐵合金、小鋼鐵、建材、化工等高能耗產業中的高污染、低效益企業,將有步驟地實行關、停、改。二是實施建設項目能耗審核制度,新建項目必須達到該行業能耗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工業項目萬元增加值能耗原則上不能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2倍(以2005年上海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1.27噸標準煤為基準)。此外,為推動實現產業梯度轉移,上海市經委還專門成立一個“上海產業合作促進中心”,其核心功能是在各地為即將轉移出去的產業建立產業合作基地。
山東省加快煤炭企業整合重組步伐。山東省有關部門近日表示,將加快煤炭企業的整合重組步伐。一方面是以兗礦集團為龍頭,將省國資委下轄的7家省屬煤炭企業整合為一個大型煤礦企業集團。2005年這7家煤炭企業原煤產量1億噸,占山東全省產量的76%,但產量最大的兗礦集團也只有3500萬噸。與此同時,山東省也在加快小型煤礦的關閉工作。
歐盟反傾銷對廣東皮鞋出口產生直接影響。歐盟日前決定,自4月7日起對來自我國的皮鞋加征4%的臨時反傾銷稅,并在6個月內逐步將稅率提高到19.4%。該措施對廣東輸歐皮鞋帶來直接影響。據廣州海關統計,1—3月,廣東輸歐皮鞋同比增長41.3%,但4月份同比僅微增3.1%,對歐盟出口量由1月份的1017萬雙驟降為520萬雙,出口量及出口增幅均降至今年的最低點。針對歐盟的反傾銷措施,廣東企業一方面積極應對,向歐盟委員會提出進行“無損害抗辯”。另一方面,逐步提高輸歐皮鞋的檔次,4月出口平均價格為6.6美元/雙,比前3個月上漲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