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是企業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財務管理的基本要素面臨著從財務資本向知識資本的擴展,財務管理的內容也將發生新的變化。
一、知識經濟時代財務管理內容的變革與擴展
(一)無形資產將成為企業投資決策的重點。在知識經濟條件下,“企業=有形資產十知識資本”。知識資本是企業所有無形資產的總和,是企業運轉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在新的資產結構中,以知識為基礎的專利權、商標權、商管、計算機軟件、人才引進與開發等無形資產所占的比例大大增加。在一些高新技術企業和大型企業中,無形資產在總資產中所占的比重以及所起的作用,已不容忽視。這就要求財務管理者,必須調整舊的投資決策指標,建立切實反映無形資產投入狀況及其結果的決策指標體系。
(二)風險管理將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知識經濟時代,導致企業風險加大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1、財務信息披露中的風險。如果一個企業的內部和外部對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及時,或者企業的管理當局對于來源于企業內部和外部的各種信息不能及時有效地加以選擇和利用,均會進一步加大企業的抉擇風險。2、知識的快速更新,加大了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風險。3、無形資產投入速度快,變化大,它不像傳統投資那樣,能清楚地劃分出期限與階段,從而使得投資的風險進一步加大。所以,企業如何在追求不斷創新發展與有效防范、抵御各種風險及危機中取得成功,便是財務管理需要不斷研究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三)人力資本的所有者,將成為企業稅后利潤分配的參與者。知識經濟時代的勞動者,是一種知識型的勞動者。因此,物資資本的增值來源于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比物資資本更具有增值性。所以,人力資本的所有者,即使沒有直接投入物資資本,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企業稅后利潤分配的參與者,這說明,人力資本的所有者成為企業稅后利潤分配的參與者,是知識經濟時代財務管理的一種必然趨勢。
(四)反映知識資本價值的指標將成為企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資本所反映的是市場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值。由于傳統會計下知識指標反映的局限性,使得近40年來,一些高新技術企業的股票在上市后,其市場價值往往比其賬面價值高3—8倍;而有些公司雖然其賬面價值大,但市場價值卻每況愈下,以致最后陷入破產的絕境。可見,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反映知識資本價值的指標必將成為企業財務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企業的管理者,還是企業的投資者、債權人等相關利益主體,都必將十分關心和重視反映企業知識資本價值的指標。
二、知識經濟時代企業財務管理如何應對新變革
(一)企業財務管理觀念必須全面更新。企業要以全新的理財觀念和現代化的財務管理觀念進行理財。要有以人為本的觀念、信息觀念、無形資產觀念、風險理財觀念、知識化理財觀念、知識資本觀念、競爭與合作相統一的觀念。
(二)企業財務管理效果必須做到最優化。在具體的生產領域,企業財務管理效果的最優化具體表現在注重“三效”的提高上,即注重經濟效益的提高、注重經濟效果的好壞,注重經濟效益的高低。
(三)企業財務管理對象要以有形生產要素為主轉向以無形資產要素為主。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人價值和作用超過資本的價值和作用,知識生產力已成為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任何企業都必須重視知識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迅速將知識轉化為直接生產力。企業在知識資源開發和利用上,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立自己的研發機構,有條件的企業建立企業技術中心;另一方面,大力開展產學研活動,積極參加產學研成果洽談,交易活動,加強企業與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聯合,借力攻關,全面提高企業技術素質和產品的技術含量。
(四)企業財務管理要更加重視規避風險。企業財務管理要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時,加強對風險的防范和規避。一是提高企業財務實力。二是培養具有經營風險意識的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三是建立科學有用的財務預測和風險監控機制。
(五)要根據知識經濟的要求,建立健全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管理體系。企業財務管理要服從和服務于企業生產經營的需要,一切以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工作效率及經濟效益為目的。要建立健全會計信息和統計信息相結合的電算化管理,將企業生產情況與財務情況及時、客觀地反映出來,并深入分析,尋找經營管理中的薄弱環節,提出改進措施,堵塞漏洞,提高效益,加強成本管理,以更低的成本獲取更高的收益。
(作者單位:唐山市漢沽管理區經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