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矚目的十屆人大四次會議和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將于3月5日和3月3日在北京召開。大會期間,中國經貿導刊將采訪兩會,我們預祝兩會圓滿成功!
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的重要一年。十屆人大四次會議將要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這將為我國今年以及今后五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指明方向。
從不久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有關經濟發展指標看,2005年國民經濟呈現增長快、效益好、低通脹的良好發展態勢,經濟運行的穩定性有所提高,發展的協調性有所改善,國民經濟沒有明顯起伏地行走在高速發展的軌道上,GDP增長率達到9.9%,為“十五”計劃的超額完成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輝煌的“十五”,使我國的綜合國力邁上了一個大臺階,大大地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回顧2005年的工作,全國發展改革系統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落實中央關于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各項政策措施,推進經濟結構調整,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統籌區域協調發展,推動西部開發和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以及中部地區崛起,統籌推進各項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著力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加快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為國民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績。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回顧著昨天的輝煌,掂量著今天的分量,憧憬著明天的美好。我們體味著成功的喜悅,破解著發展的難題,規劃著更加美好的藍圖。
展望今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國際國內環境有利條件很多,低通脹、高速度仍將是世界主要經濟體的主旋律,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還在。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快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把“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工作做好,就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發展和改革工作全局,努力保持宏觀經濟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努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推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增長方式的轉變,努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實現又快又好發展,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上邁出新步伐。
開局之年,千頭萬緒,要做的工作很多。今年是我國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起步年,是致力于建設節約型社會、創新型國家的重要一年,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過渡期的最后一年,是對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設提出更高要求的一年。我們一定要圍繞中心,突出重點,狠抓落實。圍繞中心,就是要緊緊圍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各項工作部署,確保“十一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突出重點,就是要抓好全國發展改革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六個務必”:務必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務必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上有良好開端,務必在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結構調整上取得明顯進展,務必在節能降耗、轉變增長方式上取得顯著成效,務必在重點關鍵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務必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上邁出新步伐。狠抓落實,就是舉全委之力,扎扎實實地逐項抓好那些要抓好的大事。
打響開局之年是人心所向。2006年我國的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仍然艱巨和繁重。我們要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走科學發展之路,堅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各項方針政策,從容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困難和風險,開拓進取,扎實工作,在開局之年實現國民經濟開門紅,是完全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