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和諧創業發展戰略的有益實踐
?。ㄒ唬嵤肮I興市”與“環境立市”協調發展戰略,打造和諧創業的“天堂硅谷”和“休閑之都”
杭州是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杭州是否要發展工業的問題一直受到關注。杭州市在處理上述兩難問題的過程中,提出了通過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協調工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的方針。具體體現在實施“工業興市”與“環境立市”的協調發展戰略。在提出“工業興市”的同時,還提出了與“工業興市”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環境立市”、“建設東方休閑之都”的城市發展戰略。
?。ǘ┡嘤霌P和諧創業的企業家文化和社會氛圍,推進生活與創業的和諧統一
近年來,杭州促進發展的一個重要突破和創新之處在于,為“創業”賦予了更為廣泛的含義,即認為創業不僅僅是通過投資來創辦企業,而是要將最廣大的崗位勞動者納入創業者范疇?!昂椭C創業”蘊涵兩重含義:一是以和諧的方式進行創業,強調創業者、企業、行業、政府與社會之間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滲透,從而形成互動互補、共同發展的可持續創業;二是“和諧+創業”,追求經濟與社會、環境的和諧,政府、企業和社會之間的和諧。
卓越的企業家隊伍是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托。杭州在自己的發展道路上,由一大批企業家構成的企業家群體逐步創造了以和諧創業為特色的企業家文化。杭州利用自己優越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注重“天堂硅谷”與“休閑之都”的統一,抓住知識型創業的主線和休閑產業的同步發展,吸引廣泛的人才資源,匯聚杭州生活和創業。同時,注重塑造現代市場經濟的企業倫理與社會責任,為杭州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良好企業家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不竭動力。
?。ㄈ┘涌煺w制創新,打造服務型政府,形成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政府與民間良性和諧的互動關系
杭州圍繞“九大環境”和“二十項舉措”建設,以推進“滿意不滿意活動”為突破口,大力推動服務型政府改革與創新。
近年來,杭州市委、市政府推進“九大環境”工程:(1)改善人文環境,提出“精致和諧、大氣開放”的杭州人文精神。(2)改善體制環境,放寬市場準入限制,健全激勵機制,完善服務體系。(3)改善硬件環境,為杭州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硬件支撐。(4)改善法治環境,建立健全非公產權保護制度,給其以平等的法律地位。(5)改善治安環境。杭州市通過加快“平安杭州”建設,逐步健全了“打、防、控、疏、強、責”一體化的長效管理機制。值得注意的是,“平安杭州”建設不僅僅立足于“打”,而是試圖建立和諧的社會利益協調機制和與整合機制,如加強對城市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和管理,建立不同利益群體的對話協調機制,綜合運用政策、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調節等辦法,健全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工作機制和社會事件預警體系等。(6)改善政策環境,初步形成“政府引導、企業院校為主、市場化運作”的原則與機制。(7)改善政務環境。杭州以開展滿意單位和不滿意單位評選活動為契機,以完善“12345”市長公開電話和“96666”投訴電話為突破口,進一步規范政府權力和行政行為,轉變政府職能,大力建設服務型政府。(8)改善人居環境,為和諧創業提供了社會保障。(9)改善生態環境,努力改進杭州市的自然生態尤其是經濟生態、產業生態。
?。ㄋ模┙y籌經濟與社會發展,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為突破口,讓困難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在眾多的社會事業中,杭州的社會保障走在全國前列。2003年,杭州全市和市區的失業保險覆蓋率分別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的1/4和1/3。同時,社會保障制度的待遇水平不斷提高。杭州市乃至浙江省率先在全國實行城鄉一體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1996年起,杭州市就開始探索建立城鄉一體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以法規形式將廣大的農村居民納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全面實現了覆蓋城鄉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市城鎮和農村低保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除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杭州市還建立了以“春風行動”為代表的一整套困難救助體系。現已基本形成了以財政基金與社會募集為資金來源,以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構成的四級救助圈為實施機制,以助困、助醫、助學、助房等內容組成的救助體系。
二、杭州“和諧創業”模式的啟示
?。ㄒ唬昂椭C創業”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在黨的十六大以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正確政績觀的鮮活實踐
杭州市委、市政府在長期發展實踐中認識到,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需要各地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真探索。和諧創業是立足生活、以人為本的創業,是創造力、融合力和競爭力相統一的創業,其內涵體現在“五大和諧”上,即生活與創業的和諧、文化價值與經濟運行的和諧、個人創業與整體發展的和諧、政府與民間的和諧、對外開放與內生創新的和諧。
(二)杭州的“和諧創業”之所以取得了不俗的發展績效,關鍵在于較好地處理了幾大關系
一是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二是秉承和發揚豐厚的傳統文化與人文精神,形成了具有杭州特色的創業理念和企業家文化。杭州企業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和諧”。在企業內部,重視人與事的和諧,員工與管理者、股東三者之間的和諧。在企業外部,杭州企業家則努力實現企業與政府、社會的和諧。三是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政府與民間的關系,大力打造服務型政府,形成了“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化運作”的經濟運行模式。四是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注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使廣大群眾能夠分享經濟增長帶來的收益。五是正確處理對外開放和內部發展的關系,堅持共同發展,以外促內的引資方針,增加內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創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
從總體上看,杭州走的是一條平衡發展的道路。在改革實踐中,杭州的經濟并不是最突出的,但其綜合發展水平卻居于全國前列。10多年來,杭州一直穩步發展,在蘇南模式和溫州模式面臨轉型時,杭州模式顯示了發展的可持續性。另外,杭州將創業的概念進行了創造性的拓展。
?。ㄈ┖贾萁窈蟀l展也面臨著不少困難和挑戰,其中資源與基礎設施對發展的制約比較突出
第一,近幾年杭州房地產平均價格上升較快,存在泡沫破裂的風險,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埋下了隱患。房地產價格的快速上漲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成本,直接影響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時也導致杭州的商務成本上升,對其他行業也造成沖擊。第二,能源特別是電力供應緊缺。長期經濟增長快于電力供給增長導致電力供給的緊張,而全國經濟過熱的宏觀環境則進一步加重了緊張的程度。第三,受土地資源約束特別是建設用地稀缺的困擾,杭州市獲取的土地出讓金可能出現大幅下降,政府的可支配收入增長將減緩,從而影響到杭州市政府在構建和諧社會中主導地位的充分發揮。
從長遠發展來說,杭州市在不同群體、不同階層之間的各種利益補償機制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同樣,為了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有必要更進一步探索環保生態補償的問題,確保杭州具有穩定的資源基礎,避免生態環境的破壞。在軟環境建設方面,盡管杭州市的政府體制改革與職能轉變走在全國前列,但離真正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公共服務型政府還有相當距離,繼續探索的空間還很大。
?。ㄗ髡邌挝唬褐袊缈圃嚎蒲芯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