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花爆竹生產、出口國。據統計,我煙花爆竹年產值近50億元人民幣,遠銷世界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25萬~30萬噸,占全球生產量的90%,約占世界貿易量的80%。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出口煙花爆竹生產企業700余家,出口企業170余家,主要分布于湖南、江西、江蘇、廣西等省(區),其中,以湖南、江西兩省產量最高,合計超過2000萬箱,占我年產量的80%以上。(煙花爆竹輔料、半成品及配套產品的生產也多集中于此。)煙花爆竹出口口岸主要集中在廣東、湖南和廣西。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煙花爆竹產業為我國欠發達地區特別是革命老區數百萬從業農村人口提供了生活保障,成為一些地區的經濟命脈和支柱產業,對有效安排農村剩余勞動力、保障和改善農民生活、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起到了積極作用。
據海關統計,2004年煙花爆竹共出口至98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額達 3.48 億美元。出口數量、金額同比分別增長 10.33% 和10.1%。出口市場仍依賴歐盟、北美及亞洲部分地區市場。
煙花爆竹產品自生產到消費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安全問題,包括生產、倉儲、運輸、流通、燃放等各個環節,因操作不慎,發生的安全事故不僅對人身、財產安全造成傷害,也直接危害到整個煙花爆竹產業。20世紀90年代,因安全事故導致的我煙花爆竹東南亞市場萎縮、某些產品美、歐市場的終結,就是有力的明證。
作為高危產業,安全是其生命線,煙花爆竹安全生產是涉及面很廣的系統工程,需要實現人、物、環境相互協調。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所屬的危險化學品檢驗司負責對煙花爆竹的安全生產進行監督和管理。為從源頭加強管理,2004年以來,安監總局及相關地方局在煙花爆竹安全生產方面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法規、條例,有效規范了我國煙花爆竹生產、倉儲、運輸等環節的良好操作。
根據聯合國危險品運輸管理委員會對于煙花爆竹安全運輸方面的規定,我質檢總局及交通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煙花爆竹分類定級和國際互認等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
我國有悠久的燃放煙花爆竹習俗,國民經濟的持續良性發展,國內各大賽事、慶典等活動的不斷增加,都孕育了我國巨大的煙花爆竹消費群體和消費市場。隨著近期相關法規的調整,一些原本實行煙花爆竹禁放的城市已經開始逐步解禁。截至 2005 年春節,已有 106 個城市“改禁為限”,占原禁放城市總數的 37.59%。可預測,北京地區的法規修改,將在全國各城市產生連鎖效應,潛在消費群被激活所導致的內需增加將會刺激國內需求及生產量的增加。預計我國煙花爆竹內銷將隨著政策的放寬同比增長15%左右。
歐洲、北美、亞洲是我煙花爆竹產品傳統出口市場,對上述地區的銷售占我出口總額的90%以上。據權威經濟預測,各主要進口國的經濟形勢在近年不會出現大的波動,多數國家經濟呈現良性發展趨勢。
我國煙花爆竹生產、出口獨占鱉頭,然而,占壟斷地位的產品卻未給行業和企業帶來相應的利潤。據了解,在主要煙花爆竹進口國的消費市場上,我出口產品的價格僅占國外同類商品售價的1/10到1/3,產生此問題的原因在于:煙花爆竹經營企業過多過小,惡性競爭、短期行為嚴重,造成出口價格連年下降;營銷手段相對落后。我煙花爆竹出口商大多采取傳統的產品推銷模式,缺少因不同欣賞群體而制定的產品分類和推銷方略,難以體現煙花商品獨特的魅力;創品牌與新品研發力度不足,未能發揮知名品牌對消費者的消費欲望和消費習慣的引導作用;我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在國際煙花市場上信譽度不高。
考慮到經濟能力、人力資源等問題,廣大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很難通過自身努力改善上述問題,故此,產業應向組織化、集團化、集約化方向發展,以集中資源,通過實施標準、規范的管理,增強產品國際競爭力和企業開拓市場能力。
(作者單位: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