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應試教育和人們偏見的影響,美術課在初中一直不被人們所重視。但我們知道,美術課不僅能培養人的藝術素養,而且由于知識的相通性,美術課程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很大幫助。因此,讓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不僅必要,而且也是可能的。
第一,美術與音樂、體育課的滲透
美術與音樂在藝術起源里本是最近的姊妹學科,一日造型實用藝術,一日表情藝術。不管它們在起源上是摹仿說、游戲說、勞動說還是表現說、巫術說,都說明它們皆是緊密連在一起。
可是現在學校美術課和音樂課大多是分離的,這固然與師資的藝術修養不足、知識面單純有關,更重要的是學校課程設置所致。我認為藝術教育需要“返璞歸真”,在教學中將它們適時的融在一起。初中學生的注意力不太集中,意志薄弱,學生往往在學到美術難點(如造型準確性、色彩的協調搭配等)時就會感到乏味,那么這時教師就可以嘗試用音樂舞蹈來調節氣氛。我在教“面具設計”一課時,學生各自作業完成后,讓他們戴上自己設計的面具,在音樂配合下在講臺上表演,此時課堂氣氛驟變,他們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藝術享受。
體育活動中的許多場景皆是美術習作基地。各類球類活動精彩片斷,造型生動、有趣,我們美術課上的人物動態課經常涉及體育。學校里大小體育活動亦是我們師生展示視覺藝術的舞臺,如運動會中標志設計、宣傳牌的設計、會場的設計等,學生們可以在體育角逐的同時,享受藝術的陶冶。
第二。美術課與語文、英語等語言課的交融
蘇軾曾說過:“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語文課是建立在語言文字等基礎知識之上的文學藝術。一篇意境好的文章就是一幅優美的畫,一件好的藝術品也可以改寫一篇好文章。如關于“標志的設計”,語文課與藝術課里皆有。我在上“標志設計”一課時,先列舉大量優秀作品,就如何構思、創作等問題給學生一一解讀。然后布置學生作業——有關校園內的團體、活動等標志設計,要求附上說明。評價環節我與語文老師合作,語文教師重在作品的新穎性、意境的深刻性,而我重在作品的形式美。我在教美術作品賞析時,經常特邀語文老師從語言角度對藝術形象進行賞析,這樣可以使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得到相得益彰的發展。
線描畫難點在于概括,手工制作難點在于耐心細致。如果你單一地要求學生機械的學,肯定難于進行下去。英語對于部分學生比較難學,尤其是語境感知,如果借助我的美術學科的一些知識,會使學生的語感體驗得到升華,學習起來會輕松許多。通過我與一些英語老師的交流、探討,在我的美術課上常常有運用一段語境,畫一、二插圖的情景,而在英語課黑板上也常常有簡筆畫出現。學生對線描畫興趣也加濃了。
第三,美術教學與政治、歷史、地理等社會學科合作
政、歷、地教科書上不少插圖,涉及到人物、風景、自然等各方面的內容。如歷史教材中包含許多藝術史上的名人及文學藝術史等內容,是美術課重要的課程資源??墒遣簧賹W生對那些畫面卻忽略了,也很少去“品讀”。美術教師可以大顯身手,從這些學科出發用美術的視角進行解讀,也可以從美術出發聯系這些學科進行深入講解。
第四,美術教學與數理化等自然學科的融合
美術與數理化看起來有些風馬牛不相及的感覺,一者是以感性形象思維為主的科目,一者是以理性邏輯思維為主的科目。但兩者也可以聯系在一起。美術中的繪畫造型、透視學就有助于幾何學習。美術活動課將要利用數理化許多知識,必然要與這些學科結合。如在開展“我給校園添光彩”活動時,學生不管是用雕塑、浮雕,還是用藝術景觀形式。皆要考慮材質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實用性等因素,不僅要科學地計算出展面圖的理論數據,而且還要研究效果圖的實用數據,最后根據各種因素,要計算出作品的使用壽命。這樣美術與數理化就充分聯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