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油田第六中學建校20多年來,以不斷創新的教育理念、嚴謹科學的管理機制、優異的教育成績,贏得了“全國優秀電教實驗學校”、“全國十五課題實驗學校”、“全國外語實驗學校”、“全國勞動技術先進學校”、“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河南省教科研先進學校”、“中小學骨干教師培訓基地”、“心理教育實驗學校”以及中原油田“規范化學校”、“先進學校”、“十佳學校”等多項榮譽稱號。
油田六中驕人成績的取得是與這所學校長期堅持以人為本的教書育人教育原則密不可分的。學校始終把“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作為育人的宗旨,實施關愛教育,提出“讓每個學生得到關愛!讓每個學生懂得關愛!讓每個學生學會關愛!”為廣大師生創造了和諧的人際關系,強化了學生學習的內動力,培養了學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促進了學生快樂成長。
一、領導率先垂范,植關愛之根
領導身體力行,做關愛教育的先行者。為了推動關愛教育的有序進行,保證關愛教育穩步推進,學校成立了書記、校長任組長,學校副職和基層領導、班主任和社會有關人士為成員的關愛教育領導小組。提出領導工作“一二三工程”,即每位校領導每周與一位教師談心一次、解決教師在教學和生活中的難題,關愛職工成長;每周校領導要深入課堂聽課兩節,對老師授課進行具體指導,關愛教師進步;每位領導每學期要幫扶三名學生,對學習和生活有困難的學生進行關愛。
制訂具體措施,保障關愛教育健康發展。為保證學校關愛教育的健康發展,學校制定了“一大五嚴”的管理方略。“一大”即人人都是德育教育的工作者,人人都是關愛教育的實施者,時時處處體現關愛教育功能的大德育觀,構建由家長、當地派出所、所在礦區三位一體的礦區大關愛教育環境;“五嚴”即嚴整的教育管理隊伍、嚴謹的教育管理制度、嚴明的教育管理紀律、嚴密的教育管理計劃、嚴正的教育管理意識。
二、教師以德踐行,固關愛之本
啟動學生指導制,構建新型師生關系。在關愛教育實施過程中,學校提出教師“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要求每位任課教師都要挑選6名學生,從生活、學習、思想、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全過程教育關愛學生,制定了定期談心、家訪的制度,要求責任教師做到“三個一”,即在學生的生活學習中做學生的第一知情人、第一報告人、第一幫助人。這種新型的師生關系,真正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實現“親其師,信其道”的教育目的,建立了和諧的師生關系。
“五心”教育,用師愛感召學生。學校要求教師用“五心”來體現對學生的關愛:一是誠心。誠心誠意幫助學生,真誠地與他們交朋友,從而感化他們向老師打開心扉,接受老師的教誨。二是細心。每當找學生做思想工作前,先充分觀察、研究,準確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之后,再精心設計談話方式、內容和環境,盡可能從學生能夠接受的角度和談話的最大效果去思考。三是耐心。要舍得在時間、精力上投入,既要及時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加以肯定,又要允許他們出現反復,通過反復教育,達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的目的。四是信心。教師要堅信每一位學生都是可以轉化進步的,即使在轉化工作中遇到種種挫折和反復,也要始終充滿信心,并鼓勵學生自尊、自愛、自信,共同努力達到教育目的。五是恒心。愛學生,意味著責任,意味著付出,只要能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就一定能感召喚醒學生,使其在各自不同的起點上取得進步,各自綻放絢麗的花朵。
三、學生身體力行,體驗關愛之樂
關愛自己,塑造健全人格。學校年年開展“學行為規范,做文明學生”系列活動,組織運動會、故事會、各學科競賽、競選學生干部和升旗護旗手等活動,讓學生在適合自己的活動中鍛煉意志,培養能力,展示才華,激發出拚搏進取的信心,逐步體驗“天生我材必有用”、“只有付出和奮斗才能成功”等人生哲理。
關愛他人,培養和諧的人際關系。學校經常利用一些特殊的節日或舉辦一些小型活動,教育學生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辛苦、無私奉獻,理解教師為自己的付出,培養愛師之情;開展“我與××共成長”等活動,引導學生在學習上、生活上互相關愛,取長補短,互相幫助,使學生在給別人關愛和幫助的實踐中體驗到自身的價值;開展“行為規范達標”活動,引導學生樹立“集體給我力量,我為集體爭光”的團隊精神;大力倡導“關愛社會,人人有責”的社會風尚,增強了學生的社會公德意識。
關愛自然,創造美好的自然環境。學校從關愛生命入手,教育學生增強熱愛自然、保護自然的意識。比如,在校園樹上掛鳥窩,開展愛鳥護鳥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塑料袋的危害》《廢電池與環境保護》等小課題研究,使他們從內心深處激起關愛環境、關愛生命責無旁貸的使命感。
通過不懈努力,油田六中在對學生的關愛教育上,探索出了德育教育的新模式,學校贏得了多項榮譽,并以優異的教學成績、獨具特色的教育成果,跨入了河南省名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