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網議”是隨著信息社會的發展,建立在網絡技術基礎之上的一個新型信息平臺。近年來,人大網站的開發建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全國各級人大公眾網站已近300個,短短五年時間增加了15倍,這說明網絡正在成為新時期人大工作的重要工具和載體。隨著人大網站的不斷開發,一個新的問題擺在人們面前,那就是如何運用網絡技術,解決人大工作與廣大人民群眾直接交流的難題。上海市人大常委會設立“人大網議日”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模本。
“網議”常見于網上論壇、聊天室、留言板等。但這些“網議” 發表的意見多是發散的,一般沒有規范的管理機制。而“人大網議” 則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搭建的信息平臺,有嚴格的運行管理機制,其基本特征是:信息對稱,參與性強,互動性好,具有較好的親和力,從一出現就引起地方人大工作者的廣泛興趣和關注。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先進性和生命力,就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群眾之中。正如吳邦國委員長指出的,人大最大的優勢是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最大的危險是脫離人民群眾。聯系人民群眾的方式和渠道很多,比如:下基層蹲點調查、接待來訪群眾、設立聯系群眾的熱線電話、公民旁聽例會、建立親民便民的服務機制、組織代表走訪選民、與群眾結對幫扶、召開座談會征求意見,等等。“人大網議”則為人大工作開辟了一條相對規范的聯系人民群眾的新途徑。老百姓通過參與“人大網議”活動,可以了解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運行狀況,就討論的話題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向代表們傾訴自己的心聲。這種網上交流的方式,突破了區域的局限性。網友往往來自于不同地方、各個層面,其面更廣、交流的內容更多、層次更深、獲取的信息量更大。因為網絡的平等,選民與人大代表在同一個平臺上對話。在這里,沒有了等級區分,有的只是平等的網友關系。因為網絡的互動,讓無數選民能與人大代表就共同關注的問題在同一時間內展開討論。因此,對老百姓來說,“人大網議” 有望成為百姓交流熱點問題、行使民主權利、參與管理地方國家事務的便捷渠道。 對人大工作來說, “人大網議”在密切人大與選民關系之間尋求到了一個很好的結合點,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及人大意識滲透到選區開辟了現實途徑,同時,也有利于增強代表的參政議政意識和選民的主人翁意識。網友關心國事、積極議政,代表傾聽民意、建言獻策,人大則可通過法定程序,把人民意志上升為國家意志,這是凸顯民主的一種好舉措。因此,“人大網議”可以成為展示人大風采的舞臺,成為代表溝通選民的橋梁和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通道,為人大履職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
通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人大網議”正在逐步被人們所認識和接受。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如對“人大網議”的認識存在誤區,要加強宣傳和引導;對“人大網議”的系統風險控制要加強; “人大網議”信息平臺的資源有待進一步開發利用等。“人大網議”同其他新生事物一樣,有一個完善和發展的過程。
(一)“人大網議” 并不等同于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審議”。“審議”屬于法定的范疇,是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的一種形式,而“人大網議”則是為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行使職權服務的一種方式和途徑。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人大及其常委會是集體行使職權,因此,對于“人大網議”中嘉賓的解答和咨詢,應看做是個人對某些特定問題的認識或看法。
(二)常常有網友脫離指定的話題,提出司法個案要人大出面解決或舉報某些人和事,這是“人大網議”中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由于“人大網議”的特性,決定了它不是信訪處理渠道和紀檢手段。因此對該類問題,作為嘉賓不能回避,同時又要耐心地指明處理上述問題的程序和途徑。
(三)“人大網議”不是擺設,不只是議一議、聽一聽就了事,要真誠地對待網友的提問。解決的辦法有三:(1)要完整地將網議內容記錄下來,作為“往期回顧”,讓更多的網友了解這次網議的內容和形式,以便借鑒;(2)將網議對話記錄整理成常委會會議參閱件,供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有關議題時參考,以便將民意依法轉變成國家意志;(3)視情形,將“人大網議”中有關具體問題整理后,轉“一府兩院”及相關部門參閱,以便這些建議能得到重視或落到實處。
(四)充分利用“人大網議”平臺資源,擴展使用功能。一是除了一月一次的“人大網議”外,還可在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人大常委會會議期間,結合會議議題,安排常委會組成人員、“一府兩院”及部門負責人、人大代表參加網議;二是增加視頻功能,通過召開視頻會議,現場征求有關方面對議題、草案等的意見;三是在人大常委會組織調查、執法檢查活動時,在“人大網議”后臺管理中設定程序,定向征集意見,一方面可提高工作時效,另一方面還可降低工作成本,減少基層的壓力。
(五) 在技術上完善“人大網議”軟件,避免惡意攻擊。“人大網議”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的一個窗口,不是一般的網上論壇、聊天室,具有鮮明的政治性、法律性和權威性。因此,為保障“人大網議”有序進行,使“人大網議” 真正成為廣大市民交流熱點問題、行使民主權利、參與管理地方國家事務的便捷渠道,對于網友的提問,應該加上審核程序,防止別有用心的人“灌水”和惡意攻擊。同時,還應改進“人大網議”程序,使之更加人性化。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昌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