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些地方的人大常委會為鼓勵代表積極履行職務,出臺了對代表履職情況考評、考績辦法,有的還把考評結果分優秀、稱職、不稱職三個檔次。對優秀的,在人代會上表彰;不稱職的,常委會將建議其辭去或依法罷免其代表職務。有人認為,這一做法類似行政機關考評機關工作人員,不符合有關法律規定。
應該肯定,作出這些規定的動機是良好的,這些做法也確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人大代表積極履行代表職務,有的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這種類似行政機關考評機關工作人員的做法,卻不符合我國憲法和地方組織法及代表法的規定。
我國憲法和地方組織法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是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常設機關,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負責并報告工作。這些規定說明了人大代表的職權來源于人民即選舉單位或選民,而人大常委會的權力則來源于人民代表大會即全體人大代表。因此人大代表相對于選民來說,人民是“主人”,而人大代表則為人民的“公仆”;同樣的道理,我們也可以認為人大常委會是人大代表的“公仆”?!肮汀狈沼凇爸魅耍肮汀苯邮堋爸魅恕钡谋O督,并對其負責,而不是相反。
那么,人大常委會就如何促進人大代表積極履行職務難道就束手無策了?非也。我國代表法明確了代表執行職務的保障措施,規定縣級以上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采取多種方式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保持聯系;縣級以上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應當為本行政區域內的代表執行代表職務提供必要的條件;縣級以上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辦事機構應當為代表執行代表職務提供服務;一切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尊重代表的權利,支持代表執行代表職務。也就是說,法律明確了各級人大常委會及其辦事機構必須為人大代表履職提供必要的條件和全方位的服務。如果人大常委會及其辦事機構像“仆人”為“主人”那樣盡心盡力提供工作條件和全方位的服務,那么“主人”能不有高質量的工作嗎,能不履行好“主人”的職責嗎?而若以一種居高臨下和領導者的身份向人大代表提出要求,不符合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顛倒了“主仆”關系。
人大常委會及其辦事機構應該全面理解法律規定,盡心盡力為人大代表履行職責提供良好的條件和全方位的服務。對于沒有依法盡職盡責的,人大代表可以依法“追究”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的責任;對于人大常委會辦事機構沒有依法提供全方位服務的,人大代表可以對其提出批評,要求其改進。只要人大常委會和辦事機構能夠盡職盡責為人大代表提供服務,幫助和促進人大代表充分履職,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將更加完善,民主法制建設進程必將加快。
(作者單位: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人大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