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是當今仍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五個國家之一,也是中國山水相連的重要鄰國。越南與中國一樣,其代議機構實行的是單一結構的一院制。國會是越南最高人民代表機構,也是國家最高的權力組織,為惟一享有立法及立法權力的機關。
一
1946年1月6日,越南選舉產生第一屆國會,當時稱為越南民主共和國國會。同年3月2日舉行第一屆國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胡志明為國家主席。3月6日,法國被迫與越南在河內簽署了“三·六”初步協定,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為自由國家。從1946年到1976年越南共產生了六屆國會。1976年4月25日,越南進行南北統一以后的第一次普選,選出代表492名,產生全國統一的越南國會(故第六屆國會亦稱越南統一國會第一屆國會)。同年7月,第六屆國會第一次會議確定統一后的越南改稱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會亦改稱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會。迄今,越南已舉行了十一屆國會。
越南國會與我國人民代表大會一樣,每屆任期5年。在其期滿前兩個月,必須選出新的國會。只有在戰時警備等特殊情況下,國會可決定延長自己的任期和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確保國會的活動。國會每年舉行兩次例會(通常是在每年的5月和10月),會議由國會常務委員會召集。如果國會常務委員會認為有必要,或者有國會主席、總理、三分之一以上國會代表的提議,可以臨時召集國會特別會議。新一屆國會會議最遲要在國會代表選舉兩個月后召開。法律及國會決議的采納必須經代表總數過半數通過,但解除國會代表、縮短或延長國會任期、規定修改憲法之決議,需三分之二以上國會代表通過。
國會代表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并接受人民的監督。根據越南選舉法,國會代表每屆任期為5年,分為專職和兼職,其中專職代表至少占國會代表總數的25%。國會代表的選舉是根據普遍、平等、直接和不記名投票的原則進行的。公民不分民族、性別、社會成分、宗教信仰、文化程度、職業、居住期限,凡年滿18歲周歲均有選舉權,年滿21歲周歲均有被選舉權,但是,精神失常及被法律或法院剝奪上述權利者除外。越南只以行政區劃為基礎進行選區劃分,不存在職業代表制,軍隊的選民也參加當地選區的選舉。各省、中央直轄市可作為一個或多個選舉單位,每個選舉單位可分成若干選區,每個選區的選民一般為500至4000人。國會常務委員會成立中央選舉委員會,負責檢查督促全國的選舉工作。各選舉單位成立選舉委員會,各選區成立選舉小組。全國的選舉必須在同一天進行,而且選舉日必須是星期天,具體由國會常務委員會指定,但必須至少提前60天將候選人的姓名、年齡、民族、文化程度、職業、職務予以公布。選舉的具體時間從早上7時開始至晚上7時結束,最早不得早于上午5時以前,最遲不得超過晚上10時以后。選民必須親自投票,禁止委托投票,除外情形為:選民不能填寫選票和有殘疾的選民,可以委托他人;前者可請人代寫,但必須親自到投票處去投票;后者只能委托他人代辦投票,而不能委托代寫選票。選民從居住地取得證明的還可以在出差地參加投票。選民在投票室內禁止為候選人做宣傳鼓動。候選人只能在一個選舉單位被提名,不得參加該選舉單位的選舉領導班子。檢票工作由選舉小組負責,須在投票結束后立即進行,并由兩名非候選人選民在場作證。如果候選人得票數相等,按年齡順序排列,年長者當選。各選舉小組須將選舉結果造表上報給所屬選舉單位,各選舉單位匯總后再造表上報中央選舉委員會。最后由中央選舉委員會宣布選舉結果,并向當選代表頒發證書,同時寫出全國普選總結報告上呈國會。國會代表必須密切聯系選民,接受選民的監督,選民有權罷免國會代表;國會代表實行同選民接觸和向選民匯報自己和國會活動的制度,答復選民的要求和建議,審議和幫助解決人民的申訴和控告。
越南國會設主席1人,副主席若干人。國會主席主持國會各次會議,保證國會各項條款的實施,領導國會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同國會代表保持聯系,協調和配合國會各委員會的活動;確認國會通過的法律和決議;組織國會的對外活動。國會副主席協助國會主席實現上述任務和權限。
越南1992年憲法第八十四條明確了國會的立法職能,賦予國會擁有以下14項職權:制定修改憲法及法律;審查國家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政府、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檢察院之活動報告;決定財政、貨幣政策;決定國家之國籍政策;規定國會、國會主席、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地方政府的組織運作;選舉罷免及彈劾國家主席和副主席、國民大會主席和副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總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長與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總長;批準國家主席設立國防安全委員會,以及總理任免、罷免、解任副總理、內閣成員及其他政府官員之建議;決定設立或解散內閣與相當之政府機構;建立、合并、細分或調整直屬中央政府之各省與直轄市之區域范圍;設立或解散特別行政經濟單位;廢止國家主席、國會常務委員會、政府、總理、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6xN/DgAq2fOIbOP4wwWY7A==民檢察院違反憲法、法律或國會決議之文件;授予人民武裝部隊、外交部門及其他國家之官銜;授予勛位、勛章與其他國家之榮銜;決定宣戰及議和事宜,并宣布國家緊急狀況及確保國防及國安之特殊程序。
國會常務委員會是越南國會的常設機關,對國會負責并報告工作。國會常務委員會由國會主席、副主席、委員若干人組成,其成員不得擔任政府職員,并且都是專職的。國會常務委員會的職權有:宣布并指導國會代表選舉;召集并指導國會會議;解釋憲法法律及命令;受國會之委派制定命令;監督憲法、法律、國民大會決議命令及常務委員會命令之執行;監督政府、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檢察院的運作;停止執行政府、總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抵觸憲法、法律或國會決議之行政命令;向國會報告廢除上述命令之決定;撤銷政府、總理、最高人民法院及最高人民檢察院抵觸國會常務委員會法令及決議之命令;監督并指導人民議會之運作,指導、規范并整合民族會議及其他國會委員會之活動;主導并確保國會代表良好工作條件;于國會休會期間,批準總理對副總理、內閣成員及其他政府官員之任命、解除職務或罷免,應于下一會期提出報告;于國會休會期間,當國家面臨外患之際,決定宣戰,應于下一會期提出報告并請求同意;下令全國或部分地區動員,宣告全國或部分地區之緊急狀態;實行國會之外交政策;依國會之決定舉行公民表決投票。國會常務委員會之法令及決議須經常務委員過半數同意通過,除經國家主席提交國會復議外,須在通過后十五日內公布。
國會常務委員會每屆任期和國會每屆任期相同。現任國會設有民族委員會、法律委員會、經濟與財政委員會、國防與安寧委員會、文化教育青年少年和兒童委員會、社會問題委員會、科學技術和環境委員會、對外委員會和會議秘書處等專門委員會。在國會閉會期間,各專門委員會受國會常務委員會的領導。
二
從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