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我國證券業市場結構分類以及市場結構測度的分析,目的在于為我國證券業市場的發展提供參考性的意見。
一、證券業市場結構的分類
市場結構是指特定的市場中企業數量、規模、份額的關系,以及由此決定的競爭格局和形式。市場結構按照壟斷程度從高到低的次序可分為四個類型,即完全壟斷、寡頭壟斷、壟斷競爭和完全競爭。哈佛學派的梅森和貝恩等人提出了市場結構——企業行為——經濟績效分析框架(即SCP模型),其基本含義是一個行業的績效取決于企業的行為,而企業行為又取決于行業的市場結構。
由于我國證券公司發展處于初步階段,其業務主要集中在證券承銷和經紀服務兩大方面,所以本文將從證券公司的這兩項業務出發,考察其市場結構的特點。一個特定市場的結構類型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市場份額。市場份額是指一個證券公司在某一市場中所占的比重,它是衡量一家證券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的重要標志。某一市場中的企業數目越多,則單個券商的市場份額越小,市場的競爭程度越高。證券業可通過經紀業務比率、承銷業務比率、總資產比率和利潤比率、注冊資本比率等指標進行測度。單個證券公司指標值越大,即所占市場份額越大,則表明市場的壟斷程度越高,競爭程度越差。通過對幾個指標的分析,可以綜合判斷我國證券業市場結構中各券商的市場地位和競爭位置。
(二)市場集中度。市場集中度是指某一特定市場中少數幾個是大企業所占的市場份額。市場集中度越高,市場支配勢力越大,競爭程度越低。市場集中度的計量方法有多種,有市場集中度、基尼系數(洛倫茲曲線)、勒那指標和赫芬達爾(H)指數等。在產業組織理論中,集中度是度量市場結構的主要指標,集中度的變化將直接反映市場壟斷程度的變化。一般情況下,市場內企業的數目越少則集中度越高,市場就越容易被壟斷。由一個非常大的企業和若干個小企業構成的市場,會比由較多規模相當的企業構成的市場更容易出現壟斷。因此以證券公司為研究核心,通過對我國證券業集中度的綜合分析,可以揭示我國證券業市場壟斷和競爭的程度。本文主要選用最常用的行業集中度指數(即CRn指數)進行分析。
(三)進入壁壘。見恩認為要研究潛在競爭,進入壁壘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因此,他首次把進入壁壘納入產業組織理論,并且把進入壁壘視為決定產業結構的重要因素之一。所謂進入壁壘是指市場中的在位企業相對潛在進入者的優勢,這些優勢反映在在位企業,可以持續把價格定在完全競爭水平以上,并沒有引起潛在進入者進入的程度。進入壁壘有政策性壁壘、資源性壁壘、技術性壁壘、成GZlAePyfmB2bAMUlsNW7rw==本性壁壘、以及抵制性壁壘等。進入的自然壁壘包括資本充足水平、人力資源、規模經濟等。我國證券業的進入壁壘主要是指國家法規及審批管制所構成的政策性壁壘。
二、市場結構測度
(一)市場份額
市場份額指標(MSI)是指某一券商的業務價值量占市場總額的百分比,該指標是0—100的數字。當某一券商的市場份額指標是2.55時,表示該券商所占的市場份額為2.55%。相對市場地位指標(RMS)是以排名第一的券商的業務價值量作為基數,將其他券商的業務價值量與之相除,乘以100。該指標是一個從0—100的整數。作為排名第一的券商,它的相對市場地位指標總是等于100,而其他券商的相對市場地位指標則是反映了它的業務價值量占排名第一位的券商的業務價值量的百分比,從而可以直觀地比較不同券商間的差距。從2003年我國前40名券商業務價值量排名情況可以看出,中國銀河證券有限公司與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業務價值量的市場份額都在5%以上;而排名第三的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場份額為4.27%,申銀萬國和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06%和3.69%??梢钥闯?,老牌券商和一些具有創新活力的券商在市場上占據絕大多數的份額,而排名第四十的華西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市場份額僅為0.72%。業務價值量份額與券商注冊資本額基本上是吻合的,其市場競爭格局也有集中的趨勢。
(二)注冊資本集中度
由于證券公司增資擴股風起云涌,證券行業的注冊資本、凈資產規模和總資產規??焖贁U大。2002年底,全行業注冊資本已達1111.77億元,比1998年底的223.42億元增長了397.61%,年均增長49.36%;單個證券公司的資本實力大大增強,平均注冊資本達到了1998年的3.45倍。與20世紀90年代美國前十大券商資本額占全行業的2/3相比,我國證券公司資本額的集中度仍然偏低。
(三)經紀業務集中度和承銷業務集中度
隨著我國證券業的發展和券商并購的展開,證券業的集中度在逐步提高。1999年到2001年經紀業務的市場集中度一直呈遞增態勢,2001年CR、CR和CR分別比1999年遞增10.8%15.9%和14.5%。2002年大中型券商受傭金自由化和市場低迷的沖擊較大,經紀業務的市場集中度有所下滑,但2003年來,大中型券商特別是排名5—10位的券商采取的經紀業務轉型策略開始顯現成效。經紀業務的市場集中度又重拾升勢,2003年1—11月CR和C日,分別比上年增0.26和0.27。網點資源和營業部優勢曾是老牌券商賴以生存的稀缺資源,但在傭金市場化沖擊下,有形網點的成本剛性反而轉化為券商的劣勢。反映在市場份額上,盡管總體競爭格局依舊,老牌券商仍位居前列,銀河、國泰君安以6%左右的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于其他券商;海通、申銀萬國和華夏也以4%左右的市場份額緊隨其后,但老牌券商的優勢已逐漸被削弱??傮w而言,我國證券經紀業務排名居前10位的券商并不穩固,幾乎每年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因此,我國證券經紀業務的集中度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從CR或CR兩個指標考察,2002年以前我國券商承銷業務的市場集中度趨于上升。到了2003年,這兩個集中度指標(甚至連CR、CR)均轉趨下降。其中,CR由2002年的50.47%下降到39.1%;CR由2002年的66.41%下降到64.1%。這說明,一方面大盤股的承銷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市場集中度;另一方面也說明券商在承銷業務上的競爭日趨激烈。
(四)進入和退出壁壘
我國證券業是個管制性行業,主要體現在政策性壁壘上。從發展歷程來看。我國證券業的市場準入壁壘很多,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其市場準入也要嚴格得多,也就是準入成本相當高。目前來看,我國證券業屬于壟斷競爭市場,《關于證券公司增資擴股有關問題的通知》的出臺,有利于證券公司壯大資本實力,強化市場競爭。我國加入WTO后,中外合作合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籌建,不同規模、不同產權性質的證券公司漸漸成立并發展壯大,使得市場中競爭機制的趨勢相當明顯?,F在的問題是要使證券退出形成機制,以形成有效競爭的市場格局來促進中國證券業的健康發展。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證券市場將處于比較劇烈的波動調整期,市場環境將發生巨大的變化,國內同業競爭更加激烈;而新的競爭對手、國外競爭對手不斷加入,將會增加價格競爭和服務競爭的激烈程度,并導致邊際利潤的減少,從而加快金融創新的步伐。很顯然,在我國證券經營機構規模、實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證券經營主體很容易在競爭中重新洗牌,老牌券商可能落伍,而新興的、具有創新活力的券商可能迎頭趕